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突穴位埋线合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48例

时间:2022-05-12 12:58:28

关键词 天突 穴位埋线 半夏厚朴汤 梅核气

近年来,笔者运用天突穴位埋线合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患者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96例均为我院门诊就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男21例,女27例;年龄20~65岁;病程7天~10年。对照组48例,男20例,女28例;年龄21~68岁;病程9天~1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确诊。患者自觉咽喉中有异常感,如有物梗,咯之不出,吞之不下,没有疼痛,不碍饮食,其症状每随情志之波动而变化,时轻时重。检视咽喉,并无异常,或虽有变异,亦甚轻微。患者每见精神抑郁,诸多疑虑,胸胁胀满,纳呆,困倦,消瘦,便溏,妇女常见月经不调,舌质黯滞,脉弦。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天突穴埋线:患者取仰卧位,用一次性医用9号灭菌注射针头作套管,将0.40mm× 50mm毫针剪去针尖作针芯。取用“2~0”长1.5cm左右医用羊肠线1根,将肠线放人9号针头内,以针芯固定。先直刺0.3寸,然后将针转向下方,紧靠胸骨柄后方刺入1~1.5寸。出针后消毒干棉球按压片刻,创可贴固定,15天重复埋线1次。天突深刺操作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性别、体型等,一般认为针刺宜以两侧第1肋上缘水平连线或两侧锁骨内端下缘水平连线为限较为安全,有利于避免刺伤前壁胸膜。半夏厚朴汤:半夏、紫苏各15g,厚朴10g,茯苓12g,生姜6g。加减:兼阴虚火旺、咽干灼热或过食辛辣伤津,则去生姜,加玄参、麦冬、黄柏、知母;咽痛甚,去生姜,加金银花、、玄参、山豆根;如兼气滞、胸闷、腹胀满者,则加香附、郁金、沉香、麦芽;痰湿较重、咯痰困难、舌苔白腻则加浙贝、瓜蒌、桔梗;如兼瘀血,咽喉暗红肥厚、咽底小瘰突起,加生地、红花;如声音嘶哑,则去生姜、半夏,加玄参、麦冬、蝉蜕、马勃、胖大海。每日1剂,水煎至200ml,分早晚2次温服。

2.2 对照组:去除天突穴穴位埋线,运用半夏厚朴汤加减与治疗组一样。

两组病例均以1个月为1疗程。

3 治疗结果

3.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1986年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学术会议制订的疗效标准。痊愈:咽部异物感,堵塞、粘附感等症状消失;显效:上述症状基本消失,偶有症状出现,但时间短,易忽略;好转:症状较前减轻,咽部感到轻松;无效:同治疗前无改变。

3.2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13例,好转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6%。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0例,好转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9.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4 体会

梅核气主要是气郁痰滞于咽部之症。多因情志不畅、抑郁不爽,日久气机不利,气郁则肺不布津,聚而为痰,或气滞不舒,日久不愈或反复发作,致微循环发生障碍,患者长期血供不良,则出现腺体退变和粘膜萎缩。为使患处局部长期血供充分,炎性水肿尽快吸收,萎缩的粘膜得以改善,根据“急则治其标”的法则,局部取天突穴埋线以守其道。天突为任脉与阴维脉的交会穴,具有清肺利咽,理气散结的功效。采用此法,通过针的物理刺激和线的分解吸收产生的生物化学刺激,双重作用对穴位产生一种柔和而持久的刺激。配合中药半夏厚朴汤,方中半夏温以开结,与淡渗之茯苓配伍,功专涤痰;用厚朴苦以降逆理气,温以散结祛痰;用生姜散饮宣发,助半夏之辛以开之;妙在紫苏一味,其气辛香而轻浮,以宣开肺气之郁结,促使肝气之条达。通过穴位埋线天突穴和半夏厚朴汤,两者合用,肺气宣通,则郁结自解,凝痰自散。

5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5

[2]陈跃,吴炳煌,谢永财,等.天突、气舍针刺安全的临床解剖研究[J].中国针灸,2007,27(2):121

上一篇:中药内服结合冷喷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88例 下一篇:温针灸加胃复安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35例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