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石潭记》中解读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继承与发展

时间:2022-05-10 04:24:23

从《小石潭记》中解读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继承与发展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究其原因。是因为柳宗元在继承前人山水游记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继承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上承郦道元《水经注》的成就,对山水景物进行了纯客观的描写。他的山水游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愚溪诗序》),“这种自然美是通过对事物洞察幽微的细致刻画表现出来的”。他善于观察,长于刻画,用极其优美、凝练、精致的语言,又带着怜物伤己之心。将弃于深山野岭中的景物,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写得生动形象,淋漓尽致。在他的笔下,自然山水是那么纯净。那么奇特,那么多彩多姿,那么富有灵性!水,有涧水,有潭水,也有溪水。这些水或平布石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石涧记》);或奔流而下,“流沫成轮,然后徐行”(《钴镯潭记》);或因地势、流速的差异,呈现出“平者深黑,峻者沸白”(《袁家渴记》)的特点。石,有横亘水底之石,有负土而出之石,园林之石“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永州韦使君新堂记》);山野之石则“涣若奔云。错若置棋,怒者虎斗,企者鸟厉”(《永州崔中丞万石亭记》),形貌态势各不相同。至于林木山风。更是生气勃勃,气象万千。

《小石潭记》中的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文章一开头。便引导我们向小丘的西面步行120步。来到一处竹林,隔着竹林。能听到水流动的声音。“篁竹”就是成林的竹子:“如鸣佩环”是形容流水的声音的清脆悦耳,犹如玉佩玉环相互撞击时发出的声响。文章由景及情。写来极为自然。“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终于见到一个小小的池潭。至此,小石潭的全部面目才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一番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既是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地在人们眼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从此往下。作者便把笔力放在了对池潭的精心描写上。“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小石潭的水格外清凉,而且整个小潭全部是由石头构成的。整个潭底便是一块大石头,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头翻卷地露出水面。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坻”即为水中的高地;“屿”是小岛;“”“岩”都是岩石的各种形态。总之,这完全是一个由各种形态的石头围出的池潭,所以,作者为它起名日小石潭。“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就是作者对于池潭上景物的描绘了,仅12个字,便将小石潭周围的极幽极佳的景致展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愈加觉出小潭的美妙。

第二段。作者描写的是潭水和游鱼。这一段,作者变“移步换形”为“定点特写”。这是全,篇中极为精彩的一段。特别是对水中游鱼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是一幅极美的画面。从字面上看,作者是在写鱼,但透过字面,确实令我们不能不对那清澈的潭水留下极深的印象。这种游鱼和潭水相互映衬的写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对鱼儿进行描述。先是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有的鱼飞快地窜向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又游到那儿。好像是在与游人一同享受着快乐。

第三段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向西南望过去。一条小溪逶迤而来,形状像是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是一条蛇在游动,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凸凹不平,犬牙相错。这里,作者非常成功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文中写潭、写树、写水、写鱼。写潭之源头与岸势,无不生动、细致,极力突出景物的特点。

《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秀山水游记。它表现了作者对于事物的深刻观察力和独特体验。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

二、发展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上承郦道元《水经注》的成就,它不是只对山水的纯客观描写,而是有了突破性的提高。在客观描写中贯注了一股浓烈的寂寥心境。且借对山水的传神写照来表现一种永恒的宇宙情怀,使山水游记成为一种独立的体裁。

在唐人中。柳宗元于山水别有深情,但他的深情。是一种熔铸了整个生命的深情,而绝非王、孟式的闲适。柳宗元一面歌哭,一面寻路,将自己悲苦的生命感受和生命情怀完全融入到了笔下的山水中,山水抑或就是他的全部生命!法国当代美学家雅克・马利坦说:“自然在某种程度上是走进了人的血液之中,并同他一道吐露自己的情怀。”林纾说:“记山水则子厚为专家,昌黎不能及也。”“不能及”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韩愈没有柳宗元那样深刻的生命体验。

《小石潭记》中的第四段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坐在小石潭上,四周环抱着密密的竹子和树木,非常寂静。见不到人,令人神色凄凉,骨彻心寒,精神上也不免悲怆幽凉。因为它的境况太幽清了。不适宜让人长久地呆下去。便题了字后离去。在这一段中,作者突出地写了一个“静”字,并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

沉重的打击并没能摧折他的人格和素志。在《永州八记》中,作者用精练的语言、入微地描绘了所见到的自然景物,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渗透其中。“文笔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地位”,达到了思想与艺术l的完美统一。这些精美的山水游记,语言清新。既描绘了秀美的自然山水。使其各具特色,又在其中蕴涵了作者自己的心情与政治遭遇,是柳宗元作品中最为脍炙人口的部分。也是作者悲剧人生审美体验的结晶。

作者在永州作《与李建书》中说:“仆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复不乐。”出游带给作者的只是片刻的欢乐,遭贬的悲愤抑郁不时涌上心头。在作者看来地处偏远的永州山水与自己颇为相似。因此永州山水中就有了柳宗元的影子。作者选取奇异美丽却遭人忽视、为世所弃的自然山水作为描写对象,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作者有时采用象征手法。借“弃地”来表现自己虽才华卓著却不为世用的悲剧命

运。如《小石城山记》中写道:“这些山水‘不列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人生体验,作者对小石城山的被冷落深表惋惜,借以抒发贤才遭贬逐的同病相怜之感。《钴潭西小丘记》则直接抒写对“唐氏之弃地”的同情,借题抒情,自伤不遇。在《钴鳃潭西小丘记》中,他这样写道:“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潜潜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深邃幽寂的环境,适足以安放作者凄苦的心地,使他在自然美中获得暂时的忘却,以虚静的心神。达到与自然的合一。展现出一种如雪天琼枝般的清冷晶莹之美。

此外。在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中。他多次体验并表现了山水审美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境界。置身于“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境界之-中。审美的主体与对象已完全融合,从而获得一种忘怀一切的自由感。一种奇特的精神愉悦。可以这样说。人生境遇越是悲苦不幸。对山水就越发亲切。对山水的体验也就越发真切深入,对柳宗元来说尤其是这样。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秋。他游览永州法华寺,在地势高峻的西亭上发现西山景色殊异,于是即刻前往探寻,登上西山之后,种种至真至美的景象尽收眼底,他只觉得“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始得西山宴游记》)。与浩气相融。与天地共游,诗人已完全沉浸在山水审美的极境中。于是“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人。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同上),他意适神畅。泯忘物我。与大自然已浑然为一了。此后,柳宗元又连续游览。探寻到了多处奇妙的景致:有使他“乐居夷而忘故土”(《钻镯潭记》)的钴镯潭,“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潜潜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潭西小丘记》)的小丘,“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的小石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袁家渴记》)的袁家渴,“风摇其颠。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石渠记》)的石渠,“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石涧记》)的石涧,“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小石城山记》)的小石城山。可以说。正是永州奇丽的山水慰藉了柳宗元孤独悲苦的心灵。是“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使柳宗元暂脱尘世烦杂的纠缠。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郦道元《水经注》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将一种寂寥悲情融于作品之中,形成了以“永州八记”为代表的山水游记“凄神寒骨”之美的特色。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树起了散文创作的一座丰碑。

上一篇:初中古诗词“三读”教学设计举隅 下一篇: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