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思考让语文课堂充满智慧的张力

时间:2022-05-10 11:32:22

【前言】教会学生思考让语文课堂充满智慧的张力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给学生留有思考空间,需要老师课前的充分准备、充分预设。试想一下,如果一位老师在走进课堂前都没有思考过整堂课的教学思路,那他在课堂上只能照本宣科,不可能会留给学生思考空间。只有经过执教老师的深思熟虑,充分预设,课堂上才能闪现思维的火花。 2.放慢节奏,...

教会学生思考让语文课堂充满智慧的张力

摘要:教育要让人学会思考,不是学会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当然承载着这样的教育使命,但大部分语文老师在繁重的教学中迷失了方向,忘记了语文教学回家的路,忘记了语文教学的思维,忘记了语文教学的规律。

关键词:思考;氛围;话题;方法;张力

我们的语文课堂怎么了,孩子们一上语文课都不会思考,都不用思考了。教育不是让学生学会相信,而是让学生学会思考,这是广大教育者的共识,但与教育现实差距太大。现实状况是大部分老师都不在思考,怎能带动学生思考,怎能奢望培养出会思考的学生?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思考,找到语文教学回家的“路”,把语文教学的触角深入到学生的思维领域,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思考起来。

一、营造氛围,教会学生思考之基础。

1.充分预设,给学生思考空间。

给学生留有思考空间,需要老师课前的充分准备、充分预设。试想一下,如果一位老师在走进课堂前都没有思考过整堂课的教学思路,那他在课堂上只能照本宣科,不可能会留给学生思考空间。只有经过执教老师的深思熟虑,充分预设,课堂上才能闪现思维的火花。

2.放慢节奏,给学生思考时间。

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们这样的抱怨:一堂课就四十分钟,这也要讲,那也要讲,来不及呀,哪容得学生多思考,哪有多余的时间给他们交流。但我们的老师对自己是毫不吝啬的,滔滔不绝。不妨放慢教学节奏,让孩子们慢慢思考,思维力的训练大部分来源于我们的课堂,而知识的获得还有许多途径。记住,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记住你讲了什么,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3.适时鼓励,给学生思考动力。

紧张压抑的环境下学生是不会思考的,老师亲切的微笑,循循善诱的引导,适当的鼓励,都给学生不小的思考动力。学生的已有思维能力差异很大,思考结果当然也是千差万别。课堂上,我们要经常留意那些学习困难生,对于他们,哪怕是错误的思考也是一大进步。

二、话题意识,教会学生思考之源头。

1.文本拓展点。

文本拓展在语文教学中经常涉及,但如何寻找最佳拓展点作为话题是门学问。话题太浅显,学生不感兴趣;话题太深奥,学生理解不了。找到合适的文本拓展点就像找到了一只无形的手,抓住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思维点,抽茧剥丝,推波助澜,掀起学生的思维运动。比如教学《恐龙》一文,课堂精讲省出大量时间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运用学到的方法,帮自己最喜欢的恐龙设计动物名片。这样的话题对学生来说,是属于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子”。这样的拓展训练贴近学生,让学生学习语言、实践语言,一举多得。

2.文本矛盾点。

语文课堂,学生懂的不要讲,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要讲,这听起来很悬。也许,抓住文本矛盾点,我们就能做到这最悬的境界。例如教学《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首先让学生深入字里行间感受对大黑骡子那亲人般的爱,再揭示他做出的一个坚定的决定:杀大黑骡子。显然,这在课文中是一个大大的矛盾,在学生心中形成心结。此时此刻,他们就有了探究的欲望,强烈地想要解开这个心结。在探究矛盾根源的本性驱使下,学生的思维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前所未有的冲击。

3.生本紧密联系点。

生本紧密联系点,即学生与文本对话最能引起共鸣的话题。这样的话题最能唤醒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处于思维亢奋状态。就拿我们的低年级师识字教学环节来说,孩子们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会迸发出不可估量的思维火花。一个个普普通通的汉字,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充满趣味。看到“泉”会想到看到过的泉水是雪白雪白的;看到“品”会想到三张嘴一起品尝……找到生本紧密联系点,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我们会看到学生的精彩。

三、方法意识,教会学生思考之钥匙。

1.引导质疑,提有价值问题。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确实,我们现在课堂中让学生质疑越来越普遍,但可惜的是没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让学生知道怎样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例如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质疑:1.谁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2.法布尔是什么国家的人?3.法布尔的衣袋里为什么总是装满昆虫?4.课文为什么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也可以用“法布尔”为题?……显然前面两个问题即使智力一般的学生也能在预习中解决,没有必要提出来,而后面的两个问题相对来说是经过深思熟练的。在这样的不断分析整理中,学生才能学会提有价值的问题。

2. 学会聚焦,抓关键字词。

我们的语文课文中有一些体现句式特点的字词,我们称之为关键字词。这些关键字词是学生理解的拐杖,但许多学生还是不会用这根“拐杖”,可能是我们老师没有系统指导的缘故。这里列举几种情况:描写人物语句聚焦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物体语句,聚焦物体的颜色、形态;描写景色语句,往往聚焦那些美美的词语……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摸到找重点词语的门道,形成所谓的“语感”,也渐渐学会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

3.举一反三,打破思维定式。

传统教学中似乎数学教学更讲究举一反三,语文教学相对弱些,其实我们的语文课堂也需要打破思维定式,这样才能创造出奇妙的语言。有老师教学《钱学森》一文,把这篇课文表现人物的手法和以往的课文进行对比,找出课文的独特之处。这就是很有创意的求异思维法,让学生对课文的表现人物手法记忆深刻。教学《拉萨的天空》一文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出现的“蓝”字,结果全文从头至尾短短255个字,竟有11个“蓝”字,但没有丝毫重复、拖沓之感。就这样,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也举一反三,打破思维定式思考起来。

让学生学会思考是一种“长线”投资,比起急功近利的灌输式教学,它的回报更为丰厚,学生终身受益,故眼前耗费的时间是值得的。让我们用自己的思考带动学生的思考,让我们的课堂闪烁着思维的火花,充满智慧张力

上一篇:浅析五年制高职教育高效课堂的构建 下一篇: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