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艾国:走产学研结合的汽车研发之路

时间:2022-05-10 03:24:16

成艾国:走产学研结合的汽车研发之路

对于成艾国教授来说,湖南大学的18年生活早已令他与学校水融。正是在这里,他找到了事业的出发点也逐渐在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车身造型、车身结构设计与分析、车身制造与工艺等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

作为一位科研工作者,他以自己的努力诠释着对科学的追求。多年来,在汽车覆盖件模具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参加的“九五”重点攻关项目“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CAD/CAE/CAM一体化技术与装备”在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优秀成果奖之外,还荣获了一项国家专利以及三项软件著作权,对提高及促进我国模具制造行业的研发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他作为负责人承担的“基于NC数控轨迹的自动网格生成算法”堪称国际首创,克服了cAD数据向CAE数据转换时通过lGs等格式传递带来的数据丢失、效率低等现象,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熟悉成艾国的人都知道,他在科研中最为自豪的并不是接踵而来的荣誉,而是在产学研结合上所踏出的一条道路。他所有的科研都以企业应用为最终目标,其中,以他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尤为突出。

“我们以教授做预研并提出设计指标,年轻博士长驻企业、进行产业转化,企业工程师也积极参与配合,在这个模式下,企业与高校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可以使研发周期得到大量缩减,同时降低研发成本,使整车开发流程和整车开发的技术指标都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上。”在成艾国的苦心经营下,既促进了高校科研技术及时在企业的应用和验证,保证了产品在开发后及时进行技术转移并快速投入生产,缩短了科技成果商业化的过程;同时,也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从工程实践中大量提炼出值得高校探讨的理论问题,将工程问题理论化、系统化,有利于将科研成果更好地转化为企业技术的竞争力。

言不虚发,在这一模式的指导下,成艾国教授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合作,在车身造型以及结构可靠性,安全性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系统的实用性成果,使汽车车身开发制造中出现的各种技术疑难问题得以解决,如车身碰撞安全性、车身轻量化等,应用成效显著。

作为湖南大学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的前沿骨干,他参与开发的“五菱之光”,仅2006年一年,销售量就突破了30万辆的大关,成为中国汽车市场成长最快的单一车型。在这一研发合作过程中,他作为第三完成人负责的课题“薄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理论、计算方法与关键技术及在车身制造中的应用”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金属薄板件冲压成型用拉延模具”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其技术含量之高为业界所称叹,对提高我国汽车设计研制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上汽通用五菱N200右舵车开发项目、N300开发项目,N107整车安碰优化及滑移门新法规分析试验等项目中,他又一次承担起项目负责人的重任,解决了在汽车车身开发制造中出现的各种技术疑难问题,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其研发的五菱新车,于一年的开发周期内就通过了安全碰撞的法规试验,而“以车身为核心的微型汽车制造技术的开发及应用项目”也因成功地解决了实际生产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难题,应用成效显著而被授予2006年度柳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闪光的成绩面前,成艾国并没有停滞不前。如今,他联合中国汽车技术中心及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面向“4R”的汽车产品绿色设计技术研究,在车身结构的生态环保设计上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他也将与长丰猎豹股份有限公司在整车结构设计、结构安全优化方面进行项目合作,并以汽车结构专家组成员的身份参与共建湖南省交通工具工业设计中心。行走在产学研结合的汽车研发之路上,成艾国自有他的未来。

上一篇:现代化学的炼丹者 下一篇:立足电镀工业前沿的“科技湘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