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石阡花桥地下热水河

时间:2022-05-12 11:39:42

奇妙的石阡花桥地下热水河

在贵州石阡县花桥,有一条奇妙的地下河,它在洞穴中流淌着的水不是如常的冰冰凉凉,而是热气腾腾,水温有34℃,每天量流达2500吨。这条在洞穴中的地下热水河,既看不到一般溶洞中绚丽多姿、变化万千的石笋和石钟乳,也见不到晶莹洁白瀑布般的石幔、石帘。在洞壁虽有大量的溶蚀凹槽,却听不见叮咚作响的滴水声或是地下河跌水的咆哮声。热水流总是缓缓地以每秒30升的流量向外流淌着。在地下热水河的洞口站一会儿,让人感到的不是一般溶洞那种凉飕飕的阴冷,而是一种热腾腾的感觉。再往洞里钻,温度则迅速上升,寒冬腊月,洞外气温只有几度,而在洞内温度竟高达34-35度,身穿一件背心也会冒汗。这条地下热水河的沉积物也与众不同,它不是槽和卵石,而是一层很厚的淤泥。脚踩在淤泥里,感觉温度比在水里还要高。地下热水河中放射性镭和氡的含量均较高,水质与一般冷水地下河也迥然不同。

地下热水河的发现还得从1971年说起。那年我到北京国家地震大队学四光先生创立的地质力学,同时学四光的地震地质和地热地质理论。“”结束后,就积极申请科研课题。1979年我得到了教育部的一项科研课题,即是对贵州地热资源进行研究。我们组成了“贵州工学院地热科研组”,开始对全省的天然温泉进行调查。为了练兵,课题组先到著名的息烽温泉开展工作,1980年11月,“地热科研组”首先来到我省温泉之乡石阡县开展调查。11月21日,我们在花桥区石固公社南桥大队凯峡河谷左岸对一个温泉进行调查,这个温泉出露在凯峡河边,在其上方5米处的灌木丛中,我们发现一个很小的洞口,只能容一人钻进。在当地农民的陪伴下,我们钻进洞内,发现了这条地下河。起初无法下去,我们便从当地农民那里借来楼梯,搭着梯子下去进行考察。

1980年12月和1981年3月,科研组再次深入现场,对地下热水河的特点、成因进行了初步研究。

地下热水河已知长200多米,洞穴高3-5米,宽3-4米,水深1米左右,河面宽1-1.5米,水温一般为34度,最高处为43度。地下热水河发育在奥陶系统桐梓组白云质石灰岩中。

在亚热带湿热气候条件下,的岩溶山区,地下水的运动是非常强烈的。即使在地下数百深处,地热梯度也是很低的,因此在贵州高原岩溶地区发现的这条地下热水河,不能不说是一大自然奇观。

花桥地下热水河位于著名的走向北东、东到南西的红石断裂带上,沿着走向近南北的一个小背斜轴部发育,桐梓组上下的地层都是隔热阻水的泥质岩层,因而地下热水河不仅有很好的导热构造,还有很好的隔热保温层。因此,即便在地下水的强烈循环带仍然能保持34℃-43℃的温度。

地下热水河不仅是一种低温热水的新类型,同时也是一种喀斯特的新类型。可以相信,只要深入研究它的成因、特点,对于地热、岩溶、新构造运动的考察与研究必定会有新的发现。

上一篇:在同济堂学艺 下一篇:诚信做人 精心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