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榴园写生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时间:2022-05-10 08:18:58

在石榴园写生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进行美术教学。通过对乡土美术资源――徐州贾汪万亩石榴园春、夏、秋、冬的写生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有效培地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践行了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美术写生教学能力学生《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教师可以运用(如自然奇观、自然材料等)和社会文化资源(如文体活动、节庆、纪念日、建设成就、重大历史事件、传说、故事、影视、戏剧、民族与民间艺术以及人类文化的遗物、遗迹等)进行美术教学。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努力做好开发工作,有组织地在当地进行调查、了解,分类整理,充分加以利用,积极编写校本课程与教材。这就产生了乡土美术教学研究,乡土美术文化立足于本土适应民间民俗习惯,以体现地方民族特色,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不被其它形式所同化,开发研究乡土美术教学研究,更新美术教学观念,使美术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要求。

徐州贾汪城东南的大洞山――徐州最高峰,它的南麓是万亩石榴园,与山东的峄城和西安的临潼是全国三大石榴园基地,贾汪的石榴园果实硕大,果汁甜美而名列榜首。贾汪石榴园不仅是我们宝贵的自然资源,更是乡土美术教学内容的珍贵资源。值得我们去挖掘、研究。通过对石榴园春、夏、秋、冬的写生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有效培地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践行了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写生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在写生教学中,往往受到安全等外界因素影响,参加写生的学生局限于一部分基础较好的,而忽视了面向全体。这就要求我们工作做细些,理念放开了,一定要让所有的学生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感受石榴园的美景:有火红的石榴花,有甜津津的石榴,有潺潺的溪水,有舞动雪龙的枝干……倾听石榴园中那美丽的传说,有凤凰洞的传说,有茱萸庙的传说……通过以上让学生对自己家乡的自然风貌及文化底蕴有了一定的了解,让学生从小树立起继承和发扬地方文化的基本情感,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写生教学提高了绘画技能,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多采用简笔画的形式辅导学生绘画,学生表现出来的是呆板、没有生命力、缺少想象和创造力的画面。石榴园写生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事物的外部基本特征,并进行表现的过程,它改变简笔画简单的、呆板的重复与再现,而是学生认识观察的自我再创造。写生过程中教师激发学生大胆表现,跳出单一的“象”与“不象”的怪圈,会表现出生动有活力的写生作品。如在画石榴时,学生边品尝边画,有大、有小、有红、有绿、有半红半绿的,有的咧开了嘴、有的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玛瑙般的籽儿……不同石榴被学生很轻松的表现出来。在画树干、叶子时学生摸摸粗糙的树干,光滑的叶子,体会不同质感的物体。由于年龄特点,许多低年级学生的观察力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盲目性;通过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慢慢变的有序,有目的,由于观察力的提高,也促进学生注意力的发展。在绘画时,可以用不同的材料方法去表现。如油画棒、水粉颜料、丙烯等表现石榴园中美丽的色彩,也可以用水墨去表现点、线、面,叶子的疏密、枝条的粗细,通过点的大小、线条的粗细、墨的干湿很自然地表现,国画教学的重难点在写生中就很容易地解决了。通过写生,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能。

三、关注文化与生活,写生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写生过程中,学生不仅要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观,而且要了解有关文化。石榴园背依徐州最高峰――海拨361米的大洞山,面临不老河,相传贾汪榴园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石榴园与大洞山共同经历了风风雨雨,两者早已不可分隔。登临大洞山,秀美风光尽收眼底。山的半坡有洞名曰“云窟”,每天都有祥云由此升起,传说踩着祥云则可徐徐升空……石榴园还有茱萸山、茱萸庙、戏台、凤凰洞的传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的千古绝唱《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作于此山。

山景园景互为交融,紫红的榴芽,火红的榴花,诱人的果实,潺潺的溪水,动人的雪景,生动的风景,神奇的传说,你一定会被这里的四季美景迷住!学生在写生中,能了解到这些景后的文化怎能不加深对家乡的热爱呢?怎能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四、写生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个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灵魂,源源不绝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美术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需保护并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特个性。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教给他们如何画出一幅优秀的作品重要的多,因为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以丰富的生活形象和经验为基础,写生活动则是恰恰完成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大自然中,无处不是美,但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学生在写生过程中寻找自己认为最美的地方去画,而且要有独特的特点,寻找适合的角度,选取内容,一片树叶,一个石榴,一块石头,一棵草……都可能是最美的。在写生过程中,学生用带有美感的点、线、面和自己喜欢的色彩去表现,是对大自然真情的流露。孩子们会把树叶画成蓝色、绿色、红色,小河中可能添加自己喜欢的小鸭子、鹅等。孩子们在画枝干时,有的树干弯曲遒劲,转折分明,像一位将士,有的婀娜多姿,像一位……每个同学画的树干没有一样的。

在写生作品创作中,孩子们通过欣赏敦煌壁画和后现代主义大师作品,让他们谈谈感受,学习点、线、面、色彩的变化,并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完成作品后,孩子们作品同大师作品相比较,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增进与大师的交流。

儿童美术教育的最大意义,不在于他们当中能产生多少职业画家,而是培养孩子的良好的性情,美好的审美愿望。它引导孩子们进行非凡的创造,彰显独特的个性。

石榴园写生绘画作为乡土美术教材,使学生感悟了大自然的美,用绘画表现了大自然的美,理解了大洞山石榴园文化的内涵,加深了对自己家乡的热爱,适应了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需要,践行了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2]尹少淳,段鹏.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美术(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上一篇:对高中物理自习课的策略探讨 下一篇:让英语书写的“根”扎得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