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的故事

时间:2022-08-05 01:39:44

PVC的故事

为居家购置一把酸枝木太师椅,一个紫檀木大衣柜,又或是一张100%纯真皮沙发,或许是每一个家庭主妇的梦想。最好,还能身穿貂皮衣,脚着鳄纹屐。不过,这种完全享受取自纯天然材质的奢侈生活,对于绝大多数寻常百姓而言显然太过遥远,伴随着自然资源的逐渐枯竭,大规模直接采伐天然材质一次性加工为日用品的原生态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今天,人工合成材料大行其道,就连引领全球时尚界的LV包,也在采用人造的PVC材料。

1912年,有一个叫Fritz Klatte的德国化学家,无意中合成了聚氯乙烯――也就是PVC。遗憾的是,当时他并不知道这种新材料的用途,虽然他在德国申请了专利,但直到1925年专利过期,也仍然没有想出任何商业化妙用。

一年后,美国化学家Semon又一次独立地发明了PVC,而且发现这种材料具有优良的隔水性能,非常适合做浴帘。于是,PVC开始被大量生产。

今天,PVC早已不仅用作浴帘,而是铺天盖地应用于服装、手袋、鞋、饰物、手套、保鲜膜、玩具、家具、建材、广告牌、电缆光缆、医疗用品等等无数行业。

记者深入PVC产业,深度探访青岛知名PVC厂商――海晶化工集团,试图以其单体企业转型之“微”,而知全国PVC业升级之“著”。

(一)

在海晶集团的接待室,记者见到了总经理左志远。

技术出身,不善言辞,却言简意赅地道出化学工业品的无处不在,左志远指着记者携带的公文包,摸摸自己胸前的工作卡,“这些都是PVC。”他说,在这间接待室里,我们坐的椅子、凭栏望的窗户、脚踏的地板、装饰天花板的吊顶,全都能嗅出浓烈的PVC的气息。

不过,他也坦承,PVC的生产代价在中国是高昂的。

“中国原先是贫油国,石油资源短缺,因此也就形成了中国PVC生产历史上比较独特的工艺路线――从矿石开始。”左志远说。

石油可以生产PVC,矿石也可以。中国缺油却不缺矿石。在山西、陕西等中西部省份,漫山遍野的矿石资源被全国的PVC厂家视为“金子”――由矿石和兰炭制造电石,再把电石水解,就获得了制造PVC的乙炔。

但是,这种生产工艺的代价相当高。

“能耗高,1吨电石要耗3000多度电;物流成本高,从山西、陕西、内蒙古千里迢迢把大宗原料运到青岛;环境代价高,电石制作过程会产生粉尘、灰尘、废气,带来比较严重的汞污染;最后,资源利用率低。”左志远说,“所以,现在除中国外,没有别的地方还在使用这种工艺。国外最后一套电石法PVC生产线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被淘汰。”

落后的电石法之所以仍在中国大行其道,根源在于中国油气匮乏。油价高居,全国各大PVC厂望而却步,只能饥不择食地选择廉价矿石。

(二)

走出接待室,记者漫步在这个位于青岛市四流南路的海晶化工老厂区,并被告知,这些厂房很快将被拆除,成为青岛的历史。

这天,正好赶上今冬青岛的第一场雪,细雪纷纷,满天飞舞,而背景则是已经停工的一栋栋人去楼空的老厂房,氛围更加显得凋零和伤感。

可是,那一张张往日的老照片,分明在提醒我们:这个厂区,曾经是青岛最繁忙、最热闹、最热火朝天的化工重地。1947年,青岛第一化工厂为了满足青岛纺织业的原料需求而成立,新中国成立后被收归国有,改名青岛化工厂,经历数十年的计划经济时代,1999年企业迎来公司制改造,也迎来该厂最辉煌的岁月,一车一车PVC、烧碱和氯化聚乙烯从厂区源源不断地被运送出去,被制作成各种消费品融入人们的衣食住行。

不过,这些对于即将消失的老厂区而言,已成烟云。在如今空荡寂静的车间、结满冰柱的原料输送管道、斑驳陈旧却充满人情味的走廊过道,记者徘徊流连,想象着往昔这里的人来人往与机器轰鸣,感到一丝工业史的沧桑。

技术革命不欢迎怀旧。2010年3月,海晶化工整体搬迁启动。2013年10月,海晶化工果断地停下旧厂房最后一台运作的机器,企业搬迁加速推进。

这绝不仅仅是一场大规模的物理位移,还是一次根本性的PVC技术革命。原因是青岛需要全新的氯碱工业,市民需要更加清新的空气。2014年,海晶全体员工将告别老城区,移师西海岸,在董家口开启海晶化工的新纪元。

(三)

“我们预测这个行业将面临一个很大的威胁,会有一轮重新洗牌。”海晶化工总工程师郎需霞说。

“主要原因是汞污染。电石法要用到汞,造成比较严重的汞污染,近期欧盟就正在出台措施,限制汞的流通贸易,这波‘利空’很快会影响到中国。”

“正好,现在青岛市政府鼓励我们搬迁,还提供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这样我们在搬到董家口之后,落后产能将全部淘汰,采用新的乙烯工艺。”

所谓乙烯工艺,即从石油中获取乙烯,再用乙烯生产PVC,这是目前全球通用的PVC生产法。

此前中国大部分厂家不采用这种方法,主要原因是缺油。可是近年来,世界能源形势发生质的变化――美国在开采页岩气方面取得突破,对全球原油的采购量降低,而且美国人运用技术优势,用页岩气低成本地产出乙烯,使中国PVC厂有可能绕开高价石油,直接采购低价乙烯,作为PVC生产原料。

海晶高层对趋势下了判断,但在行动上仍然相当谨慎。一次又一次的出国考察,高频度的跨省取经,归来后得出的结论是:“乙烯法,从技术上看,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工艺,没有问题;从中国国情来看,它肯定会逐渐地代替电石法,这是个趋势,也没有问题;从原料供应看,国内乙烯供应量显然无法满足我们,但美国、日本、沙特等地乙烯出口量完全能够满足。”

论证完毕,科学合理。电石法向乙烯法的转型,算是顺水推舟,水到渠成。

(四)

看完老厂区“最后一眼”,记者驱车奔向董家口――海晶的新家。

一切仍旧荒芜。几栋刚刚竖立起来的单薄的钢筋水泥体,零散地布落在这个比老厂区面积大上一倍的宽阔空地上,十余支施工队,近千名建筑工,埋头苦干,在天寒地冻中又热火朝天。

“2014年6月能如期完工吗?”记者问。

“可以的!表面看上去好像进度很慢,其实只是因为前期需要铺设各种管道,比较耗时,随后的厂房建设速度是很快的。”安全生产负责人老臧说。

老臧指着附近一个圆柱形的庞然大物对记者说:“那是我们投资近4亿元引进德国技术建造的5万立方米低温储罐,专门用来贮存乙烯。”

乙烯,一种极度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材料,也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指标性产品。对于中国的PVC产业而言,如果抛弃了电石法,乙烯就是目前首选的原料。它将是海晶未来数十年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一个工地的伙计对记者“科普”:装乙烯,可不像杯子装水,随便往里一倒就行。乙烯在常温下是气体,飘逸不定,体积较大,难于保存,因此现在的技术是把它降温至零下100余摄氏度,变成液体,以极小的体积储存到低温储罐内,且需长期保温。“国产的储罐质量比较差,钢板不过关,一遇低温就容易变脆,所以我们从德国进口。”

在海晶的新厂区,除了这套德国技术作为“镇厂之宝”外,记者还看到了从英国进口的VCM装置,从日本进口的离子膜电解槽。

升级换代,海晶确实下了重本。

(五)

国际一流的化工装置耸然而立,而操作它的人又是否有足够的能耐?所有员工摸都没摸过、见都没见过的高科技装置赫然摆放在面前,要把它驾驭好,对于习惯了电石法的传统化工厂而言,并非易事。

梁锡伟,海晶技术创新工作的管理人员之一,对于大搬迁,他向管理层提出过不少冷静的意见。“自动化程度高了,对工人提出更高的要求,能不能适应新的工作、新的岗位,现在谁也说不清楚,所以现在很多同事犹豫要不要继续留在海晶,怕自己不能适应新的岗位要求。”

记者提出疑问:“自动化程度高了,对人工操作的要求不是应该降低了吗?正如傻瓜相机一样?”“不是的。这么一个国际先进的装置,你要了解它,必须得有足够的知识。”

梁锡伟解释说,以前的老装置,普通文化水平的工人稍加培训就能操作,而新的高科技装置,操作人员必须从原理到操控都弄得一清二楚,没有扎实的物理、化学甚至外语基础,就可能连说明书都看不懂。

(六)

在与海晶的高层、中层与基层员工进行了广泛接触和探讨,并实地探访了老厂与新厂后,中国PVC生产工艺的脉络在记者脑海中清晰起来。

选择海晶作为记者深入化工产业的切入口,原因不仅仅是它在青岛具有标的意义,还在于它目前所面临的转型具有全国范围的示范价值。

目前,全国PVC行业的70%以上仍然采用电石法。电石法所造就的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格局,30余年来未曾改变,却可能将在未来5年迅速被改写。依据目前国家的政策导向和国际的最新形势,电石法在中国被扔进历史垃圾堆的时限大大提前。海晶的率先转型,为全国PVC产业提供了典型范本。无论经验还是教训,无论成功抑或失败,转型升级,本身就是英勇之举。

上一篇:我国华东地区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分析 下一篇:济南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