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中鼻甲修整治疗泡状中鼻甲致鼻源性头痛

时间:2022-05-11 02:34:51

鼻内镜下中鼻甲修整治疗泡状中鼻甲致鼻源性头痛

摘要:目的 探讨泡状中鼻甲引发头痛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 对29例经鼻内试验及鼻窦CT检查明确为泡状中鼻甲者行鼻内镜下中鼻甲修整术。结果 头痛症状完全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视为痊愈。头痛明显减轻6月以上视为显著疗效,24例痊愈,5例显著疗效。结论 治疗的要点是矫正鼻腔局部解剖变异,解除鼻粘膜相抵触的状态,使鼻腔接触性头痛的病因得以解除。

关键词:鼻内镜;鼻源性头痛;中鼻甲

由鼻病引起的头痛称为鼻源性头痛,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对排除感染性的鼻源性头痛患者行鼻腔粘膜表面麻醉收缩后头痛减轻可为其诊断提供依据。泡状中鼻甲引发的鼻源性头痛行中鼻甲修整减轻局部压迫后可治愈。现选取我科2013年6月~12对29例泡状中鼻甲引发的鼻源性头痛患者行鼻内镜下中鼻甲修整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9例(36侧)男18例,女11例。年龄24~51岁,均为诉头痛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病史1年以上,部位主要在眦、眶间、额部伴有或不伴有鼻阻塞感,多次内科或耳鼻喉科门诊治疗无效,经鼻内窥镜及鼻窦CT检查明确为泡状中鼻甲,部分患者可明确观察到肥大的中鼻甲与鼻中隔相抵触。患者头痛发作期用含有1‰的肾上腺素和1%的丁卡因的棉片放置于中鼻甲前端或中鼻甲前端与鼻中隔之间5 min后取出。头痛明显缓解者认定其头痛与肥大的泡状中鼻甲相关,对筛选出的患者进行鼻内镜、鼻窦CT冠状位检查,泡状中鼻甲同时合并钩突肥大、鼻-鼻窦炎、严重鼻中隔偏曲者不列入本组治疗统计范围,术后随访6个月。

1.2方法 29例全部在局部下进行。1‰肾上腺素1 mg加1%丁卡因15 ml混合液棉片行鼻腔表面麻醉并收缩鼻腔,1%利多卡因加少许肾上腺素混合液行中鼻甲局部浸润麻醉,内镜下辨认中鼻甲前部于前下缘始沿中线纵形锐性切开泡状中鼻甲粘膜,行中鼻甲内侧骨质切除后复位粘膜,修整中鼻甲的位置,避免与鼻中隔相抵触,中鼻甲内侧放置明胶海绵避免术后中鼻甲移位向鼻中隔,同时注意保持中鼻道通畅,避免中鼻甲过度外移影响中鼻道引流。中鼻甲前端切口处放置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均未行鼻腔膨胀海绵填塞,术后1 w行内窥镜下鼻腔清理,去除明胶海绵和陈旧性凝血块。术后1个月内每天行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观察随访患者情况至少6个月。

2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本组病例中,治愈24例,显著疗效5例。手术后1~3个月鼻内镜复查,中鼻甲和鼻腔外侧壁粘连2例,均经鼻内镜下分离而好转。无复发及并发症发生。

3讨论

非感染性鼻源性头痛见于变应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中隔偏曲、鼻及鼻窦肿瘤。对头痛为主诉的患者判断该头痛是否为鼻源性,主要根据疼痛的部位、发生的时间、鼻部症状以及必要的鼻科检查。以粘膜表面麻醉剂分别麻醉中鼻甲后端外方和中鼻甲前端的前方,若头痛很快减轻,甚至消失是诊断鼻源性头痛的常用方[1]。对于无鼻部伴随症状的头痛患者,术前常规的鼻内镜检查能发现许多细微异常[2]。

鼻部感觉神经为三叉神经之眼神经和上颌神经的分支。眼神经的筛前神经分支分布于鼻中隔前上部和鼻腔外侧壁前上部。泡状中鼻甲可能使该处的粘膜的接触压迫直接刺激三叉神经末梢,并沿其分支反射到头部的其它部位引发头痛,泡状中鼻甲在人群体格检查时也很常见,只有部分患者有诉头痛症状,对检查发现泡状中鼻甲而无症状者,应视其为正常解剖变异。

中鼻甲过度气化引起头痛的原因分析:①肥大的中鼻甲和鼻腔外侧壁或鼻中隔黏膜相抵触压迫,刺激三叉神经眼支的终末分支,引起反射性头痛[3];②过度气化的中鼻甲阻塞窦口鼻道复合体,致相邻鼻窦引流不畅,窦口黏膜水肿,使窦口部分或全部闭塞,窦内呈负压状态,出现真空性头痛;③气化的中鼻甲气房内积脓(脓泡甲)同样会导致头痛。

本组为泡状中鼻甲引发的鼻源性头痛的临床资料。该组病例符合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关于鼻源性头痛的分类中的粘膜接触一类[4]。托儿功江[5]认为鼻中隔是鼻腔解剖的中心,泡状中鼻甲等解剖变异是导致其与鼻粘膜相抵触的原因且长期压迫神经促使其发病。因泡状中鼻甲的解剖结构变异持续存在,故通过手术解决其变异的解剖结构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治疗的要点是矫正鼻腔局部解剖变异,解除鼻粘膜相抵触的状态,使鼻腔接触性头痛的病因得以解除。我们认为,鼻内镜下鼻内结构修整需注意以下3点:①由于头痛的病因复杂,术前因全面评估,为设计手术方案提供依据;②术中对中鼻甲的处理,应以使嗅裂及中鼻道获得正常的生理间隙为目的,手术中应尽量减少嗅区及中鼻道粘膜损伤;③术后定期复查,防止鼻腔粘膜粘连,避免对鼻腔、鼻窦引流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孔维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26.

[2]马庆林,曹涛.67例无鼻窦炎患者鼻源性头痛的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08,35(20):63-64

[3]韩德民.鼻内窥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2.

[4]楼正才,楼放毅.黏膜接触点头痛与鼻解剖变异的关系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45(1):68-69.

[5]托尔功江,贾军,江华,等.鼻内镜下同期施行鼻中隔矫正及中下鼻甲手术治疗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86(2):86-88.编辑/张燕

上一篇:经方治疗脾胃病验案介绍 下一篇:认知行为治疗与家庭支持对酒依赖患者复饮率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