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2004

时间:2022-05-13 07:18:25

【摘要】目的分析洪泽县2004――2012年甲乙类肠道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做好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2年报告的甲乙类肠道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12年累计报告甲乙类肠道传染病667例,年平均发病率19.98/10万,男性发病率为28.16/10万,女性发病率为11.83/10万,主要肠道传染病发病病种为未分型肝炎、细菌性痢疾、戊肝、甲肝和伤寒。职业构成以农民为多,占57.57%,散居儿童次之,占9.6%。结论洪泽县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未分型肝炎、细菌性痢疾和戊肝是洪泽县甲乙类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病种。

【关键词】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71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891-01肠道传染病因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迄今仍是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为了解洪泽县甲乙类肠道传染病流行状况和特征,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现将几年来甲乙类肠道传染病流行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2004――2012年肠道传染病疫情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洪泽县统计局。

1.2方法对报告病例的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Excel2003和SPSS19.0软件统计处理。2结果

2.1流行概况2004――2012年共报告甲乙类肠道传染病5种667例,年均发病率为19.98/10万,占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数的15.64%。其中未分型肝炎占35.08%(234例),居第一位。其次是细菌性痢疾和戊型肝炎,分别占22.94%(153例)和20.99%(140例),甲肝占16.04%(107例),伤寒占4.95%(33例)。发病率较高年份是2004年和2005年,分别为32.77/10万和33.76/10万,2006――2011年依次为23.26/10万、20.20/10万、15.59/10万、13.17/10万、12.07/10万、17.77/10万,最低为2012年的9.83/10万。

2.2流行特征

2.2.1时间分布2004――2012年肠道传染病每月均有病例发生。其中戊型肝炎发病以1-3月份最高(68例),其他月份发病72例;甲型肝炎以3-5月份最高(37例),其他月份发病70例;细菌性痢疾以5-9月份最高(107例),其他月份发病46例;伤寒以11-12月份为最高(23例),其他月份发病10例;未分型肝炎发病234例无明显季节性。

2.2.2地区分布12个镇均有病例报告。高涧镇210例,占报告总数的31.48%;黄集镇109例,占总数的16.34%;岔河镇59例、东双沟镇45例、朱坝镇44例、共和镇38例、三河镇32例、不祥乡镇32例,仁和镇31例、万集镇24例、蒋坝镇18例、西顺河镇15例、老子山镇10例,分别占总数的8.85%、6.75%、6.60%、5.70%、4.80%、4.80%、4.65%、3.60、2.70%、2.25%、1.50%。

2.2.3年龄分布45-70岁年龄组(285例),15-45岁年龄组244例;0-5岁年龄组(66例),≥70岁组发病51例,5-15岁年龄组发病率最低(21例)。

2.2.4性别分布2004――2012年全县共报告病甲乙类肠道传染病667例,男性469例,占70.31%,女性198例,占29.69%,男女性别比约为2.37∶1。男性年均发病率为28.16/10万(469/1665384),女性为11.83/10万(198/1673114)。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x2=111.3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5职业分布发病数以农民、散居儿童及工人为多,分别占57.57%、9.6%、7.65%。3讨论

2004――2012年洪泽县甲乙类肠道传染病总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发病率由2004年的32.77/10万,下降到2012的9.83/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45-70岁年龄组、15-45岁年龄组、0-5岁年龄组,职业构成中以农民、散居儿童为主,可能与这几个年龄层人群特点如个人卫生习惯、活动方式、体质等密切相关[2];从发病季节分布来看,甲肝、戊肝、细菌性痢疾、伤寒等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城乡结合部的高涧镇年均发病率高于其他乡镇,要充分重视城区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这与有关报道一致[3-4]。由于男性对个人卫生的重视程度不及女性,活动范围大于女性,接触病原菌的机会多。目前,未分型肝炎、细菌性痢疾和戊肝是洪泽县重点防控的肠道传染病病种。对肠道传染病防治要采取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5]。参考文献

[1]王平,陆金星.应用灰色模型预测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趋势[J].浙江预防医学,2010,22(8):24-26.

[2]郭汝宁,郑慧贞.广东省2004――2006年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7,33(6):18-21.

[3]姜慧仙.2004――2007年浙江省江山市肠道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J].疾病监测,2008,23(12):757-763.

[4]成洪旗,徐淑慧,于秋燕.2001――2008年山东省济南市肠道传染病监测分析[J].疾病监测,2009,24(8):580-582.

[5]彭文伟.传染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5:144-151.

上一篇:输尿管下段结石行盐酸坦洛新治疗的临床价值分... 下一篇:多巴胺与硫酸镁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