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阅读”数学为学生成才打基础

时间:2022-05-11 12:01:30

重视“阅读”数学为学生成才打基础

刚进小学的学生,认字不多,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于是学生的数学阅读就由教师代劳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力。前一种能力超过后一种能力的程度越大,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思考的能力就越精细,而这一点正是顺利地学习和整个智力发展的及其重要的条件。简单地说,阅读就是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

低年级学生的数学阅读,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与课本语言进行交流,融会贯通。笔者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五个阅读阶段,只要学生运用好了,就能为其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由师领读,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笔者的同事讲了一个语文默写字词的故事:在默写字词时,教师总会把一个字词读两遍,等学生都默完了才读第二个,可即便这样,总还是会有学生问:“老师,您刚才读了什么词语?”笔者的同事非常聪明,她决定换另一种方法。她把一行要默写的三个词语一起读一遍,当孩子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老师,才知道老师并没有开玩笑。于是在教师接着读第二行三个词语时,孩子们个个屏气凝神,不敢有一丝松懈。之后再也没有孩子问“老师,您刚才读了什么词语”。

听了同事的一番话,我惊讶于原来孩子们的倾听能力可以这么强。由于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刚开始都由教师领读,孩子就会产生依赖心理,不愿意去认真倾听,导致教师读了一遍又一遍。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也苦思了对策。在读题时,要求学生给题目中不认识的字词注上拼音,对关键的字词像阅读语文一样圈圈点点,做些记号,这样既不会给学生分心的时间,也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二、由生阅读,促进学生的独立发展

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便可以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一开始可以让学生用手指着,逐字逐句朗读,学生刚开始可能会读得不够完整,但持之以恒就会开花结果。

鼓励学生有特色的阅读,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和发展。低年级的数学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如出示挂图,要求学生给三辆车作自我介绍:我的名字叫作大客车,我有着大大的肚子(手势),可以装下很多人,因为我有45个座位;我的名字叫中巴车,我比大客车要小一点,只有30个座位,但我比大客车坐着舒服多了;我是小汽车,肚子很小,只能装下3个人,但很多人都喜欢我,家家户户都离不开我。瞧,一群有着七窍玲珑心的孩子!走好数学阅读的第一步,便能让学生在充满童趣和数学味的阅读中快乐成长。

三、由生提问,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读题百遍,其义自现。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纸上谈兵,而在于追根究底。如这样一道习题:给1号楼送20瓶奶,给2号楼送35瓶奶,给3号楼送32瓶奶。给1号楼和2号楼送了多少瓶奶?给2号楼和3号楼送了多少瓶奶?……笔者不直接出示问题,而是让学生充分利用时间阅读图片的意思,然后提出问题,问题还要语句通顺,思路清晰,言简意赅。在教学时可以先请几个优等生提问,让其他学生有个参照。然后再让后进生尝试提问,其他学生帮忙完善。这样,我们教会学生提问、质疑,会让学生受用一生。

四、再读释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读中思考,既能节约反复阅读的时间,也能提高读题解题的能力。如99-18=81,99-27=72,99-36=63,从这三个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刚读完题目,就有人急着要发表意见,笔者让学生接着再次耐心读题,这回发言的学生更多。当前,很多低年级的学生不能做到在读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寻找答案,或者是思考得不完善。所以,经常让学生多读几遍题目,学生才能慢慢形成“在读中思考”的好习惯。可以说,学生的想象是无穷的,思维是独特的,也许学生的答案不在自己的教学范围内,但对于这些个性学生,我们不应该只想着把他们引导到自己预想的教学思路中,把他们的思维扼杀在摇篮中,而应该鼓励、发散思维。

五、联系生活,重视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如在学习了“求原来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后,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些事物来编题。学生对于生活观察的可仔细了:“妈妈给我买了一盒巧克力,吃掉了5颗,还剩12颗,这盒巧克力原来有多少颗?”“图书角里有一些图书,小朋友们借走了20本,还剩30本,图书角里原来有多少本图书?”……选取最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理论结合实际,才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发散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经历从数学到生活、再由生活回到数学的过程。

总之,阅读能力是人一生必备的基本功能之一,我们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才能为学生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江苏省张家港实验小学南校区)

上一篇: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下一篇:基于数据抽样的自动k⁃means聚类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