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段音位与听力理解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时间:2022-05-12 02:54:31

超音段音位与听力理解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摘 要:在语言的交际过程中,如果我们把英语的音段特征(单个音素的发音)比做英语语音的骨架,那超音段特征就是英语语音的灵魂。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超音段特征往往被忽视。本文回顾了之前关于超音段音位的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论述,呈现了超音段音位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超音段音位;听力教学;语音

理查德(2000)认为第二语言的听力理解研究的重点是个人语言单位(如音位、单词、语法结构)的作用以及听者期待、情境和上下文、背景知识和话题的作用,它包括自下而上过程法和自上而下过程法。在自上而下的过程中,听者要利用已有的语言知识、文化习俗等背景知识来理解所输入的信息。而在自下而上的过程中,听力理解是把接收到的语言信号进行分割与分析,包括音素、单词、片语和句子。因此,为了达到听力理解的目的,听者必须掌握系统的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语调、词汇、句法、衔接、连贯等。值得强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语音的识别是第一关,否则随后的语言信号将无法进行输入与分析。

在中国,有相当多的英语学习者抱怨听力理解难。即使他们可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听英语,他们的听力往往差强人意。原因之一可能是学习者的语音较弱。事实上,传统的语音教学侧重音段方面。然而,随着语言教学交际法的发展,重音,节奏和语调的重要性已经日益凸显。许多评论家指出错误的重音、节奏和语调会给听者带来比单个音的错误发音更大的困难。另一方面,如果听者本身对一个词的发音掌握得不准确,那么当他听到正确的发音时反而会不理解。因此,超音段音位和听力理解之间关系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必要的。

一、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超音段音位在听力理解中作用的文章几乎没有,国内相关研究也很少。

陈晴(2012)以近年四级真题为例,从重音、话语节奏、语流音变、语调等几个方面举例说明超音段音位体系在四级听力理解中的信息传达作用。娄小星(2008)研究了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中超音段音位与听力的关系。通过实验,娄小星得出结论,对于大学英语学习者而言, 语言的超音段成分作为整体与他们的听力紧密相关; 单个的超音段成分, 如重音、节奏或语调, 都分别与他们的听力表现出明显相关性; 无论英语学习者听的是美音口语还是英音口语, 他们对超音段音位掌握的程度均对他们的听力产生影响。陈晴和娄小星做的都是针对大学生的研究,两人都认为语言的超音段成分作为整体与他们的听力紧密相关。

黄晓玉(2009)研究了英语的重音、节奏、语调等超音段音位在语言信息传递中的重要作用。他提出超音段音位的重要性是由它在语流中的作用所决定的。笔者建议老师在英语听力课的教学中, 除分析听力课文外, 也应注重分析重音、节奏、语调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学生改进自身的语音条件, 也可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以上三人的研究都指出,在日常交流中,英语超音段因素起到了传递语言信息的重要作用。

同年,黄晓玉还发表了另一篇关于超音段音位与听力理解的文章。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超音段音位能力与听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学习者语音的超音段特征与听力理解呈正相关。因此,得出如下结论,语音教学(尤其是超音段音位)应该加强,以此来帮助学生克服听力理解中遇到的一些语音障碍。

骆家红(2014)探讨了英语语音训练对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影响。文章主要以克拉申输入假说、言语辩听模型、安德森“三阶段”听力模式为理论基础,探讨英语语音训练对学生语音水平及听力能力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英语语音训练对提高英语语音水平和听力能力效果显著;(2)英语语音水平与学生听力能力提高存在显著相关。

当前关于英语语音和听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听力理解中的语音障碍、英语语音和听力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然而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研究对象主要为大学生,包括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少有针对处于语言迅速发展阶段中学生的研究。其次,已有相关研究多探讨语音能力或语音教学与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之间的关系,少有语音与听力能力之间相关性的探讨。

二、结论

回顾之前的研究,外语教学中对于超音段音位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之研究并不多见,但是有很多人研究超音段音位在口语中的作用。

语音是听力的基础,而超音段音位特征体现了英语语音最大的特色。超音段音位是听力理解的关键所在,是听力理解的基础与突破口。听者如果能够掌握语调、节奏、重音、连读、弱读等超音段音位的信息传达作用,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听力理解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 元音和辅音等音段音位成分受到重视, 却忽略了重音、语调、节奏等超音段音位的教学。事实上, 就沟通功能而言后者的重要性往往会高过前者, 因为字词语句的重音常常代表了沟通时的信息焦点所在, 有时候同一个单词, 短语或句子因为重读或语音语调的变化, 会表达截然不同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英语听力教学中, 应该更加重视超音段音位成分的相关训练。

参考文献:

[1]陈晴.超音段音位在四级听力理解中的作用[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83-88

[2]段娟.试论Jazz Chants 作为一种有效的英语超音段音位习得方式[J].海外英语,2013,22(2):260-268.

[3]黄晓玉.试论超音段音位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25(2):52-56

[4]骆家红.英语语音训练对中学生听力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1-32.

[5]娄小星.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中超音段音位与听力关系之研究[J].科技信息,2008(5):269.

上一篇:如何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培育... 下一篇:《老子》中“什伯之器”所指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