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谈未成年人阅读

时间:2022-05-12 03:04:45

从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谈未成年人阅读

摘 要:公共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推广、倡导人性化服务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未成年人读者,公共图书馆如何吸引更多的未成年人热爱阅读、如何促使更多的未成年人积极利用图书馆,是图书馆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阅读推广 未成年人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7-0016-02

自2003年起,中国图书馆学会将全民阅读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并列入年度计划。2005年,将“倡导全民阅读”作为重要任务写入《中国图书馆学会章程》,并在中国第一个《图书馆服务宣言》中郑重承诺:图书馆以促进全民阅读,为公民终身学习提供保障为职业目标和社会责任。阅读推广是指开展各种阅读活动的统称,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全民读书月、读书节、书刊展览、读书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都属于阅读推广范围[1],阅读推广就是通过相关的活动在读者与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如何发挥图书馆在知识的存储与传播方面的优势是阅读推广的主要任务。公共图书馆如何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中关注未成年人阅读倾向、重视未成年人阅读视角,是当下图书馆人的重要职责。

一、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必要性

社会进入21世纪,快节奏的生活给人们带来很多精神上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寻求各种方式解压,于是公共图书馆成为休闲假期市民过往的理想去处。因为在这里,人们不但可以学习知识,丰富头脑,而且可以缓解压力,愉悦心情,更可以提高修养,陶冶情操。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说过“‘有人预测图书馆会走向消亡。我看现实并非如此,相反,作为城市地标的现代图书馆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公共空间。’;‘走遍全球你会发现,图书馆往往是一个城市最值得骄傲的公共建筑。它可以体现独特的文化特色,还可以成为展示历史文化的标志。’”“图书馆不仅是借阅图书的地方,更应是读者感知文化、交流文化、体验文化的精神场所。应用人文精神来提高大众文化品质,引领大众文化的走向。”上海市浦东图书馆馆长张伟如是说。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曾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读书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活动,只有读书,国家民族素质才能得到提升、才有较好的民族精神境界。而作为承担社会教育职能的公共图书馆,应致力于改变、鼓励和热情指导公众阅读,广泛宣传馆藏读物,担负起向社会推广阅读,把潜在读者尽可能多地转化为图书馆读者的社会使命。阅读推广是公共图书馆重要的社会责任,也是图书馆读者服务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不但可以拓展图书馆的业务范围、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提高图书馆的认知度、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而且可以让公民拥有受教育和获取知识、享受公共文化资源的权利。由此可见,积极推广全民阅读活动、推进阅读社会的形成是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努力方向及在全民阅读工作中树立“让阅读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的理念。

二、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特点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特点是由服务对象的特点决定的,相对成人而言,未成年人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每个年龄段的表现都不一样,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他们大多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依赖于成人的照顾和生活上的保障;他们求知欲旺盛、模仿力强、善于学习,处于知识储备、品德和态度形成的重要时期,但由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不足,因此独立判断能力、自制力和自觉性比较差,未成年人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就有以下特点:[2]①阶段性。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服务与成人服务相比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一个30岁的读者可以阅读一个50岁读者的图书,但我们不能奢望一个3岁的孩子去阅读12岁孩子的图书。因为孩子在处于生长之中,在不同年龄段身体发育情况、掌握的技能、具备的能力和关注的重点都不一样,所以要求图书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不同的服务;②广泛性。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具有广泛性特点,这主要是针对其服务对象而言,因为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服务除了要面向未成年人这类群体外,同时还需要将一切与未成年人相关的人员也包含进来,尤其是针对低幼儿童的服务,更离不开家长的配合;③引导性。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服务就有引导性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未成年人的辨别能力还比较差,在阅读图书的选择上有很大的盲目性,他们常常存在不知道阅读什么的困惑,需要馆员积极主动的引导;④趣味性。与图书馆的成人服务相比,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服务更加强调阅读推广活动的趣味性,因为孩子的注意力一般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加之自控能力较差,精神不容易集中,所以要想阅读活动顺利开展,一定要增加活动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快乐,从小建立起与图书馆之间的良好感情,以便未来能够成为图书馆的忠实读者。

三、吸引未成年人走进图书馆的对策

图书馆服务的普及化是《公共图书馆宣言》的核心内容之一,公共图书馆如何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中吸引更多的未成年读者走进和利用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的责任和义务

1.根据未成年人特点,努力改善环境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婴幼儿的阅览空间应该以安全为主,书架、桌椅等家具的边缘要圆滑,避免有锋利的尖角,电源线、电源开关等要内隐起来或者有安全帽保护。地板柔软,适当放一些玩具、手偶等供家长或馆员在讲故事时使用,室内光线要好。

儿童的阅览空间应该色彩鲜艳,充满想象,通过在室内摆放一些装饰物、手工艺品或玩偶,种植绿植或是养一些小鱼等,增加图书馆的生机与活力。借助于现代高科技手段,可以制作数字墙面,定期变换墙壁内容,增加孩子们的新鲜感。设置休息与读书的区间,供家长陪同孩子读书或者在一旁等候孩子使用。

青少年处于转型期,他们不愿意别人再把他们当做是小孩子,不喜欢跟儿童在一起,所以最好为他们提供一个单独的空间。这个时期的孩子有了自己的秘密和隐私,他们更喜欢独处,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阅读空间,因此在进行空间设计时可利用书架的不同摆放为他们间隔隐秘的独立阅读空间。

2.开展丰富多彩的未成年读者活动,延伸服务领域

对于阅读推广活动过于集中的问题,公共图书馆要延长阅读活动的时间,做到细水长流,让未成年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阅读的魅力。通过讲故事使馆员面对面向低幼儿童讲述诸如童话、寓言等民间文学的一种及时交流和分享过程;通过书话会使图书馆员向未成年读者推荐图书并与他们一起分享读书的乐趣,图书馆员也可以走到学校去,和教师一起合作,使图书推荐成为课堂教育的一种良好补充;通过暑期阅读活动,使孩子们在自己兴趣的指引下继续读书活动,这样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他们才会尽快适应学校生活;通过家庭读写活动,定期举办“亲子阅读日”,鼓励更多家长在孩子很小时候带他们来图书馆,尽早地发展孩子的语言和读写能力;设置经典著作阅览室,未成年学生社团读书会和图书馆的读书沙龙的内容大都面向经典读物,建立一个经典著作阅览室,可以让读者在相对轻松地环境里交流心得。定期阅览清单以及组织读者讨论所读作品,讨论形式多样化,沙龙、BBS、QQ、微博等多种途径进行交流。

3.设置专门馆藏,尽力满足未成年读者的需求

馆藏资源是图书馆开展服务所凭借的知识内容及表现形式,是图书馆开展服务的基础,是评价图书馆服务质量高低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因素[3]。由于未成年人的年龄层次跨度比较大,且每个阶段的孩童阅读水平和心理生理成熟度不同,因此他们的阅读倾向也不同,根据不同的特点选购不同的图书,如学龄前儿童往往喜欢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的图片和玩具;小学初期儿童比较喜欢各类学习参考书、手工制作、科幻小说、童话、猜谜、写作及体育活动类图书;小学后期的儿童更喜欢社会故事书,“少男少女故事”常常是他们的最爱,这一时期的儿童阅读兴趣开始面向现实生活;初中阶段的孩子更喜欢看历史小说、侦探小说、卡通漫画以及中外名著,他们开始魔方生活中以及电视、电影和图书中的人和事。为了保证每个未成年人都能在图书馆中找到合适自己的读物,馆藏资源必须种类丰富,数量充分。

4.提高馆员自身素质,适应时展

现在社会,家长对孩子进行阅读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家长教育和培养孩子的经验往往来自己的摸索,缺乏来自理论和实践科学的指导,可以说普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很多家长都强烈渴望在培养和教育孩子,包括如何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等实际问题上,得到系统科学的指导。公共图书馆是全民阅读的理想平台,成立专业的阅读指导团队,这个平台的服务者——图书馆员首先要对某一专业要精深,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为各类读者服务。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图书馆员的使命和责任感也跟着变,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图书馆人。

总之,未成年人阅读指导工作绝不是“转转”、“看看”的轻松事,而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 它不仅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良好的读者服务工作态度,更应具备为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培养和教育所不可缺少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科学理论知识和良好修养。在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这些科学理论作指导,为小读者服务时,管理人员更应吃得其苦,耐得其烦,乐得其帮,善得其导,用我们的阅读指导行为,促成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麟.高校图书馆义务馆员的阅读推广及基本条件[J].图书情报论坛,2011(3.4)(总第91.92期).

[2]潘兵,张丽,李燕博.《公共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服务研究》[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3]韩毅,杨晓琼,李健.图书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权重测定即模糊评价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5).

上一篇:爱情密码已过期 下一篇:夏花的欢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