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筑工程混泥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时间:2022-05-11 06:55:12

浅论建筑工程混泥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摘要】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结构的安全、可靠度和耐久性方面起绝对的作用。因此,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文章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结构的安全、可靠度和耐久性方面起绝对的作用。因此,监理工程师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形成最终产品的重要阶段。所以,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本文将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内容进行分析,就如何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提出一些看法?

1、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水组成,有的还有掺合料和外加剂。监理应对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控制,使之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

1.1水泥质量控制?

水泥在使用前,除应持有生产厂家的合格证外,还应做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常规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切勿先用后检或边用边检。不同品种的水泥要分别存储或堆放,不得混合使用。大体积混凝土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降低水化热。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1.2 骨料的质量控制?

河砂等天然砂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砂,但随着河砂资源的减少和价格的上升,不少工程已使用山砂和人工砂。用于混凝土的砂应控制泥和有机质的含量。砂进场后应做筛分试验、含泥量试验、视比重试验、有机质含量试验。?

普通混凝土宜优先选用细度模数2.4~2.6之间的中砂,泵送混凝土用砂对0.315mm筛孔的通过量不宜小于15%,且不大于30%;对0.16mm筛孔的通过量不应小于5%。?

石子一般选用粒径4.75~40mm的碎石或卵石,泵送高度超过50mm时,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5mm;卵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0mm。石子进场后应做压碎值试验、筛分试验、针片状含量试验、含泥量试验、视比重试验。储料场对不同规格、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石子应分别堆放,并有明显的标示。?

1.3拌和混凝土用水?

拌合用水可使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杂质的天然水,不得使用污水搅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不提倡使用经沉淀过滤处理的循环洗车废水,因为其中含有机油、外加剂等各种杂质,并且含量不确定,容易使预拌混凝土质量出现难以控制的波动现象。?

1.4外加剂质量控制?

外加剂可改善混凝和易性,调节凝结时间、提高强度、改善耐久性。应根据使用目的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低温时产生结晶的外加剂在使用前应采取防冻措施。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不得直接使用粉状外加剂,应使用水性外加剂。必须使用粉状外加剂时,应采取相应的搅拌匀化措施,并确保计量准确的前提下,方可使用。监理工程师应对外加剂的选择加以限制,避免出现品种多而杂的情况。?

1.5掺合料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中掺入掺合料,可节约水泥,并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掺合料进场时,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按不同品种、等级分别存储在专用的仓罐内,并做好明显标记,防止受潮和环境污染。?

1.6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坍落度的要求,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难过试配确定,不得使用经验配合比。试验室应结合原材料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既满足设计要求,又满足施工要求,同时经济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2、混凝土施工过程注意事项

施工缝的浇筑与处理在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定要达到1.2MPa以上。施工缝施工时,要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及软弱的混凝土层,还要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通常应大于24h,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要及时清除,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在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要使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必须清除。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应铺上10~15mm厚的水泥砂浆,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应相同。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时,要防止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前,要向施工缝处推进,在距800~1000mm处停止振捣,要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的施工缝处理,要标高不同的两个水平施工缝,高低接合处要留成台阶形,台阶的高度比应小于1.0。在水平施工缝继续浇筑前,要对地脚螺栓进行观测校正;垂直施工缝处要加插钢筋,直径为12~16mm,长度为500~600mm,间距为500mm,在台阶式施工缝的垂直面上也可补插钢筋。2.后浇带的设置后浇带可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克服因温度、收缩、沉降而产生的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该缝需要根据设计要求保留一段时间后再浇筑,把整个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的保留时间要按设计要求,在设计无要求时,后浇带通常保留28天以上;高层建筑与裙房间设置的沉降后浇带要在高层结构封顶后浇筑。其宽度要考虑施工简便,防止应力集中。通常其宽度应为700~1000mm。后浇带内的钢筋应保护完好。后浇带在浇筑混凝土前,一定把混凝土表面按施工缝的要求处理,后浇带混凝土要采用高于其两侧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并保持至少14天的湿润养护。

3、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保证,主要是通过工程施工实现。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大量的、多工种的不同作业,需要科学的、统一的机构来指挥和协调;

(1).浇筑前的质量控制要点对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审批:要根据浇筑面积、浇筑工程量、劳动力组织、施工设备、浇筑顺序、后浇带或施工缝的位置、混凝土原材料供应、保障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以及停电、停水的应急措施等问题进行认真的综合研究并逐项落实,确保万无一失。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再次检查,确保模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与设计相符,且支撑牢固,拼缝严密,模板内杂物己清除干净。关键部位应再次查验钢筋品种、数量、规格及插筋、锚筋连接方式等技术措施。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各受力钢筋之间绑扎接头位置应互相错开,从任一个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为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检查机具准备情况。

(2).浇筑中质量控制对泵送混凝土,要求混凝土泵连续工作,泵送料斗内充满混凝土,泵允许中断时间不长于45分钟。当混凝土从高处倾落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米,竖向结构倾落高度不应超过3米;否则应使混凝土沿串筒、溜槽下落。并应使混凝土出口时的下落方向垂直于楼、地面。检查振捣情况,不能漏振、过振。查看控制模板、钢筋的位置和牢固度,遇到有跑模和钢筋位移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竖向构件如柱、墙的底部,应先填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4、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验收?

混凝土工程完成且质量控制资料齐全后,监理工程师应根据质量保证资料、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和设计文件、现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规定,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评估与验收。?

5、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并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检查、平行检查和旁站监理,如发现有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问题或事项决不迁就,并及时要求施工方整改,该返工的要彻底返工,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才能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上一篇:山区公路景观设计研究 下一篇:南京地铁2号线工程车自主维修筹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