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时间:2022-05-11 05:31:33

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具有文化内涵的空间。它既可以是一种艺术形式、一种传统节日,也可以是一种形式。它包括某种特殊文化形式存在或传承的时间与空间、与该文化相关的群体、连续性的文化习俗和传统、民居建筑、具有一定特色的节日和庆典活动、民俗礼仪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时间性、文化性。文化空间的概念很好地诠释了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人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生存模式,并从当地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别于他民族的文化特征。整体性原则是要保护文化遗产与周边环境及文化遗产的各方面内涵和形成要素。把遗产及其文化空间一并纳入保护范畴,目的是确保非遗的文化空间保持生活的本来面貌及非遗本身的原生态性,让遗产反映居民风俗文化和生活的“真实性”即原真性,并真实地传承下去。原真性是整体性保护的结果,文化的原真性传承需要坚持整体性保护原则,把非遗项目本身及其文化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保护,文化空间保护得完整,其中的非遗要素才能具有原生态性和永续性发展的可能,才能更贴近民众的生活实际。理清了文化空间、整体性、原真性三者的概念关系,就能更好地解决目前南丹白裤瑶新农村建设导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遭遇的瓶颈和难题。

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文化空间的生成关系

南丹白裤瑶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俗节庆仪式、民间表演艺术、口承文学、民间杂技、竞技、传统手工艺,其生成方式、传承模式无不与古村寨、生态环境、居民的生活方式、生产实践相依相存,它构成白裤瑶民俗生活的画卷。白裤瑶砍牛葬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婚俗、年街节、封村扫寨仪式、树神祭祀仪式、铜鼓祭祀仪式、祭祖仪式等,贯穿在白裤瑶的传统民俗生活之中,成为动态的文化生存模式;铜鼓舞和勤泽格拉(猴鼓舞)(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吹牛角号、打拉篥等表演艺术充满了神秘的原始宗教色彩;祭词是白裤瑶口承文学的主要形式,讲述了白裤瑶的历史等等;细话歌是白裤瑶婚俗特有的文化现象;打陀螺、打瑶拳等民间竞技活动是白裤瑶古村落民众的传统娱乐形式;白裤瑶的服饰制作技艺以精湛复杂的工艺技术、很高的审美价值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服饰制作工艺是白裤瑶民间信仰和自给自足文化的产物。

古村落环境的改变对非遗文化空间的影响

白裤瑶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传承模式直接产生于白裤瑶古村落这个文化空间。古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整体,古村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发展、展演以及传承的根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村落承载历史、立足现实、连接未来的灵魂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离开了古村落,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古村落,没有了活态生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就如历史遗迹,没有了生气,没有了生命的灵动。南丹县里湖乡王尚屯,新农村建设在改变村寨布局和建筑结构的同时,旅游开发也出现了非遗开发、保护不当的行为,非遗文化面临着新的生存和发展危机。

王尚屯村寨布局及民居建筑的改变,首先对白裤瑶传统的丧葬习俗产生了影响。白裤瑶的葬礼受三个因素制约:一是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影响;二是家庭经济条件影响;三是传统的民居建筑结构。白裤瑶家里有人去世后一般不会立即下葬,而是先埋在自家厨房一个角落里几个月、一年或几年,当主家筹足买牛的资金(牛越多越体面)来祭祀逝者时,再在秋后农历十月至十二月份农闲季节起棺举行葬礼。白裤瑶葬礼具有季节性,被称为 “砍牛节”。白裤瑶独特的干栏式建筑格局,高坡筑台建厨房,由于地面干燥,可以直接将棺木埋入厨房地下,这样的建筑结构具备了暂时埋葬的条件。而新农村新民居,建筑地面做了水泥硬化处理,无法将逝者埋葬在厨房地下,目前村里人在逝者去世后只好几日内仓促下葬。首先是葬礼发生了季节上的变化;其次,为了赶农时,葬礼仪式、过程和内容不断简化;三是葬礼上经济条件不允许的家庭将无钱买牛、砍牛,可能会以猪或其他更便宜的动物来代替,这将会改变“砍牛节”的风俗文化内涵,文化出现移风易俗的危机;四、砍牛葬母的民间传说从长远来看将会由于风俗的改变出现传承的变异性;五、葬礼以牛肉来宴待送葬者的长席宴饮食风俗,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六、与砍牛葬礼并存的鬼师文化,将会因砍牛葬礼的异变而出现断代的危机,仪式过程的简化会使部分鬼师放弃该行业,而调查发现,鬼师文化的传承是极为神秘的过程,是有缘者在睡梦中接受神秘的声音在耳边传授。砍牛节的异变可能会让部分人不愿意再接受鬼师仪式的传承,这些文化丛的逐步消失,构成文化传承的危机。

被拆掉的标志性建筑――粮仓,部分改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文化空间

为了统一规划,王尚屯各家各户的粮仓被拆掉,目前全村仅有一个混凝土的粮仓作为标志性建筑存在。粮仓是白裤瑶村寨的重要标志性符号,它是白裤瑶同胞生活的样态,同时也隐喻了居民精神文明、道德规范内涵,是一个家庭富足的符号化存在,是他们心灵世界信仰的表达,是社会和谐的标志。粮仓是居民生活的空间,它与民居一起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化的建筑空间。粮仓底下是白裤瑶妇女刺绣、制作传统民族服饰的地方,是白裤瑶长辈给晚辈摆古授艺的场所,更是白裤瑶葬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白裤瑶家里有55岁以上老人的,一般会提前做好寿木放在粮仓底下,图个吉利。然而这些传统的生活方式随着粮仓的消失,也开始从王尚屯白裤瑶的生活中消失。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发生断代危机

调查显示,很多白裤瑶青壮年外出打工赚钱,而这部分人乃是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中坚力量。他们外出后接受都市文化的影响,思想观念发生一定变化,在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慢慢放弃或不想再学习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技艺。一是远离故土无人传授技艺;二是认为学习这些传统文化和技能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三是认为本民族的东西很落后,表现出民族的自卑感。如此一来,白裤瑶固有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包括仪式、庆典、工艺美术、技艺等将会失去传承的主体,使得文化遗产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由于主体的缺场,使得文化空间中的人的要素发生变化,物质与非物质的整体性与和谐性遭到破坏。

新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纯粹的商业性表演艺术

为了打造王尚屯民俗旅游产业,并出于挽救日渐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村里成立王尚屯白裤瑶民俗风情表演队,建立白裤瑶民俗风情培训基地,传承了吹牛角、打拉篥、打陀螺、打铜鼓舞(勤泽格拉)、跳猴鼓舞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培养了20多名白裤瑶非遗传承人,在国内外登台表演数十场次,传承和发展白裤瑶民俗民间艺术文化。在实现传承和保护的同时,也逐渐露出它的弊端: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民俗生活中剥离出来形成舞台上纯粹的表演性艺术,失却了文化的活态性和原真性,失去了民俗内涵。比如铜鼓舞(勤泽格拉)是白裤瑶一种祭祀性的舞蹈,是在举行葬礼和举办各种祭祀性道场中敲打娱神的民间艺术形式,其表演和传承源于民俗生活,是民俗事项,然而为观赏而表演的“勤泽格拉”剥离了其孕生的环境,破坏了遗产与文化生态的整体统一性,因而只具备艺术上的表演性,失去了真实的民俗文化内涵。

(本文为广西河池市科技局软课题项目《新农村建设与河池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

上一篇:军训晕倒,缘于“血管迷走性晕厥” 下一篇:浅析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