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研究

时间:2022-05-10 09:29:24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研究

摘要:本文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公开披露的年度财务报告中8项财务指标为研究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分析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各类财务风险,并提出相应防控财务风险的政策建议,以期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防控能力。

关键词:因子分析 商业银行 财务风险

一、引言

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着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将作为六大主要发力方面之一”,而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组织结构的核心,银行业的稳定牵涉到整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对于银行业的风险防控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上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类型

对于以存贷款为主要经营业务的商业银行而言,存贷结构不合理、投融资政策不当使其丧失偿债能力构成了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贯穿于商业银行经营的整个过程中,而特殊的负债经营模式也决定了商业银行高风险的特性。

(一)资本风险

资本是指银行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注入的资金。而对于注入资金的所有者而言,则需承担相应的资本风险,即资本可能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回报或者银行的破产导致股东无法收回资本。

(二)资产质量风险

资产质量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从事资产业务而形成的风险。而对于以发放贷款赚取利息为主要盈利模式的商业银行来说,资产质量风险主要是指贷款的资产风险。

(三)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指当银行库存现金不足时,无法满足客户提款或优质客户提出贷款的要求时所产生的风险。而资本天然的逐利性会促使商业银行将更多资金用于长期投资,则可能会导致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四)盈利性风险

盈利性是指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而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吸收存款发放贷款,通过存贷款利差获取收益。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存贷利差的收缩降低了商业银行的利润率,因此盈利性风险也成为目前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指标选择

根据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理论,针对财务风险的以上四种类型,本文选取相应8项财务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将资本充足率(X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X2)、资产负债率(X3)作为商业银行资本风险的衡量指标; 以不良贷款率(X4)及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率(X5)衡量资产质量风险;对于商业银行的盈利性风险,本文选择资产收益率(X6)作为衡量标准;而流动性风险则以流动性比率(X7)及流动性覆盖率(X8)这两项指标衡量。本文选取的8项财务指标均来自2015年商业银行年报数据或通过相关指标计算得到。

四、实证分析

针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实证研究,本文借助统计软件SPSS 17.0,对所选取8项财务指标进行因子分析。

(一)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

KMO检验结果高于0.6,而Bartlett检验结果显示原始数据在统计上显著,各变量间相关性较强,适用于因子分析。

(二)主成分分析

根据表1各成分初始特征值及累计百分比的情况,前三个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1.18%,表明这三个成分包含了所有8个变量中81.18%的信息,即可选其作为主成分。

(三)因子旋转

为使因子载荷矩阵中因子载荷的平方值向0和1两个方向分化,本文采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使因子变量更具有解释性。

根据成分旋转矩阵可知,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收益率构成了主因子Z1的重要部分,包含了商业银行的资本风险和盈利性风险,其方差贡献率达到47.99%,表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情况能很大程度影响其财务风险水平;不良贷款率和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率则构成Z2的主要部分,其方差贡献率为18.12%,表明资产质量情况也是构成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流动性比率构成Z3的主要部分,其方差贡献率为15.07%,表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同样会影响其财务风险。

(四)计算因子得分

通过将旋转后的载荷矩阵标准化,得出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用以描述主成分与初始变量的关系。

[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得出各主成分因子的计算公式:

Z1=0.254X1+0.247X2-0.267X3-0.103X4-0.074X5+0.210X6+0.031X7+0.190X8

Z2=0.115X1 -0.008X2-0.114X3-0.632X4-0.575X5+0.040X6+0.010X7 -0.116X8

Z3=-0.155X1+0.019X2-0.069X3+0.136X4 -0.190X5-0.093X6+0.800X7+0.331X8

利用SPSS软件计算出各主成分因子得分。根据各主成分因子的分值及其对原始变量的方差贡献率可以计算出各商业银行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

Z=(47.991%Z1+18.118%Z2+15.068%Z3)/81.178%

五、实证结果分析

财务指标的综合得分反映了各家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情况,其中工商银行的财务风险水平最低,这与其资本充足情况有关。工商银行2015年资本充足率为15.22%,高居这16家银行之首,而核心资本充足率也仅次于建设银行,良好的资本充足情况弥补了其在流动性上的不足。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则受制于其资本充足水平不高导致其最终得分位列中游,表明资本充足情况是影响财务风险的最重要指标,为了有效控制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充足的资本储备是必要条件。而作为四大行的农业银行,财务风险水平不仅是国有银行中最高,甚至也位于这16家商业银行的第一位;通过对农业银行2015年的财务报表数据的研究,不难发现,2.39%的不良贷款率及7.15%的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率均位于16家商业银行之首,糟糕的资产质量情况使得农业银行的财务风险水平明显高于其他15家商业银行。

从银行的规模来看,国有商业银行除农业银行外,在资本、核心资本的储备上明显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区域性商业银行,但资产质量风险依旧是国有银行面临的最大问题,自2013-2015年,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逐年上升,与此同时拨备覆盖率却出现递减趋势,加强不良贷款的回收与清理是各家国有银行的当务之急;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这样的区域性商业银行有效地控制了其资产质量方面的财务风险;在流动性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则是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纵观我国中小股份制银行近五年的财务报表,不难发现,银行的资本充足情况正逐步得到改善,但与国有银行相比依然存在差距。中小股份制银行为提升其财务风险管理水平,还是应将提高自身资本充足情况作为当务之急,而国有银行则应将工作重心放到对资产质量的监管上面,减少不良贷款的出现,通过降低不良贷款率从而提高自身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六、提升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防控能力的政策建议

(一)推动资管业务,加快银行转型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传统金融业的兴起造成竞争加剧、互联网金融等金融创新的冲击造成金融“脱媒”加剧,商业银行传统利润空间逐渐收窄,主动寻求经营转型已成为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向大资管转型、实现综合化经营则成为了商业银行转型的重要方向。

中信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中心已于2016年4月初正式运营,在此之前,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等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已推行了组织管理体系的变革,打造全新产品和业务平台,推动资管业务的转型。大力拓宽中间业务,打破原有同业竞争壁垒,形成相互交叉、跨界竞争、创新合作的发展态势。针对多元化的客户需求,提供受托投资和全方位融资等资产管理服务,提高对广大客户的跨市场、多元化金融服务能力,加快从传统融资中介向全能服务中介的转变。

(二)着力提升资产质量

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背景下,利润增速下降、不良贷款率上升及资产质量下降是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加强不良贷款的回收与清理依旧是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

对于防范不良贷款的产生,商业银行自身须做好贷款管理。信贷员需严格审查贷款客户的信用历史记录和资信情况,对企业粉饰报表、虚构财务信息等行为要有敏锐的判断力,正确识别企业盲目扩张风险和第二还款来源风险;而银行应建立一套系统的不良贷款奖惩制度,将信贷员的绩效工资与福利与贷款质量充分挂钩,对于未能收回的不良贷款则应对相关信贷人员进行追责和处罚,从而降低不良贷款的产生,提高资产质量。

对于不良贷款的清理,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或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及落后产能,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支持化解过剩产能。政府也应采取措施加大管理力度,加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惩戒恶意逃避债务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孟丽静. ERM视觉下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1

[2]黄杨朔、王玉峰.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J].财会通讯,2016

[3]卢轶乔.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基于年报数据的因子分析法[J].当代财经,2011

上一篇:房地产会计内部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在银行业内部审计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