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新诗教实验的探索与实践成果介绍

时间:2022-05-11 03:17:04

中小学新诗教实验的探索与实践成果介绍

“中小学新诗教实验的探索与实践”(简称“新诗教实验”,下同)系2006年度中山市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同时也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资助课题子课题。

在“新诗进入课堂的探索与研究”课题基础上,该课题于2006年上半年教育部立项并开题,下半年市立项。三年多来,三鑫双语学校(以下简称三鑫)续接中华诗教文脉,培育汉语本质的“诗意”之根,发展多纬齐下的诗思之本,开启了新时期诗教进入中小学语文课堂的探索之旅。诗化校园,营造诗意情感场,诗化课堂,开凿诗意文化流,诗化人生,德性与语言同构,课题组融诗意于大中小课堂,陶冶师生的诗意情怀,启迪师生的诗性智慧,积淀典雅的诗意语言,促使学生、教师、学校步入学习生活的诗意境界。

一、新诗教实验,构建了和谐的、高品位的诗意校园

“中山精神+诗意文化”是三鑫文化的核心所在。课题开展以来,三鑫建设理念更明确化,在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强化了中山元素、诗意基因,以“诗意情怀”引领师生对学校对教育的认可与体纳。山水校园,三鑫得古代书院之神韵,又有现代园林之精髓,亭台楼榭、系列伟人塑像、主题校园雕塑小品、场馆对联、校道两旁橱窗、教室走廊名人字画,楼层有序的中山文化长廊等构成了别致的物质文化长廊;教师实现弹性坐班、评优只设标准不设名额限制,师徒捆绑制等,奉行评价学生“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有才华闪得亮、有进步看得见”等激制度文化,激活了师生奋发向上的内驱,以此为主题的活动文化更是积淀为三鑫独特的诗意张力。

三鑫手持“诗意”品牌,语文与德育同构,洒下了学校文化的诗意阳光。2006年12月,全国整改委主办的“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会议,三鑫成为指定参观学校。教育厅的老干部发自肺腑地说:“走进三鑫校园,不用听解说,就感觉到处处渗透着诗意和德育。在这样的校园氛围里,师生会自然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规范品行,养成习惯。”2008年,三鑫被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联合授予“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十佳示范学校”称号。

加强诗情熏陶,课题组促使师生在“自然诗意”“社会诗意”“个人诗意”的三重转化中成为诗意的践履者、栖居者。

二、新诗教实验,建构了和谐诗意的课堂生态

新诗教的基本价值在于回归语文言语本体的功能,让师生在自主的言语实践中得到诗情的熏陶、诗意的启迪、诗思的培养。经过多年探索,我们总结出“营造情场,感受诗情——涵咏吟味,启迪诗思——品味生活,感悟诗理——言语实践、积淀诗语”的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并取得良好效果。

开展实验,提高课题研究水平,优化教师的素质是关键。三鑫课题组着重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宗旨的培训机制,二是构建高质量目标评估体系。培训与交流机制,即通过定期聘请专家讲座、推行“师徒捆绑制”、实行“轮训制”、每学期有序举办各级教学比武大赛、每周小专题研究、定期汇报等,使教师理解新诗教理念,逐步深化课题研究,触摸新诗教的脉搏,为教师塑造品牌、成名成家的有效途径及基本措施。“高质量目标”体系,即从学校整体发展出发,对语文教师的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并建与之配套的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只设标准不设名额限制(分科优、级优、部优、校优、名师五个级别),每学期动态考量,直接与工资挂钩,人人有奔头有干劲,形成万马奔腾之势,发挥评价的指导与激励作用。

如在处理苏教版教材《生命的林子》一课时,如果我们的教师把着力点放在林子的自然、社会与自我诗意以及它们彼此之间关系的领悟与理解上,按照对话自我,把课文里的林子和自我的生活圆融,按照“设置情境,感受自然林子的物象(What);诵读体味,体验课文林子的情象(How);展开想象,领悟社会林子的意象(Why);物我互化,创造自我的形象(Way)”的思路进行教学,学生获得的大自然、人类社会以及自身的诗意就会整个渗入“我”的生命里,学生就会明白“林子是迎接机遇与挑战的竞技场;林子是考量勇气与志气的检测站。学校是我生命的林子,在这生命的林子中,我将潜心苦学,奋发向上。我要成为学校的骄傲,成为未来的栋梁”。

课题开展以来,三鑫语文课堂逐渐找到自己的灵魂。三鑫语文教师外出赛课都是一等奖,外出到兄弟学校交流诗意语文课多达45次,外来教师到校听语文课者更多。

加强诗思训练,课题组促使师生在“工具智慧”“人文智慧”“符号智慧”中的综合发展成为诗意的导引者。

三、新诗教实验,提升了教师专业的诗意发展

诗意语文是三鑫语文的标识。通过改革语文教研,建立起集体研讨、主备人执笔、个性化解读、设计导学稿的程式,统一语文备课模版,调整为校本的三维目标,每篇课文要备出诗意点或者主问题等以此内化诗意理念;推行磨课制度,师徒结对,切磋琢磨,提高公开课水平,构建诗意课堂;倡导并践履课堂观察方式,听评课走向专业化。即加强诗语积淀,课题组促使成员在“专业理想”“专业情意”“专业自我”的整体发展中成为诗意的示范者。

要培育诗意情怀的学生,必须先培养诗意情怀的教师。三年多的综合培养,三鑫语文教师呈现三多三高:诗人教师、作家教师多,综合素质高,其人数居中山市学校之首,市级以上作协会员达11人;教师获奖多,获奖层次高,赛课、朗诵、演讲等比赛一枝独秀,多达几百人次;著书立说多,文章水平高,语文教师论文、文艺作品发表或获奖每年均在120人次以上,教师专著达16部,大批论文在《教育研究》《语文建设》《小学语文教学》等刊物发表。师范毕业后,邱运来加盟三鑫小学,短短几年成为作家型语文教师,出了专著,获了赛课市一等奖,多次外出献课。他把文学与德育高度融合,一直探索文学管理班级,取得了良好效果,出版学生作文集近10部,赢得了家长、同行的广泛肯定与赞誉,成为我市教坛新星。

四、新诗教实验,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环境是潜在的语言。除了有明确的价值判断,扎实的言语实践,新诗教实验还特别重视创设多层面平台,及时展示各类成果,让师生“有成绩看得见,有才华闪得亮”。

上一篇:独立学院翻译教学法及翻译能力培养方式初探 下一篇:浅谈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效果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