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热稳定剂―水滑石改性研究

时间:2022-05-11 02:21:12

PVC热稳定剂―水滑石改性研究

摘要:本文探索一锅法合成水滑石和硬脂酸锌,并以产物对PVC热稳定性能作为评价指标,探讨确定水滑石的投料比以及水滑石与硬脂酸锌的最适比例;并对水滑石进行锌改性研究,分析其变化及规律。

关键词:聚氯乙烯 热稳定剂 水滑石

1.PVC热降解及热稳定机理

1.1 PVC热降解机理

PVC在受热或受到高能量射线(如紫外线)的影响下会发生脱HCl的自催化反应[1]。

PVC热分解时,按链式机理脱出和HCl等自由基和分子,产生的HCl和Cl・有催化作用,导致脱HCl链式反应发生。随着PVC的不断脱出,共轭序列不断加长,PVC的颜色也逐渐加深,最后形成棕色,以致黑色。

1.2 PVC热稳定原理

改善PVC的热稳定性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改善合成工艺或通过共聚改性来减少聚合物分子中的薄弱环节,增加其内在的热稳定性;另一方法就是添加热稳定剂。

热稳定剂是起到抑制或终止PVC降解链式反应的作用。

水滑石类热稳定剂,它是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一类新型无机PVC辅助稳定剂,其热稳定效果比钡皂、钙皂及它们的混合物好。此外,它还具有透明性好、绝缘性好、耐候性好的优点, 不受硫化物的污染,无毒,能与锌皂及有机锡等热稳定剂起协同作用,是极有开发前景的辅助热稳定剂。

水滑石又叫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简称LDHs , 该类材料的化学结构通式为 ,式中,0

(1)与其他热稳定剂如有机锡、铅或锌盐等共同作为热稳定剂,可进一步提高PVC的热稳定性;

(2)与其他助剂共用,提高PVC的光稳定性和耐候性;

1.3 研究方向

在现有的工艺中,还会有过量的可溶性碳酸盐随母液过滤掉,造成浪费与污染。通过工艺改进与研究,减少碳酸盐的用量和排放量,对水滑石的工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部分

2. 实验操作与原理

2.1 合成原理与方法

以NaOH-Na2CO3为沉淀剂,合成水滑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可表示如下:

(1-x)M2++M3++2OH-+x/nAn-+mH2O=M2+1-xM3+x(OH)2(An-)x/n・H2O (2-1)

合成硬脂酸锌的反应方程式可表示如下:

CO32-+2HSt=2St-+H2O+CO2 (2-2)

2St-+Zn2+=ZnSt2

实验计划, 将Mg、Al盐混合溶液按适当比例分两步投料进行反应(下称“二步式工艺”),所得水滑石与将Mg、Al盐混合溶液一步投料进行反应得到的产品相比。

图2. 实验流程图

三、成品性能测试

3.1 CO32-过量程度对水滑石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用共沉淀法工艺合成水滑石时,CO32-通常必须过量,而过量的可溶性碳酸盐会在后处理中随母液过滤和洗涤中排放掉。在一锅法合成中,过量的碳酸盐与硬脂酸反应,生成通常使用的热稳定剂硬脂酸锌,从而实现碳酸根的零排放。那在一锅法合成中,CO32-的过量程度会对水滑石的热稳定性产生的影响见表3.1

由表3.1可见, CO32-的过量程度对水滑石的热稳定性能影响并不大,前期跟长期热稳定性能基本相同。这就说明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硬脂酸锌的用量,来确定CO32-的过量程度,使得CO32-达到零排放和零污染。

3.2 镁铝投料比对水滑石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由水滑石通式知道,Mg离子与Al离子的摩尔比并不是固定的。不同摩尔比会影响水滑石晶体结构以及颗粒大小等,最终会对水滑石的热稳定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表3.1 一锅法中CO32-过量对水滑石性能的影响[注]

CO32-过量程度(X) 受热时间/min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35%

25%

15%

5%

0%

注:实验配方:PVC 100,DBP 50,HTc-ZnSt2 1.4,ESBO 3.0,HDBM,0.2;实验温度 180℃。

表3.2镁铝投料比对水滑石热稳定性能的影响[注]

Mg:Al=Y:2 受热时间/min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4.25:2

4.5:2

4.75:2

注:实验配方:PVC 100,DBP 50,HTc-ZnSt2 1.4,ESBO 3.0,HDBM,0.2;实验温度 180℃。

由表3.2可见,前期稳定性而言,三种比例基本相同;而从中长期而言,镁铝投料比为4.5:2,要优与其他两种。

四、结论

本文探索一锅法合成水滑石和硬脂酸锌,并以产物对PVC热稳定性能作为评价指标,探讨确定水滑石的投料比以及水滑石与硬脂酸锌的最适比例;并对水滑石进行锌改性研究,分析其变化及规律。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在一锅法合成水滑石和硬脂酸锌中,CO32-的过量程度对产物的热稳定性能没有多大影响。

2.在一锅法合成中,镁铝的最适投料比为4.5:2。

上一篇: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不足及改进措施研究 下一篇:高速公路路基软基处理基本方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