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2-05-11 03:55:59

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高校教育能够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其重要性是不可比拟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时今日,完善教育管理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而又长期的工作,只有在创新的教育模式下才可以给予大学生更好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本文简要分析了如何创新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在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式。然而,从整体上看,改革仍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大学生普遍缺少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老师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方式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必须建立符合大学生发展规律、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1.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高校教育模式创新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得到了深入的发展,慢慢地与国际接轨,然而仍然残留着传统教育中的不足,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1在高校教育中太过于注重讲解课本知识。无论是哪个层次的教育都应当重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不能只重视课本知识的讲解,应当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全能型人才,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社会的进步。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各类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出全能型人才,这样的人才才是社会所需要的。1.1.2培养策略没有落实。高校老师没有有效地贯彻有关方针,没有适当更新教育策略,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导致教学质量低下。1.1.3高校教育跟不上时代步伐。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生步入社会却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且社会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有关专家应当高度关注这一问题[1]。

1.2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

如今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长,然而创新人才数量却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主要因素有两个:1.2.1大学生普遍都缺乏创新精神,都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2.2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大学生教育并且给予大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忽略了创新神经的培养。此外,部分高校老师教学方式死板,本身缺乏创新精神,给学生带来了不利影响。

2.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2.1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建立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创新是一种精神状态,融入了人类强烈的问题意识与反思思维,从已经学过的知识出发去研究未知的知识。然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讲解教材知识,忽略了提高学生全方位能力,也没有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学教育的使命就是使得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能力,给予他们创造力。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进步,知识也在日益变化着,专业化知识更是如此。大学生在高校中学习的专业知识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生较大的改变,这就要求学校不仅应当重视知识的传授,还注重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2]。并且,高校应当高度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让他们知道应当怎样创新,提高他们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2.2实现科学化教学管理

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运用科学化管理方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所谓科学化管理其核心在于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方式。教学方式影响着教学管理的内容,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为教学刮玻璃提供了基础。比如,人事分配制度倘若鼓励老师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那么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就更加容易实现,反之就难以实现。同时教学管理工作也受到了教育质量观的影响,因此相关管理工作也成为教学质量方面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六点:第一,课程管理,包括了课程编制的全过程。第二,教学过程的监督,比如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资料等等。第三,师资管理,涉及了学术研究、人事分配等问题。第四,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工作涉及了招生等方面的内容。第五,校园设备与管理,包括了教学设备管理、科研设备管理等等。第六,校园文化管理,涉及了学术文化熏陶、校园文化建设等等。

2.3教育理念与目标的创新

教育理念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3.1提高教育策略的有效性,从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出发,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2.3.2增强对大学生的关怀,从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引导学生良好发展,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2.3.3丰富教育策略,千遍一律的教育方式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死板的教学也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当提供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够培养出创新型人才[3]。2.3.4教育是日积月累的事,是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达到目标的,因此高校教育需要时间的延续性来使得教学质量得以保障,引导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2.3.5实现教育模式的国际化。如今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只有充分地与国际交流才能够不断取得进步,我国的教育模式才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我国的学生从受教育以来一直深受着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然而在竞争十分激烈的今时今日,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才是教育的目标。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改进传统教学的不足,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结束语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相关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努力、深入研究出良好的教学方案才可以真正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如今的社会日益变迁,因此教育模式也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需求。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激活大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个性的发展,提高其创新思维,为其以后更好的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礼明.探究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华章,2013,(22),114.

[2]蒋蕾.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新课程(下),2012,(11),24-25.

[3]郑进,康薇.“育人为本、校企协调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以湖北理工学院化工类专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3,(01),101-103.

作者:黄来锦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堂人文精神探索 下一篇:健康教育管理对妊娠糖尿病护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