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爱保生丸治疗艾滋病27例

时间:2022-05-13 12:41:12

摘 要:对大理州祥云县人民医院中医治疗9个月以上的27例艾滋病病例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本病症状特征及病情演变,总结中医治疗艾滋病经验。结果表明中医药康爱保生丸治疗本病,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关键词:艾滋病;中医治疗;康爱保生丸;综合分析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10-0050-02

艾滋病是由于HIV病毒破坏人体免疫系统,造成高致命性的内环境紊乱,抵抗能力过低,从而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而死亡。本院对自2010~2011年4月27例依从性较好、CD4+T大于350个/uL、没有出现机会性感染的27例患者进行中药康爱保生丸治疗,现就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7例患者均为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人,男14例(52%),女13例(48%);年龄最大者65岁,年龄最小者26岁;传播途径:静脉吸毒传播13例(48%),异性传播12(44%)例,传播途径不明2例(8%);婚姻状况:27例均已婚。职业情况:27例均为农民。

1.2 临床症状观察 主要包括全身的症状(发热、疲乏、自汗、盗汗、消瘦、淋巴结肿大等),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咯痰、胸闷、气喘、胸痛等),皮肤黏膜病变(皮疹瘙痒、疮疡、疖肿),消化系统症状(纳呆、恶心、呕吐、嗳气、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和其他症状(口糜、心悸、失眠、关节肌肉痛、肢体麻木)。

1.3 免疫指标的观察 动态观察9个月以来CD4细胞的变化,探讨中医药的治疗效果。

1.4 纳入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2006年我国艾滋病的诊断标准[1]。未服用过西药抗病毒治疗。

1.5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机会性感染;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患者。

1.6 中医症状计分标准 以发热、咳嗽、乏力、纳呆、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以皮疹、疱疹、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体征,无症状者 记0分,症状轻微者记2分,症状明显但不影响日常工作的记4分,症状严重,且影响日常生活的记6分。以胸闷、自汗、盗汗、恶心、脱发、头疼、腹痛、腹胀、肌肉、关节痛、皮肤瘙痒、月经失常为次要症状,无症状者记0分,症状轻微者记1分,症状明显但不影响日常工作的记2分,症状严重,且影响日常生活的记3分。

1.7 卡洛夫斯基积分评分标准 100:正常;90:正常活动,有轻微症状;80:感觉活动费劲,有一些症状;70:能自我照顾,但不能实行正常活动;60:其大多数要求需求有别人相当的帮助;50:需要相当的帮助和频繁的照料;40:残废,需要特别照料和帮助;30:严重残废,住院,但无立即死亡危险;20:病危重,要积极支持性治疗;10:垂死,致死的过程迅速发展;0:死亡。

2 治疗方法

证属邪热炽盛、血瘀湿阻者,给予康爱保生丸固定组方制剂治疗(紫花地丁、黄芩、桑白皮、人参等组成)。由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提供,功能解毒清热、活血祛湿、养阴益气。口服,每日2次,每次2袋,定期做相关实验室检查。

3 结果

27例病例中,死亡2例,1例为32岁女性,吸毒史5年,并发高热,肺部感染,吸毒过量致死;1例为35岁男性,吸毒史8年,吸毒过量致死;脱失情况:27例病例中无1例脱失;治疗情况 27例规范治疗,占100%。

3.1 临床症状 服药后大部分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尤其在体重增加,饮食,睡眠改善等方面较明显。症状积分明显下降、卡洛夫斯基积分明显上升。无肝肾功损伤及皮疹出现。

3.2 副作用 便秘1例,发热1例,胸闷1例,体重下降1例。

3.3 免疫指标 27例病例中CD4上升19例(70%),平均上升107个/uL,下降8例(30%),平均下降92个/uL。

4 典型病例

李某,男,46岁,有20多年饮酒史,入组治疗时精神差、CD4+T498个/uL,高热、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于2010年6月21日查谷丙转氨酶271 IU/L、谷草转氨酶 267IU/L、尿素氮17.1 mmol/L、肌酐167 umol/L,经口服康爱保生丸,每日2次,每次2袋,于2010年9月28日复查谷丙转氨酶32.1 IU/L,谷草转氨酶28 IU/L、尿素氮6.8 mmol/L、肌酐78 umol/L,CD4+T502个/uL,服药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精神好转,能从事日常工作。

5 讨论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由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感染者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CD4+T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降低,继而发生多系统、多器官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等,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2]。中医对发病机制的基本认识归结为“邪之所奏,其气必虚”。经研究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正气虚弱,正不胜邪,毒邪余留,久则化毒从肌肤而出。

中医药介入艾滋病的治疗以发病前期的患者较为适宜,此期患者自身抗病毒能力存在,处于正邪抗争阶段,中药显示 具有保护细胞免疫,增强抗病毒能力,在抗病毒作用方面中医药虽非所长,但中药的毒副作用少,适宜早期单独应用,可推迟抗病毒药的使用,避免诸多不良反应,或与抗病毒药同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独特的优势在于强调以人为本,整体调节,辨证论治。其特点是毒性小,作用持久,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症状体征,提高生存质量,减少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3]。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诊疗指南[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24(2):133~144.

[2]孙富艳,卢洪洲.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8):135.

[3]叶航,王玉光,杜宏波.艾滋病中医药研究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8):129.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68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皮肤黏膜病变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