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彰显阅读的活力

时间:2022-05-11 09:18:12

让课堂彰显阅读的活力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可以说阅读是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最有效的手段。因为阅读过程是个体体验的过程,是理解积累的过程,是人文素养不断提升和内化的过程,任何其他手段都无法代替。阅读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二是要有充足的阅读时间,三是要有阅读的内容。“目标导学自主有效”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彰显出阅读的活力,她省时增效,效果显著。

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有助于学生自学的提纲——学案。所谓学案就是指导学生自主预习的程序,是教师根据课文的知识结构,教学目标,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上编制的。在编制学案的过程中孕育着老师的心血和预设的目标,是进行目标导学的一种铺垫。课文预习时就给学生,使其明白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通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上网等手段,把学案设计的学习目标,知识结构进行梳理,有哪些收获?存在哪些不懂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待上课时就着重解决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

在“目标导学自主有效”实验教学中,一改过去老师将学生听,老师写学生看的满堂灌现象,而实施目标导学,它的优点在于各个环节循序渐进,凸显了读的内功。教师的引导,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即是学生读书的目标。学生有兴趣有目标,对文章百读不厌,常读常新。如教《一夜的工作》,学生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读出了感情,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了共鸣:这就是有这样的好总理无比的激动和自豪!文章是知识的载体,文字里蕴含着感情。在对课文第二自然段的阅读中,学生读懂了总理的生活简朴和工作的劳苦。他们是从“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一叠文件”中受到的:从总理审阅“我”送来的稿子感受到总理对工作一丝不苟,谦虚谨慎的品质,从公鸡的喔喔叫感受到总理工作到天明——工作时间长;生活真简朴(一小碟花生米,少的可以数的清颗数),这些全都是学生在读中悟出的,真是文章不厌百回读啊!在读中学生领悟到了作者的点睛之笔:“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有一种激情在燃烧:总理您太累了;有一种感情在奔放:“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你们有这样的总理吗?”这里吧课堂让给学生,把时间让给学生,读真正落实到实处,精讲多练落到实处。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目标导学自主有效”实验,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新理念。在实验的实施中,你不要担心学生这学不会,那学不会,总是不讲不放心,总是把课讲得面面俱到才放心,但事与愿违。目标导学实验提倡教师精讲,学生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怎样才算精讲?学生已会的不讲,自主合作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应讲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错的,学生想不到的,学生解决不了的。

目标导学中的目标是获取新知的方向;导学是自主学习的途径。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学习方法的引导,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获得知识。“授人一鱼仅供一餐,授人一渔终身受益。”学生的学习方法一旦在学习中形成定势,就会快捷的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独立自主的进行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自主习惯。“目标导学不仅给学生口到、眼到、心到提供了学习机会,为学生的生生互动创设了气氛,更为教师的教提供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要胸有成竹,凡事欲则立不欲则废,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教法,那教法,教师吃不透教材无教法”。(李梦玲语)

我在执教《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面对新的文章,我首先想到的我的一个学生,反复的读课文,达到了熟记成诵的程度,我有哪些收获,有哪些困惑,在课文上批批注注,圈圈点点,经历学生学习的甘苦;我是一个读者,读了后感受到了作者的感情;我是一位教师,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怎样进行教?然后才制定学案:布置学生查阅资料、进行充分预习。课上针对学生提出的解决不了的问题“她那美丽、端庄的形象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还有“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的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我没有单纯的摘录出句子,让学生按我的意愿去回答。因为我觉着这样做不是上语文课,这样上课没有语文的味道,而是让学生在答题,其实就是在支解作家的作品。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再念!再念!再念。”(叶圣陶语)学生悟出了道理,虽然不完全符合我的意愿,但语文要求的是知道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句子蕴含的意思完全可以。在提炼镭的过程中,学生读出了提炼艰难的语气,不用讲学生就感悟到居里夫人那执着的追求精神。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居里夫人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了合作交流,她的人生意义就是她生命的价值,为了研究镭死都不怕,这不是一种献身科学的精神吗?还有什么能比这美丽的呢?

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悟出道理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可跳跃的。于永正老师说:“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更不用说读得有感情了。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在课堂上以读代讲,以读达到理解,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读诵法仍不过时。我从小学到师范,面壁十年学语文,经历了十几位语文教师,他们怎么讲的我全忘了,至于背诵的精美篇章至今忘记不得 !

在课堂上教师的激情,在于掀起学生读书的热潮,这种热潮是靠教师的口头表达和体态语言来推波助澜的。在读的形式的交替中,学生如果感受到走进文本的快乐,入情入境,如痴如醉,一切疑惑在快乐的阅读中就解决了,那么,阅读就像“目标导学,自主有效”实验的,向着成功的目标飞翔!

上一篇: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探析 下一篇:巧用字形解字法串连文言文实词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