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分析

时间:2022-05-13 08:57:19

血栓通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血栓通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方法:将符合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血栓通15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20天;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方法降血糖;观察尿微量白蛋白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血栓通;2型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3-3523-01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终末期肾病(ESRN)的首位病因,严重威胁着众多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但至今D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也尚无有效的药物阻止其发生与恶化。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可以使我们及早发现DN,DN在早期若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是可以被阻止或延缓甚至是可逆的。为此笔者近几年来对2型DN患者在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合理使用降糖药物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静脉注射,观察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8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50~81岁,平均(55.6±12.6)岁,病程4个月~17年,平均(13.1±6.8)年。患者均无急慢性肾炎、尿路结石、尿路感染、阴道炎、酮症酸中毒、发热及近期使用肾毒性药物史。

1.2 方法:(1)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控制、适当锻炼、降血糖、降血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注射液(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Z44020284,规格5 ml:175 mg)15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4周为1个疗程。研究对象均停用其他抗血小板,抗凝及调脂药物。(2)检验项目和方法:用药前及停药后3天内清晨空腹采血、采尿,分别检测血流变、尿微量白蛋白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两组差异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观察: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

2.2 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有较好的顺应性。

3 讨论

DN是糖尿病最常见、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其特点是危害性大,是糖尿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持续的高血糖状态改变了细胞膜上的脂蛋白成分,使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糖基化、红细胞膜僵硬、变形能力降低、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引起微循环障碍,使组织缺血缺氧,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高糖血症本身可使血管内皮表面受损。由于血管内皮表面受损微血管收缩,高凝状态加重,从而增加了血液粘滞度,又使肾小球受损。微量白蛋白尿提示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一部分,是DN肾小球损害的早期病变[2]。因此,对DN的治疗应在有效控制血糖及血压的同时, 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激活与聚集、改善肾功能以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程。

注射用血栓通主要药用成分为中药三七芦头中提取精制所得的三七总皂甙。实验表明该成份具有扩血管、改善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粘度[3],改善微循环[4],抗自由基、增强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等作用[5]。本实验显示血栓通对此病变有明显的近期疗效,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值的降低可能与其改善血流高粘、高聚、高浓、高凝一系列改善微循环、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有关。本观察未见不良反应,提示注射用血栓通可作为2型DN尤其是伴有微循环障碍患者的有效治疗剂。

参考文献:

[1] 姚 建,陈明道.糖尿病肾病及其早期防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18(4):330.

[2] 张 健.尿蛋白-1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03,6(12):989.

[3] 张 浩.血栓通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粘血症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4,13(8):490.

[4] 胡俊玲.血栓通治疗高血压并皮下水肿的微循环机制[J].中原医刊,2003,30(20):51.

[5] 李学军,沈华杰,辛洪波.三七中人参皂甙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2,6(4):272.

收稿日期:2007-09-06

上一篇:奥美拉唑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观察 下一篇: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的病因及诊疗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