用常识“兜售”思想

时间:2022-05-13 11:51:37

用常识“兜售”思想

很多时候,我会懊恼自己不是一个特有文化的人。比如,在写“作者告白”的时候,我不能引经据典或者明晰地讲出有什么样的理论体系,在支撑自己这些年的写作。但其实你内心是有价值支撑的,否则你写的文字不会引起读者共鸣。回头梳理自己的文字,我觉得自己说的都是“常识”,我得承认自己还是有一些思想的,只不过,我是用常识在“兜售”思想。

老实讲,我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写杂文。杂文针砭时弊语言生猛,而我骨子里相对温顺,笔下很难流淌出过于犀利的文字。在我粗浅的认识里,总认为杂文是要愤怒的,但我的文字相对温和有余愤怒不足。

杂文是一张带有表情的脸,嬉笑怒骂一眼洞穿。慢慢地写作时间长了,你开始感觉到这张脸不光要传达一种情绪,更要传达一种价值判断。新闻可以改变具体的人和事的命运与发展,杂文也应该从这纷杂的人与事中理清概念,获得价值判断,并将这种价值判断予以强化形成共识,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开启民智、“兜售”思想,需要的不仅仅是情绪的呈现,更要有辨析的能力。

关注当下中国,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归咎为制度腐败。问题是,每一桩事件之所以能够引起围观,自然有它的特质所在,如果把所有的问题都往制度的“筐”里装,那杂文其实也失去了它应有的辨析价值。我认为好的杂文不光是要告诉读者是非对错,甚至于你不见得一定要为读者下判断。作为读者,我个人不太喜欢那些一上来就“判断”的杂文,简单的问题读者用不着你来判断,复杂的问题你也不见得能判断正确,你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寻找事件内在的关联和逻辑,启发读者探讨事情发展的可能性。

2010年,首届“新锐媒体评论大赛”自己侥幸荣获“年度新人奖”。当时授予我的颁奖词中说,“为文擅于铺排,长于以情入理,而理性自在其中。”擅于铺排,我以为这是对评论一定要学会剖析的另一种肯定。如何剖析各桩时事的内在联系?我个人不太喜欢用学术化很强的专业知识来诠释,不喜欢装“深刻”。一来因为自己知识储备有限,“深刻”不起来,二来我坚定地认为文章是写给大众看的,用大家都了解的“常识”去解读新闻,才能更好地达到普及思想的目的。

偶尔看电视。一个议题,双方电视嘉宾辩论,越激烈越有收视率。可我越来越不喜欢这种激烈的表演了,反而倾向于那种心理咨询师循循善诱式的评述。少带情绪,有理说理,平和温缓,熨帖人心。一场疾风暴雨,润泽泥土的同时还把路面变得坑坑洼洼;而一场和风细雨,它同样浸润了泥土,路面还保持着相对的平滑光整。

我想,写杂文也大抵如此吧。

上一篇:年轻人的“衙门时代”? 下一篇:“中华脊梁”与“软体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