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中的“蝴蝶效应”

时间:2022-05-12 10:48:43

《愤怒》中的“蝴蝶效应”

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最新小说《愤怒》(Indignation,2008)于2008年9出版。小说背景设置在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期间,故事主要是由躺在朝鲜战场上的主人公马科斯・梅斯纳(Marcus Messner)讲述的,此时他已濒临死亡的边缘,借助吗啡的刺激“回忆”往事,完成了对整个故事的叙述。读者跟随着马科斯回忆的“镜头”重温了他短暂而波折的一生。主人公马科斯所进行的人生选择看上去偶然、甚至带有乐观精神,但这些选择以可怖而又难以理解的逻辑导致了他毁灭性的命运。小说揭示出人生中微妙的“蝴蝶效应”,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蝴蝶效应”译自英语the butterfly effect。最早使用这个词语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混沌学开创人之一的爱德华・洛伦兹。洛伦兹在研究大气预报问题时发现了这种现象,提出一个形象的比喻:巴西的一只蝴蝶扑腾几下翅膀,可能会改变三个月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气候,混沌学文献戏称为“蝴蝶效应”。今天,“蝴蝶效应”在社会生活中已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文化、管理、教育等领域。“‘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 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像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 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

“蝴蝶”引发毁灭性“龙卷风”

《愤怒》展示的是一个优秀的年轻人马科斯走向毁灭的过程。有读者说:“应该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喜欢罗斯的读者和所有希望明白生活不仅仅是一系列随意事件的读者,事实上,每一事件无论好坏,都会塑造一个人的生活。人们在采取行动之前一定要全面考虑每一行动的所有细节,因为每一细节都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结果。”罗斯自己说,“我感兴趣的是,人们如何处理生活中的混乱,如何对之做出反应,同时,人们如何处理感觉到的局限性。如果他们能够突破这些局限性的话,那么他们会以混乱的生活收场呢,还是能够到达自由的世界?”

造成马科斯悲剧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家庭,尤其是他与父亲两代犹太人之间的矛盾。小说以主人公对童年时代田园般的生活描述开始,全家人一起工作,日子虽不宽裕,但却像所有的犹太移民家庭一样,全家相互支持,生活其乐融融。随着叙述我们得知马科斯在18岁前和父亲的关系非常融洽。马科斯在高中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称是“全世界最好的男孩”,是整个家族中惟一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他父亲在纽瓦克市开了家符合犹太教教规戒律的肉店,一直为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儿子而备感骄傲。这段时间无疑是父子俩最快乐的时光。但随着马科斯大学生活的开始,更重要的是,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父亲开始无法接受儿子长高长大的事实,越来越担心儿子没有做好面对社会危险的准备,他甚至对儿子独自过马路的能力都表示怀疑,开始逼问儿子的行踪。这是犹太家庭中典型的父子冲突母题的再现。父亲对马科斯安全的过分担忧无疑是非理性的,同时也给儿子造成了巨大压力。

父子冲突的白炽化始于父亲听了一个水管工讲述了他儿子变坏的经过。父亲的监管在听了水管工的警告后变本加厉,这种压抑得令人窒息的境况实在让人无法忍受,马科斯别无选择,只能逃离。他转到了俄亥俄州以保守著称的酒堡学院读书,原以为可以拥有梦寐以求的自由,但没想到这是个错误的选择,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酒堡学院的前身是浸礼会神学院,对于一个犹太裔学生来说――尽管他是一位无神论者――这里注定不会是一个特别让人舒心的地方。酒堡学院里的老师在知识、见解、为人方面远不如原来的老师;舍友与马科斯不断产生冲突,为了睡眠、兼职、最主要的是为了继续做一名全优学生,马科斯只能再次选择逃离,不断更换宿舍。他心爱的女同学奥莉维亚过于开放,曾是个自杀未遂的酒徒,让他深陷到感情困惑之中,舍友对奥莉维亚的侮辱性言论引发冲突,最后马科斯只好选择了一个无人居住的处所。酒堡学院强制所有的学生毕业前至少参加40次教堂礼拜仪式,这让马科斯无比愤怒,因为他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马科斯试图向男生训导主任证明这一强制要求的不合理性,但最终没有成功。后来马科斯雇人替他去教堂,事情败露后,他被校方开除。因为当时正值朝鲜战争期间,征兵法规定适龄青年都得报名参军,保家卫国,马科斯不得不应征入伍,最后战死在朝鲜战场上。马科斯的英年早逝又反过来毁掉了父母的生活。父亲受打击以至于神情恍惚,致使一根骨头扎入腹部丧生。马科斯的母亲虽然活到将近一百岁,但由于思念儿子,她的生活真可以用生不如死来形容。

至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马科斯走向毁灭的轨迹。这简直就是“蝴蝶效应”的一个鲜活注脚。“马科斯的故事读起来像一个精心编造的、黑色幽默笑话,因为相对而言他的选择都不是什么重大选择,而这些选择会很荒谬地以滚雪球般的速度改变他的命运”。这在令人震惊的同时,不禁引起读者的深入思考。

“蝴蝶效应”引发的思考

马科斯在家里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儿子,在学校是个好学生,他还是一个心怀梦想的年轻人。可他的梦想还都没来得及实现,花蕾般的生命没来得及开放就遭到了摧残。这样的悲剧引发我们思考,导致马科斯悲惨命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他一个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选择最后却产生完全出乎意料的结果?他的人生有无值得反思和借鉴的地方?

表面看来造成马科斯悲惨命运的这场人生“龙卷风”是由水管工这只“小蝴蝶”引起的,实际上,形成毁灭性“龙卷风”的那只“蝴蝶”其实是马科斯自己。马科斯致命的“蝴蝶”是他愤怒的情绪,在家里,父亲的干涉和怀疑让他愤怒;在酒堡学院,反犹分子、舍友、女友、男生训导主任无一不让他愤怒。当愤怒成为他生活的主旋律时,他无法冷静思考和做出明智的判断,更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愤怒只会让他产生过激反应,导致越来越靠近死亡的结局。

从马科斯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重大变故的初始因子往往非常微弱,表征也不显著,但历经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在短期内便完成了滚雪球般的累积,最后发生重大变故。马科斯命运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选择的重要性和慎重性。这也是充满人生智慧的罗斯试图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这是罗斯反生活书中的一本,他似乎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事态发展稍有不同,马科斯的命运会怎样。

但人生的无奈在于没有回头路可走。因为生活不是一系列随意事件的简单堆积或相加,事实上,每一行动的每一细节都会塑造生活,每一个选择都会影响人生的轨迹,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结果。正像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在他的名诗《一条未走的道路》中所表达的:那天早晨,有两条路,相差无几/都埋在还没踏上脚印的落叶底下/啊,我把那第一条路保留给另一天/可是我知道,一条路又接上另一条/将来能否重回旧地,这就难言。

《愤怒》主要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以马科斯的口吻讲述的,只有最后的10页是以第三人称讲述的,恰恰是这10页为读者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最后3页中作者大量地使用了虚拟语气,是想通过假设来警醒世人:人们必须以更强的理性方式去面对人生的选择;稍有不慎,人生的轨迹将彻底改变。如果说作者无法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出人生的选择,但至少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选择是不应该再继续下去的,可见作者的用心良苦。

人的生命中到底存不存在可能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蝴蝶效应”? 是不是每个人、每件事、每个微小变化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生命中的“蝴蝶”?我们应该怎样寻找那些有益的“蝴蝶”,避开不利的“蝴蝶”? 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赫拉克利特的名言――性格乃人的命运――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上一篇:当下农村题材儿童电影得与失 下一篇:关于情诗创作致祁人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