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生活与数学教学中的“非鱼非马”现象

时间:2022-05-11 09:40:19

刍议生活与数学教学中的“非鱼非马”现象

说到“非鱼非马”现象,还得从一件偶然的小事说起。

学生陈某,是班里很有名的摩登大王。一天,刚下了晨读,他突然又来了一段“开心一刻”:“我今天早上,吃过鲜美的木鱼,骑上飞快的海马,来到教室一看,哇,我的同桌王亚男(是个女学生)老弟己先我而到,真是莫道君来早,更有早来人啊!”他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哈哈大笑,他风趣灰谐的搞笑,给同学们增添了乐子。

木鱼是和尚诵经时敲打的木制器物,陈某说成人能吃;海马是海洋里的一种小海鱼,由于头形像马脑袋,故曰“海马”,陈某说成人能骑;王亚男明明是他的女同桌,他却称她为“老弟”。这些话纯粹是用来搞笑,逗大家开心的,只有王亚男比他早到校是真实的。

回到办公室,我把陈某的“开心一刻”说给同事们听,他们也忍俊不禁地笑了。笑过之后,自然是议论了半天,陈某的“开心一刻”,虽说是搞笑,但他提到了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非鱼非马”现象,它在我们的生活与教学中,尤其是数学教学中,还真是比较常见。

1我们生活中的“非鱼非马”现象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非鱼非马”现象,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或往往引不起人们的注意。

最典型的事例,如铅笔,铅笔是学生熟悉的学习用具之一,铅有毒,对人体有害,而铅笔中一点也不含铅,铅笔的铅芯主要成份是石墨和粘土,可见,我们常说的“铅笔”,实则非铅笔。再如,豆芽(黄豆芽、绿豆芽等),多数人都见过豆芽,也吃过豆芽,但对豆芽的认识上,人们还存在着很大的误区。豆子发芽的过程,是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即发芽),慢慢生长(4~10cm),在两片较大的子叶与胚根相连处,尖小的胚芽开始突起。人们吃的豆芽菜,主要是吃豆芽的胚根和子叶这两部分,而胚芽极小,其大小还不到一棵豆芽的百分之一二,怎么能说成吃的是豆芽呢!

2数学教学中的“非鱼非马”现象

数学教学中的“非鱼非马”现象最为常见,现举例说明。

例一,“阿拉伯数字”非阿拉伯数字。现在世界各国用得最多的数字是阿拉伯数字,其实,它并非阿拉伯人发明创造的。最早发明使用这种数字的是印度人,先在阿拉伯地区流传并使用,之后,经阿拉伯地区才传到欧洲,因为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到欧洲的缘故,于是欧洲人就称它为阿拉伯数字了。

例二,假分数并不假。我们都知道,一张真人民币,必有一定的价值,而一张假人民币,其价值为零,假币不是币,假币真不了。而人们在给分数划分归类时,是以分数值的大小为标准划分的,小于1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大于或等于1的分数,叫做假分数。按理讲,假分数就不是分数,如同假币不是币一样,然而,假分数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分数,假分数一点也不假。

例三,“平均分”并非平均分。学习分数时,把一个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份占整个饼的四分之一。谁都知道,这里“平均分”的基本含义有二:

(1)每份分得同样多;

(2)被分的物体不剩余。

然而,在课标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13)中明确指出:“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显然,这里的“平均分”与被分的物体是否剩余无关,所以,学生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数学》(三年级,上册,P53)书上就设计了这样的习题:“有1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5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这样的习题设计,明显存在概念性错误,既然是“平均分”,怎么还能剩下呢!显然,学习“有余数的除数”时的“平均分”,与学习分数时的“平均分”是互相矛盾的。

行文至此,如果有人要问,设计“有余数的除法”的习题,不出现“平均分”,怎么设计呢?我们的观点是:5米布可以做一床被子,12米布可以做几床被子,还剩下几米布?”这里是用“5米”作单位去度量“12米”,可以度量2次(就做2床被子),剩下的2米,不够做一床被子,就是余数,这是余数产生的现实情景,以及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的真正含义所在。

3数学教学方向中的“非鱼非马”现象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数学教学方向上敢于开拓创新,这是好事,但在一味追求新异的前提下,却出现了一种“非鱼非马”的怪现象,甚至有些教师对此现象还很摩登崇尚。

现在,先让我们看一下这个标题“美丽的云南”(现行人教版,课标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P22),看了这个标题之后,你有什么直觉或感受?想必是,云南如何如何美丽吧!我们听课时,发现很多教师,指导学生看书上的图片:昆明的石林,丽江的玉龙雪山,还有大理的三塔等。书上的图片很小,图有些模糊,于是,有的教师从网上搜索了相关的或相同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观看,以引起学生对云南的美感,一节课用了很少的一部分时间学习主要的数学内容。其实,这节“美丽的云南”课,是以云南美丽的风景点为引子,引出相关的数学知识,数学的重点内容是学习“退位减法”。据我调查所知,多数老师新授这节课时,忽视主要矛盾,犯了本末倒置、宣宾夺主的方向性错误。

其次,再让我们看一看这些省、市级公开课的课题吧。如“中秋分月饼”(分数的初步认识),“扒大蒜”(这是数字的初步统计),“快乐足球”(这是怎样合理分配时间),“新千年的一缕阳光”(这是时和分的认识),“我怎样胖”(这是按比例分配营养的问题)等等,这一类课题,虽说挺新颖的,但是很难让人联想到这些课的内容与数学有关,这些标致的课题,是挂着的“羊头”,而实际卖的是“狗肉”, 追求新颖别致的刺激色彩,声东击西,忽视数学主题内容,这是近些年来一些公开课上所犯的另一种方向性错误。

以上例证表明,数学中的“非鱼非马”现象较为常见,该现象虽然存在,但对教学的影响作用较小,那么对待该现象的态度,是忽视之,还是认真对待它,这倒使我想起了国外一个很有名的实验:前苏联心理学家沙塔洛夫教授,让学生跟他做一个实验,他用手指蘸了一下杯中泛黄色的液体,然后将手指放到嘴里,用舌头舔一舔。学生们纷纷模仿沙教授的做法,用食指蘸一蘸,再舔一舔。做完之后,沙教授突然宣布说,杯中的黄色液体是马尿,他本人是用中指蘸的,用食指舔的。听了沙教授的话,学生们惊愕、奋怒,纷纷指责沙教授的“恶作剧”。

沙氏的这个著名实验说明,人的知觉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观察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否则,极易“跑偏”或偏离主题。从这个角度来考究数学教学中的“非鱼非马”现象,确立主题,明确教学目的,理清数学基本概念,使数学教学正本清源,回归本义,其意义重要,影响深远。

上一篇:并非戏言 4期 下一篇:对小城市幼儿园创办亲子园的优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