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处理方式对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母婴结局分析

时间:2022-05-12 07:53:16

不同处理方式对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母婴结局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诊治的中、重度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孕妇40例,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A组)及地塞米松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组(B组),分别对分娩前后血小板计数、分娩情况及新生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产后血小板计数均高于产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后出血率20%,B组产后出血率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可明显减少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母婴结局良好。

【关键词】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 地塞米松; 丙种球蛋白

中图分类号 R71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0-0018-02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是孕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轻者对妊娠和分娩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重者可危及母儿的健康和生命[1]。近年来,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明显降低了产后出血及母婴死亡率,但对于不同处理方式对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母婴结局的影响,目前尚无相关对比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中、重度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更好治疗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断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并顺利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40例,平均年龄(28.16±4.35)岁,孕周(37.25±2.35)周,产次(1.63±1.20)次,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A组)及地塞米松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组(B组)。排除标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先兆子痫性血小板减少,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等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两组孕妇年龄、孕次、产次、孕周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及分级方法

诊断标准如下:(1)妊娠前无血小板减少的病史;(2)妊娠期首次发现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参考值范围(

1.3 治疗方法

血小板计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回归分析,检验水准=0.05,P

2 结果

2.1 不同处理方式分娩前后血小板计数比较

两组分娩后血小板计数均较分娩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不同处理方式的分娩情况

A组剖宫产率45%,产后出血率20%,B组剖宫产率35%,产后出血率5%,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率比较,B组出血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新生儿情况分析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孕妇分娩新生儿,足月产35例,早产5例,所有新生儿未发现颅内出血及其他出血症状,无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

3 讨论

3.1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是妊娠期仅次于妊娠贫血的第二大妊娠血液系统疾病。目前,其病因不明,可能与孕期血液稀释,胎盘循环中血小板破坏过多,激素对巨核细胞生成的抑制有关[2]。研究显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只发生于妊娠期间,多于妊娠中晚期发病,一般血小板减少的程度轻,妊娠结束后数周症状消失,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3]。这与此次的研究相一致。

3.2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Greenberg等[4]报道给予严重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孕妇免疫球蛋白或激素加免疫球蛋白治疗,产后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新生儿血小板计数均正常,新生儿未发现颅内出血及其他出血现象,这与此次研究一致。有学者认为,经阴道分娩时胎儿头部受阴道挤压,可能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故主张剖宫产[5]。另有学者认为,可对中度及以上的患者实施剖宫产术[6]。但多数学者认为,在严密观察下的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孕妇除非有产科指征,否则应尽量阴道分娩[7]。本研究中,分娩方式无统计学意义,与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一致。

糖皮质激素治疗主要通过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延长血小板的寿命,同时抑制抗体生成,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减少血小板的破坏,改善毛细血管的脆性,刺激骨髓造血。免疫球蛋白可抑制抗体产生及与血小板结合,减少或避免血小板被吞噬[8-9]。多数学者认为,一般患者考虑先用激素,无效者再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因为二者效果相当,但丙球价格昂贵,如果情况紧急,或单纯激素治疗效果欠佳时,也可考虑二者同时使用[5]。本研究中,地塞米松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组产后出血量及出血率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可能与上述机制相关。

总之,对于中重度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孕妇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到防患于未然,积极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安全,顺利分娩。

参考文献

[1]李倩,刘晓松.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临床与治疗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11(2):79-81.

[2]陈哲,梁梅英,张超,等.CD4及CD25调节性T细胞与树突状细胞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5,15(3):205-208.

[3]何云,张晓辉.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和治疗[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5,28(1):7-10.

[4] Greenberg E M,Kaled E S.Thrombocytopenia[J].Crit Care Nyrs Clin North Am,2013,25(4):427-434.

[5] Fyfe-Brown A,Clarke G,Nerenberg K,et al.Management of pregnancy-associated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J].A J P Rep,2013,3(1):45-50.

[6] Rokx C,Swart R M,Houten A A,et al.Thrombocytopenia during pregnancy[J].Ned Tijdschr Geneeskd,2013,157(33):A6455.

[7]王灵彬,杨颖,李国芸.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与母婴预后的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1):2920-2922.

[8] Gernsheimer T B.Thrombocytopenia in pregnancy is this immune thrombocytopenia[J].Hematology Am Soc Hematol Educ Program,2012,20(12):198-202.

[9] Grgic O,Ivanisevic M,Delmis J.Treatment of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urpura in pregnancy with pulsed dose of dexamethasone[J].J Obstet Gynaecol,2010,30(8):864.

上一篇:夏季寒症来袭 身体升温计划刻不容缓 下一篇:夺回恋爱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