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整枝方式对冬春茬日光温室番茄产量的影响

时间:2022-05-12 06:49:39

不同整枝方式对冬春茬日光温室番茄产量的影响

摘要进行不同整枝方式对番茄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连续摘心扭枝可使番茄成熟期提前14 d左右,前期产量增加59.72%,使番茄的商品性得以提高,经济效益得到明显的改进。

关键词番茄;整枝方式;产量

中图分类号S6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104-01

农业生产的目的是要得到产量高和品质好的农产品,从这个角度看,产生过多的器官(生长冗余)可能是一种浪费[1],整枝修剪能减少生长冗余,而对于冗余减少之后植物生长变化的研究报道则较少。大部分番茄品种具有无限生长的习性,整枝是番茄栽培中的一个必要措施。因为随着植株的生长发育,各器官的重量比例不断变化,通过整枝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栽植株数,增加净同化率,并可改进通风、透光的条件。关于整枝的作用,各地试验结果都给予了肯定[2-5],但是通过整枝来改善番茄产量的报道甚少。该研究旨在系统研究不同整枝方式对豫西北地区冬春茬日光温室番茄产量的影响,以为番茄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蔬菜研究室实验基地的日光温室中进行,土壤质地为黏土,肥力中等偏上,前茬为芹菜。

1.2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济粉六号,由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

1.3试验方法

根据整枝方法的不同设2个处理,即连续摘心扭枝法、单干整枝法(CK),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 m2。番茄于9月20日育苗,10月28日定植,种植4 500株/hm2,同时对植株进行正常田间管理。

1.4观测内容

采收10穗果,分别记录果实开始变色日期、前期产量及果个大小等。

2结果与分析

2.1连续摘心扭枝对番茄成熟期的影响

由表1可知,连续摘心扭枝的番茄第1穗果采收期在3月15日,而传统单干整枝的番茄第1穗果采收期在3月29日,连续摘心扭枝比传统整枝方式使番茄果实提前成熟14 d左右。由此可见,番茄连续摘心扭枝处理有利于春季番茄提早上市。

2.2连续摘心扭枝对番茄前期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连续摘心扭枝使植株在形成10穗果后,株高只有1.55 m左右,植株矮化,便于棚内田间作业。单干整枝坐果率只有52.5%,而连续摘心扭枝坐果率为87.5%,比传统整枝方式提高35.0个百分点,扭枝可以增加结果枝的承载能力,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肥大。

折合4月25日前期产量,连续摘心扭枝的番茄为49 680 kg/hm2,单干整枝为31 105 kg/hm2,增幅59.72%,连续摘心扭枝比单干整枝的前期产量多18 575 kg/hm2。由此证明,连续摘心扭技可显著提高番茄的前期产量。

2.3连续摘心扭枝对番茄果实大小、果实质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连续摘心扭枝可显著增加番茄的大小,其优果率增加了43.48%,空果率降低了40.00%。番茄果实增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摘心扭枝使养分由主要供应生长点转向促进果实发育,使果实具有充足的养分。

3结论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番茄整枝技术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发明了多种整枝方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6-7]。该试验以济粉六号为材料,着重研究整枝方式对产量的影响,通过试验比较,得知在番茄整枝方式对比中,连续摘心扭枝在使番茄的成熟期提前14 d左右,前期产量增加59.72%的同时,使番茄的商品性得以提高,经济效益得到明显的改进,在生产(下转第106页)

中可大力推广应用。

4参考文献

[1] 盛承发.生长的冗余——作物对于虫害超越补偿作用的一种解释[J].应用生态学报,1990,1(1):26-30.

[2] 路艳娇,陈克农,杨彦文.大棚番茄整枝与养分吸收分配关系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30(4):334-338.

[3] 赵金山,陈焕乔.棚室番茄整枝技术[J].北方园艺,2001,138(3):52.

[4] 何得平,刘贵平,祁瑞芬.樱桃番茄不同整枝方式对产量的影响[J].中国蔬菜,2000(3):36.

[5] 王成业.樱桃番茄整枝新法[J].北京农业,2001(11):7-8.

[6] 王振武,宋述尧.番茄整枝技术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1991,70(2):23-25.

[7] 王汝莲.番茄栽培技术要点[J].安徽农学通报,2011(24):75,111.

上一篇:鸡腿菇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下一篇:罗甸县紫茎泽兰综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