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小学语文“阅读期待”的三大策略

时间:2022-05-12 09:38:40

引发小学语文“阅读期待”的三大策略

阅读期待”是读者阅读之前内心所预想的情景,包含的期望,反映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通过一种悬念的制造,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引发了学生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学生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进行验证,进行期待。于是这种询问、验证、期待,成为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内驱力。

一、制造“间离感”

在戏剧表演界中,布莱希特有著名的“间离”理论。在布莱希特看来,间离的过程,就是人为地与熟知的东西疏远的过程。这样一来,从表面上看,这些人或事突然变得非同一般,令人吃惊和费解,自然就会引人深思,并最终获得全新的认识。

教师要善于在学生与文本之间起间离作用,要人为地把学生与文本疏远。而这种疏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不预习,事先不接触文本。教师需要做到的,就是剥去学生自认为文本中熟知的东西。如,很多教师在教授《草原》这课的第一小节时,通常会提出,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学生当然没兴趣,因为“从远到近”“从高到矮”等描写顺序的了解是中年段的目标,对于高年段的孩子来说这答案是那么分明,那学生还有什么阅读期待呢?这就等于把学生熟知的东西又一次拿出来炒了炒。而有的教师则不是这样的,他们在学生看似完全理解第一小节的内容的情况下,却提出“老舍怎么写出草原的美的呢?”这样一追问,熟知的文本立刻有了阅读的距离,而这种距离恰到好处地引发了学生对言语的推敲和揣摩,句段中的音韵之美、情意渲染之美,就在这样的“间离”作用下,在这样的“陌生化”中被揭示的淋漓尽致。

二、制造“矛盾化”

特级教师陈建先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我很奇怪,对老人的两次外貌描写,作者为什么要分开写呢?放在一块儿写不是更省事吗?

生:第一次描写是概括地写,第二次写得很详细。

师:你说得没错!但为什么不放在一块呢?

生:一口气写在一起太罗嗦了。

师:是吗?

生:在一块写也不是罗嗦。因为两段话加在一起字数也并不多。因为第一次写的是穿的衣服之类的,后面是写老人的脸和眼睛的。

师:穿着和五官不能放在一起写?

生:也不是。

(学生面露难色,一时说不清楚。)

师: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刚才有同学说了,第一次主要写了穿着,第二次却很细致地描写了老人的眼睛、眉毛、脸色。那这两次描写的内容能不能颠倒过来呢?再读读这两段话。

(生自由读第3节和第8节。)

生:因为第一次作者是无意中听见“哗哗”的扫路声被吸引过去的,他对老人只是初识,并不了解,也不太在意。所以这时候只能从衣服等方面对老人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能看出老人的身份就可以了。(掌声响起。)

师:很有道理!接着说。

生:第二次,是因为老人和作者交谈了很多,作者对老人每天扫一千八百多级石阶很佩服,这时他是怀着很深的敬意来看这位老人的,所以打量得非常仔细。(掌声再度响起。)

很显然,陈建先老师在教学这个片段时,不断地挑起了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即平时我们的作文中,外貌都是集中于一处,而这里作者为什么要分成两处介绍。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引发中,学生有了很强烈的研究欲望,于是便有了矛盾的深究,矛盾的解决,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

三、制造“跌宕波”

课堂要跌宕起伏,如同一本小说要一波三折才会引人入胜一样,这样才会吸引学生的心,才会让他对文本,对课堂保持一种期待,一种好奇。如果,我们的课堂是一潭死水,我想没有一个学生会喜欢这沟绝望的死水的。所以,要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应该使课堂呈现一种动感,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暗中要暗藏一种跌宕起伏的波涛。

如,《夹竹桃》这课,我在教学第四小节时,先按一般程序带学生理解“韧性”这个词的意思,然后圈画词句感受“韧性”,再交流。交流完毕后,我没有一读了事,而是话锋一转,问:“可是,作者是如何写出夹竹桃的这份韧性的呢?这小节的语言很有特点,你读读,你有什么发现?”上到此处,我发现学生个个冥思苦想,因为也许学生谁也没有去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于是,我们一起探究,一起发现,渐渐地,学生眼睛开始发亮了,因为他们有了很多自己的发现,而当我以“这小节作者用了许多内在的排比,事实上,作者在写这小节时,反复用了许多相同的字词,而这些字词的反复使用,产生了一种节奏的美,同时也蕴含着一种气势。”这段话为过渡,以诗行形式出现第四小节的文字时(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无不奉陪), 很多学生都惊呼起来,因为在这里他们真的领略了季羡林言语的秘妙,真正地体会到了他“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的写作风格。可是至此并未结束,我又及时提出:“季羡林老先生除了运用这种反复的方式写出夹竹桃的韧性,还运用了什么方式呢?”于是,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这样的兴趣等待着下一节课的开始了。

这节课,我发现学生的眼睛是发亮的,情绪是高涨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跌宕起伏的波涛中。在感受完夹竹桃的韧性后,我以“作者如何写出夹竹桃的韧性?”为问题,制造一波。然后又以诗行形式出现第四小节文字,又制造一波。最后,又提出 “季羡林老先生还运用了什么方式写夹竹桃的韧性?”

这一问题,又制造一波。而这一波的制造恰恰是为下节课学习第三小节埋下了伏笔。这样一波三折的设计,课堂真的有了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学生的阅读期待当然是非常强烈的。

上一篇:生生互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下一篇:低起点巧引导优化评价方式循序渐进地培养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