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企业“调头向下”生产料酒

时间:2022-05-11 12:35:50

黄酒企业“调头向下”生产料酒

因“三公消费”受限导致的酒业惨淡不光“冰封”了白酒、葡萄酒,长期偏安一隅的黄酒也未能独善其身。原先总强调价值被低估,努力发展高档产品提高身价的绍兴黄酒企业现在也跟白酒一样开始“调头向下”:除进一步扩大中低档产品的产能外,还打算生产价格相对低廉、毫不起眼的料酒。

企业业绩难看

“禁酒令”、限制“三公”消费等政策出台后,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黄酒代替白酒突击市场的最佳时机。不过,古越龙山、金枫酒业的三季报数字却没有体现出这一向好的预期。

从国内最大的黄酒生产企业古越龙山的2013年三季报来看,古越龙山营收约11.10亿元,同比仅增长2.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8亿元,同比下滑11.73%。金枫酒业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03亿元,同比增5.2%;净利润为1207.85万元,同比下降1.30%。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表示,事实上,黄酒非但没有享受到白酒行业调整带来的替代利好,同时也受到了“禁酒令”的影响。一方面,黄酒对白酒的替代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禁酒令”主要是打压酒类中的三公消费,黄酒尤其是高端黄酒也对三公消费有所依赖,因此也受到了影响。

目前市面上黄酒的品种主要有古越龙山、塔牌、会稽山和咸亨等十多个品牌,价位从最低5元/瓶(500ml)到高的400多元/瓶(500ml)不等。超市酒类负责人说,按照“黄酒配大闸蟹”的饮食习惯,本来这段时间是黄酒销售的旺季,但今年十年陈以上的高档黄酒明显卖不动,反而是二三十元左右一瓶的普通五年陈黄酒,销量没有受太大的影响,“像这批400多元的礼盒装黄酒,往年这个时间段每天的销量大约有十五六盒,今年只能卖掉五六盒,销量下降近七成。”

中国酒业协会黄酒分会统计,今年黄酒全行业销售额增幅约8%,净利润增幅约10%,低于去年。

除此之外,影响黄酒公司业绩增长的还有行业本身的因素。酒类专家赵义祥认为,黄酒一直以江浙沪、部分山东和福建等沿海省份为消费主要区域。除了消费市场区域性强以外,黄酒相对白酒平均毛利较低,也成为黄酒企业业绩被限制的因素。

拓宽渠道动销

面对行业调整,黄酒龙头企业纷纷加大渠道整合力度以及新业务开拓。有接近金枫酒业的人士透露,自去年以来,公司一直做渠道转型,现在效果逐步显现,此前与浙江商源合作效应可能会在四季度会有所体现。

针对投资者提问,金枫酒业方面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表示,今年年初,公司首次与东方CJ购物频道联手,推出“石库门上海老酒8年陈黑标(合家欢乐装)”电视直销活动,为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开辟了新的渠道。未来公司将继续积极探索电商等新型销售模式,助推业务更快更好地发展。

古越龙山日前配股公开发行预案称,公司拟以10股配3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配股约1.9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2.19亿。其中,古越龙山第二期“百城千店”专卖店终端网络项目计划投入9360万元,其中拟投入募集资金80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建立直营形象旗舰店、开设加盟专卖店及建设智能管理系统等。项目实施达产后,可增加年均销售收入7500万元。

公司方面称,该项目将在三年内建设第二期古越龙山“百城千店”专卖店终端网络,并在已有区域营销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全国营销网络,增开直营形象旗舰店和加盟专卖店,加快自控终端建设步伐,拓展营销终端覆盖范围,提升直销比例,控制营销成本。

公司证券部人士表示,“百城千店”计划一直都在实施,至于二期项目具体计划目前还没有,将会根据市场需要来开设。

逆市补充产能

高端黄酒销售下滑,黄酒企业开始加大中低档产品的投入和开发。如古越龙山开始调整产品结构,加大了中端酒女儿红的推出力度。

日前,古越龙山配股公开发行预案,拟按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股,募资总额不超过12.19亿元,用于投建黄酒生产技术升级建设、古越龙山第二期“百城千店”专卖店终端网络两个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古越龙山配股公开发行预案中,将有2.47亿元募集资金用于黄酒生产技术升级建设项目(一期工程)。该项目总投资2.81亿元,项目建设期为18个月,建成后可形成年产2万吨优质绍兴黄酒原酒的生产能力,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2亿元。

公司称,本项目按计划实施完毕并投产后,将能提升优质黄酒的产量及品质,突破公司目前产能瓶颈,公司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制造能力和产品结构都将得到较大幅度地提高,从而进一步增强本公司的盈利能力,并为公司未来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金枫酒业也公布了定增方案,拟投资3.5亿元新增10万千升新型高品质黄酒技术改造配套项目(二期)。公司方面表示,项目完工后,可有效降低公司生产成本,提升基酒品质,扩大公司黄酒品牌效应。

梁铭宣认为,黄酒与白酒相比,其在价格方面相差较大,黄酒企业需要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以提高利润水平。

盯上料酒空间

同时,部分黄酒企业开始转战厨用酒市场,计划用厨用酒突破自身区域性强烈的瓶颈,寻找新的利益增长点。厨房里烧菜用的料酒,俨然成为黄酒未来开辟“新战场”的一个发展方向。

日前,古越龙山公告显示,公司拟在经营范围中增加调味料(液体)的制造、销售。对于此次开发高档料酒的初衷,古越龙山董秘周娟英表示,这是因为目前的调味品市场广阔,而且可以提高公司的利润率。“现在消费者讲究生活质量,更希望能有质量更好的料酒提高生活品味”。

古越龙山的相关负责人透露,公司将拓展高档料酒市场,增加调味料(液体)的制造和销售。这是因为目前的调味品市场广阔,而且可以提高公司的利润率。

料酒作为常规性调味品,已经逐渐成为百姓厨房中必不可少之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料酒品牌,借此机会,“老恒和”、“恒顺”、“王致和”、“老才臣”等品牌开始积极拓展料酒市场,试图开启属于自己的财富时代。

中商情报网《2013-2018年中国料酒市场调查与投资分析报告》分析,随着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逐渐从追求“吃饱”转变到追求“吃好”,对于饮食口味感受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能在烹调过程中有效提升菜肴口感的料酒,更能有效迎合消费者对于“味”的消费诉求,市场空间广阔。

杭州食品酿造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叶永福认为,与黄酒不同,料酒的地域局限很少,加上料酒原本就是用黄酒勾兑的,黄酒企业原本的产能优势在此时能显现。此外料酒属于调味品,市场未成熟,还不用征收消费税,毛利率起码比饮用酒高10%以上。

上一篇:利用混龄区域活动,帮助幼儿掌握交往技巧 下一篇:中粮全产业链离神似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