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音乐之美

时间:2022-05-10 07:47:18

读懂音乐之美

中图分类号:G623.71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音乐欣赏能力是一个人的审美修养的重要标志,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在音乐欣赏教学里,我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循序渐进欣赏音乐

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音乐有自己的语言,就象舞蹈中的一招一式都有自身的表达含义,音乐里的和弦、乐谱、速度、调性也有其特定的含义。

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对音乐的理解还只限于感官感受。如果你在欣赏音乐中不是主动积极的,那么你也许就没法真正去领会音乐的真谛。比如《蓝色多瑙河》这首脍炙人口的名曲,在感性认识阶段,我们会觉得它十分动听,其实我们仅仅只是被那起伏的旋律和三拍子的圆舞曲节奏,以及这首名曲的故事所吸引。我们并不知晓三拍子的圆舞曲形式为什么这么吸引人;不知晓在这首曲子究竟由几首什么样的小圆舞曲组成;我们也不知晓斯特劳斯圆舞曲与其他圆舞曲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但首先我们会被吸引。如果你面对一曲好听的音乐而无动于衷,那才是最没办法的。欣赏音乐时你必须是一个积极的聆听者,绝不满足于简单的感官感受和无意识的欣赏。这样你才会去深入了解这首作品的其他内容,这样,你对音乐的感悟就会比别人更深。在感性认识的第一阶段,我们通常还会借用一些作曲家对曲目的标题或后人标注的文字说明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在浩瀚的音乐长河中有大量的标题性音乐,只要你愿意走进这音乐圣殿,你就会发现这殿堂堂中满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它就象一笔巨大的财富足够你受用一辈子。

二、精讲多听欣赏音乐

"精讲"并不是不讲,而是要讲得准确、精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实质是对满堂灌的否定,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些音乐作品在欣赏前作适当的讲解能引导学生更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意蕴,如欣赏斯美塔那的《捷克的原野和森林》,教师在欣赏前引导学生欣赏一段文字:"当我们伫立在捷克的大地上极目四望,从四面八方--原野和森林传来了我们倍感亲切的熟悉音响,它有时欢乐,有时沉思:这里所要表达的就是在这样的时刻萌生的多方面的情感体验......法国号的一段独奏是广阔的森林的动机,音乐中还赞颂了肥沃的山谷和边区的美景。"学生便可按这段提示性的文字随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

比如《献给爱丽丝》这首贝多芬所作的钢琴小品,聆听中结合音乐加上标题文字的联想,我们就能很好理解这首温馨明快的抒情小品;又如墨西哥作曲家罗萨斯的《乘风破浪圆舞曲》,由标题中我们可以领略到音乐所描写的那浪花飞溅,海鸥飞翔、在波峰浪尖中航行的自由愉快的心情;克莱斯勒的小提琴曲《中国花鼓》,一听曲名就知道是由中国的五声音调来表现的热烈又欢快的情调。

另外,教师作适当的归纳讲解也是必要的,如欣赏完古典主义乐派、浪漫主义乐派、民族乐派的音乐作品后,教师可让学生先结合乐曲谈谈各乐派的特征,然后由教师作精练的归纳讲解,让学生对这三个乐派的音乐特征有一个较明确的认识。

三、发挥想象欣赏音乐

想象是人脑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联想是指感知或回忆某一事物,连带想起其他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和联想是音乐欣赏者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是欣赏教学中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在欣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引导他们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

比如女子十二乐坊将中西合并推到了一个极高的地带。扬琴的清脆,二胡的悠扬,古筝的忧伤,将其和吉他、贝司、爵士等西方乐器完美的结合,如风如雨,如泣如诉,仿佛是在弹动你的心弦,用温柔的手指拨抖你的神经,用细腻的温柔抚摩你的悲伤。那种缓慢的高贵,细的如江南的绿柳,慢的如南国的小雨,美的如北疆的飘雪,像优柔的月光,撒下斑驳迷离的明暗交织,犹如一幅精致的银白色的素描,柔和的光线,自然的投影,完美的布局,一切都是那么的典雅。

四、用心倾听欣赏音乐

音乐艺术及欣赏教学的本质规律决定了欣赏教学的根本方法就是倾听。欣赏教学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听,初听、有目的地分段听、有分析评论地听、复听等,都是以听为本。欣赏一首乐曲,要感受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学生不可能一下子面面俱到,只有在教师言简意赅的问题引导之下,引领学生有目的地去聆听音乐,让学生"听之有物",并"耳听脑想",学生才不会迷失方向,并自然而然地养成专心倾听音乐的习惯。

如聆听《梦幻曲》时,第一遍初听时问学生"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第二遍复听主题旋律,让他们带着"这段音乐的旋律走向,有什么特点?"的问题去仔细聆听;第三遍再听时,让学生轻轻跟着旋律哼唱,进一步体验旋律气息悠长,起伏匀称的特点,从而将学生引入美妙的梦幻境地。

上一篇: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妙用 下一篇:基于动画设计的美学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