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民间语言

时间:2022-05-10 03:16:17

巧用民间语言

民间语言是指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主要包括口头语言、诗歌、顺口溜、成语典故、俗语谚语、歇后语等。民间语言通俗易懂,脍炙人口,比如引用“孙猴子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典故来主张开展对敌斗争,形象生动。《官场现形记》引用“杀鸡吓猴”的俗语,比喻惩罚一个人以警告其他人,生动有力。民间语言源远流长,举不胜举,我们在新闻写作中,巧妙地运用这些民间语言,可令文章增辉,可以增强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和生动性,从而写活新闻作品。

在新闻写作中巧妙地运用民间语言,可以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说服力,使作品显得生动,有情趣;换句话说,就是写活了新闻作品。那么,如何运用这些民间语言呢?笔者以为重点是把握好五点:

一是引用的民间语言要生动。

如:2004年湖北新闻奖一等奖《尴尬的阻击战――双汇市场遭遇解析》开头:

“到底还是被我们逮着了!”这声音划破深夜的宁静,从黄石市的一条小巷中传出。车刚停稳,王细花紧张的脚还未落地,就被“埋伏”在这里的市肉食稽查队7名队员团团围住,尴尬和无奈写满这位女老板的脸。车上2吨双汇冷鲜肉成了稽查处的“战利品”。

“到底还是被我们逮着了!”这一声再直白不过的口头语言,生动、鲜活地反映出湖北鄂东11个县市食品公司对双汇产品竞争带来的急迫,愤怒的心态,也生动地展现出双汇女老板的尴尬和无奈心情,达到了传神、生动的效果。“埋伏”、“战利品”是战争中经常使用的语言,引用这样的语言,又很好地深化了主题“阻击战”。一场战争,当然就有描写战争的语言,但是这场战争又不是应该发生的战争,因此,所谓的“埋伏”、“战利品”为“尴尬的阻击战”作了很好的说明。同时引用这样的战争语言来描写经济行为,使文章情节显得紧张,充满着火药味,扣人心弦,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中国记者》评价这样的语言是“用简洁明快的语言酣畅地表达主题(《中国记者》2004.06期第40页,罗以纯《突破惯性的桎梏――评〈尴尬的阻击战〉》)。

二是引用的民间语言要典型。

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文中引用的“咳嗽”一词,实际就是民间百姓对伤风感冒一类小病的典型口语表述,可就是一个“咳嗽”微不足道的小病却反映了医德医风的重大问题。

如: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中国制造”抢走了“山姆大叔”的饭碗?》,文中“山姆大叔”借用了民间语言,一看便知道指的是谁,比起直接用“美国”一词,典型含蓄。

三是引用的民间语言要准确。

如: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微笑并保持微笑》,文章最后两段:

……我们应该多问问别人,也多问问自己:“你的心情,现在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词)

我们应该多提醒自己,也多提醒别人“让我们把手洗干净,然后握得更紧;让我在18层口罩后面,看看你微笑的眼睛……”(一则正在流行的“民谣”)

文中引用的流行歌词和流行民谣,突出了在特殊时期,“微笑就是力量”,“微笑就是感染力的主题”,“构成了非典时期乐观向上的主旋律”,“也使文章更具可读性和感染力”(2003年度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作品选》作品评介第16页)

四是引用的民间语言要简练。

1999年11月,《人民日报・华东新闻》发表的消息《夏汛冬防,防重于抢》,导语引用长江下游广为流传的顺口溜“要想防汛少吃苦,只要冬修多挑土,冬修资量不好,夏汛纰漏不少”。短短26个字说明了“修重于防,防重于抢,宁可做过,不能错过”的夏汛冬防,有备无患的道理,语言简练,说理深刻易懂。

如: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说了“禁语”“砸了3个饭碗”》:

7月17日,成都高新区一机关干部,因在接听来访电话时,使用了禁语,闯了“红灯”,丢掉了饭碗。这一消息在成都市机关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红灯”一词是交通管理中一种语言,也是民间常用的习惯用语。闯“红灯”意味深长,内涵丰富,如果要把其内涵说清楚,语言肯定复杂,但是引用这一语言,读者很快就明白其意义,十分简练明白。

五是引用的民间语言要翻新。

翻新就是指要有新意,要能点铁成金。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评论《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论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文中第一句话引用了国歌歌词“把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表现了面对非典灾害,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的伟大气概,赋予了国歌歌词的新含义,铿锵有力,雄浑激昂。

要做到巧用民间语言,记者还要多向民间学习,多向古今中外的书本学习。在日常生活和采访活动中要做“有心人”,择其佳者,装它一肚子,而且要原句原话记录下来,要像掌握信息那样做到“四个心”即:“有心牢记,耐心储存,精心运用,留心提高。”如果我们肚子里存有大量生动的民间语言、故事、诗歌等妙言佳句,动起笔来就能运用自如,文采飞扬,写出的新闻作品就会生动活泼。

上一篇:时尚类杂志的发展空间 下一篇:论大众传媒活动营销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