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11 08:28:46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摘要:介绍了微表处作为一种预防性养护技术其技术要求以及质量控制方法,阐述了微表处的优点及其在公路养护技术中的应用

关键词:公路微表处预防性养护应用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已通车的公路已进入养护维修期。微表处以其修复道路车辙及其他多种路面病害优良的使用性能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已逐渐成为高等级公路预防性养护的主要技术。目前在很多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并表现出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一、 微表处概述

微表处是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照设计配比拌和成稀浆混合料摊铺到原路面上,并很快开放交通的具有高抗滑和耐久性能的薄层。微表处开放交通时间的长短依工程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变化,通常在气温为24℃,湿度为50%(或更小)的状况下可以在1h内开放交通。按照矿料级配的不同,微表处可以分为Ⅱ型和Ⅲ型等,分别以MS-2和MS-3表示。

二、微表处的适用范围

微表处作为预防性养护的有效方法之一,主要应用在改善路面的抗滑性能、降低路面渗水、进行车辙修复等方面。因微表处厚度仅1cm左右,实施微表处技术不能增加路面抵抗变形的能力,因此,必须确定一个微表处的合理适用范围,拟实施微表处的路段应满足以下条件:

1、原路面结构强度必须满足要求。为保证微表处实施效果,就要求拟进行微表处的路段道路结构强度必须满足要求,否则应首先进行补强处理。应在分析病害成因的基础上选择沥青层挖补、基层翻修甚至路基土的换填等方式进行处理,然后再进行微表处罩面。

2、原路面存在的裂缝、坑槽、龟裂、网裂等病害必须事先进行修补、灌缝处理。如果微表处施工前路面的病害未得到彻底地治理,那么这些病害将很快地反射到微表处表面,造成新的路面病害。

3、原路面15cm以下的车辙,可直接进行微表处;深度在15-25cm的车辙,应采用双层微表处,也可以先进行微表处车辙填充,然后再进行微表处罩面;深度在25-40cm的车辙,应首先采用多层微表处车辙填充;深度40cm以上的车辙,建议采用其他方法修复车辙后再进行单层微表处。

4、不能在原路面湿度较大情况下进行微表处施工。因微表处具有封水效果,会将面层的水分封住,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会加速路面的破损。

5、天气过于干燥炎热时,对原路面预洒水,有利于稀浆对原路面的牢固粘结。但应避免洒水过多,量的控制以路面无积水为宜,洒水后可立即摊铺。

三、微表处质量控制

1、原材料质量控制

微表处用的矿料采用不同规格的粗细集料、矿粉等掺配而成,对微表处的质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提高微表处的抗滑耐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一般选用强度高、硬度大、耐磨性好的玄武岩石料,不含泥土杂质,同时要符合一定的级配要求。矿料中可以掺加水泥、消石灰等填料,以调整稀浆混合料的可拌合时间、成浆状态和成型速度等。微表处用水不得含有有害的可溶性盐类、能引起化学反应的物质和其他污染物,一般采用饮用水。乳化沥青是微表处的粘结材料,其质量对微表处混合料的施工性能和路用性能影响显著,必须选用阳离子型聚合物改性的乳化沥青,改性剂剂量不宜小于3%,要满足乳液和矿料在拌和、摊铺过程中,微表处混合料必须均匀、不破乳、不离析、处于良好的流动状态。

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微表处的成功实施,在正式施工前需进行试验段的摊铺,以进一步验证配合比的合理性并对施工组织作出更合理的调整。在施工过程中重点加强混合料稠度、油石比、摊铺厚度检测以及接缝处理。

摊铺过程中微表处混合料的稠度是保证摊铺质量的关键指标,非常重要。稠度偏稠,不利于拌和,容易造成混合料摊铺困难、表面有刮痕、松散剥落等问题出现;稠度偏稀则会造成稀释混合料“跑浆”,出现流淌,同时会造成细料上浮,形成表面富油,摊铺厚度也很难保证。合适的油石比是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的重要保证。油石比过大,会造成路面泛油,影响路面的抗滑性能和美观;油石比过小,微表处层与原路面的粘结、集料与沥青的粘结都会受到不利影响,应保证摊铺出的微表处混合料的油石比与设计油石比相符。微表处的摊铺厚度的控制也是微表处施工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合理的厚度会减少微表处的寿命。微表处的设计厚度为稀浆中最大颗粒的粒径,如果强行将封层铺厚或铺薄,将造成封层稳定性差,容易出现松散、泛油和车辙等病害。在接缝处理方面,纵缝与摊铺方向平行, 是影响封层总体外观的重要方面,因此纵缝的处理非常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纵缝的搭接宽度,并尽可能将重叠的位置安排在标线的位置;横向接缝过多过密会影响外观和平整度,要尽可能减少横缝的数量,提高接缝的施工水平,良好的横向接缝对于防止水分下渗和形成悦目的外观,极为重要。

四、微表处的优点

1、与普通稀浆封层相比,具有更高的抗磨耗性能和抗滑性能。

2、具有很好的车辙修复功能。

3、比普通热沥青罩面具有更好的封层效果,可更好地防止路表水的下渗,从而更好的保护路面结构。

4、改善路面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在路基路面稳定的前提下,微表处的使用寿命可达5年以上。

5、成本低。选择其他工艺修复路面,花费可能是微表处的2~5倍。

6、施工速度快、效率高,开放交通早。减少对公路正常运营的影响,对温度和气候变化大的地区,减少在雨雪季节的封路情况,有效地延长道路的使用时间。

7、可在常温下施工,降低能源的耗用,无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五、结语

通过近几年我们在京沪高速临沂段、日兰高速临沂段以及G205、G206、G310等国道临沂段的微表处施工,不仅为行车提供了耐磨的抗滑性能,还大大降低能源的消耗,较传统的养护方法有更高的“性价比”。随着微表处技术在我国设计与施工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的不断深入,微表处的优越性将会更加突出,微表处技术在我国公路维修养护中的作用和地位必将进一步提高,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上一篇:胶州市产业规划建设发展策略研究 下一篇:浅谈改性沥青SMA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