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动手中体验数学

时间:2022-05-10 12:31:28

让学生在动手中体验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进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一、自主感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自由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圆锥体体积”时,首先要求学生按学习小组准备材料:一个圆柱、一个圆锥、一小袋细沙。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探究,即把圆锥装满细沙,往圆柱里倒,三次正好倒满,说明了V椎=V柱。由于本公式来自于学生的亲自操作,对于公式记得牢,用得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就在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的时候,教师也用一个圆柱、一个圆锥来做这个实验,操作的结果是:用圆锥装满细沙,往圆柱里倒,倒了四次才倒满。学生对此结果提出质疑,教师请两名学生上来当众演示,结果还是四次才倒满。此时,教师再次要求各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观察和试验,同时对教具也进行对比,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圆柱和圆锥必须是“等底等高”。教师的精心设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对问题的疑惑促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合作探究推向高潮。

二、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在数学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恰当地进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有效的操作中发现、感悟,迸发出学习热情。例如,教学“长方体”知识时,教师让学生课前准备了一个萝卜和一把水果刀,学生有些纳闷,但对上课充满了期待。上课刚开始,教师宣布: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切萝卜,学生感到莫名其妙,然后教师就开始指导学生切萝卜,切一刀,得到一个长方体的面,切2刀,出现刚才一个面的对面、邻面,此时,电脑显示两个相邻的面,揭示两个面相交的边叫棱,切3刀,得到三个相邻的面,电脑形象揭示: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此时,教师抓住火候,因势利导:继续这样切,直到把萝卜切成长方形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整个环节中学生兴趣非常高昂地切萝卜,谈认识,亲身经历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在有效操作中归纳出了长方体的特征。

上一篇:如何减少小学生语文错别字实施策略 下一篇:专注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