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泼尼龙冲击疗法(MPPT)辅治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时间:2022-05-10 09:31:58

甲泼尼龙冲击疗法(MPPT)辅治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泼尼龙冲击疗法(MPPT)辅治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58例急性脊髓炎患者,对比地塞米松和甲泼尼龙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自行下地行走时间、排尿恢复时间以及肌力改善2级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甲泼尼龙;急性脊髓炎;冲击疗法;地塞米松

急性脊髓炎是各种自身免疫反应而导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改变,为临床常见的脊髓炎。传统的临床治疗方法是采用常规剂量的皮质类固醇实施治疗,效果不佳,治疗时间长,不良反应多。笔者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58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给予治疗组患者采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 ,疗效显著,现将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58例急性脊髓炎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患者接受地塞米松常规治疗,之后改用甲泼尼龙,治疗组30例患者采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所选取的58例患者中,男33例,女25例,年龄为21-47岁,平均34±1.2岁。根据常规诊断标准并结合核磁共振、脑脊液诊断治疗,患者被确诊。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患者疾病被确诊后接受治疗。治疗组将1000mg甲泼尼龙与1000ml 5%葡萄糖均匀融合,之后给予患者每天静脉滴注,连续治疗5天后,将甲泼尼龙剂量改为每天口服50mg,之后每周减少5-10mg,直至患者停药。对照组患者接受20mg地塞米松与250ml %葡萄糖进行均匀混合,之后给予患者清晨实施静脉滴注,连续对患者进行为期10天治疗,而后改用甲泼尼龙口服治疗,每天服用35mg,每周减少5-10mg,直至患者停药。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联合使用胃保护剂、神经保护剂、维生素以及部分抗生素,但均未给予患者其他免疫抑制剂。

1.3疗效判定指标

可自行下地行走的时间;痪肢体肌力改善2级的时间;括约肌功能改善恢复时间。

1.4疗效判定

痊愈:从瘫痪恢复到患者自理生活以及独立行走,患者功能恢复良好;显著改善:从瘫痪恢复到独立行走;改善:在治疗后患者的膀胱功能以及肌力有所改善,但患者不能自行小便或行走;无效: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恶化[1]。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2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3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6.7%(29/30),其中患者自行下地行走时间为(14.43±3.10)d,排尿恢复时间为(10.11±3.13)d,肌力改善2级时间为(5.94±1.42)d,对照组28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64.3%(18/28),患者自行下地行走时间为(21.48±2.74)d,排尿恢复时间为(18.41±4.03)d,肌力改善2级时间为(1024±2.24)d,治疗组患者的显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自行下地行走时间、排尿恢复时间以及肌力改善2级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甲泼尼龙,为一种人工合成类的糖皮质激素,该药物主要用于抗过敏以及抗炎治疗,同时还可以起到较好的抑制免疫效果[2]。该类药物之前多被用于治疗炎症,当前临床治疗中,使用甲泼尼龙治疗,可最大限度的抑制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的过敏反应,减少患者自身细胞受到损害。相关研究文献表明,该药物同时可用于治疗荨麻疹血管炎。其中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脊髓炎的机制,主要是因在大剂量使用情况下,患者体内的药物浓度上升,而高浓度的甲泼尼龙可能会抑制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减少脊髓受到损伤,改善脊髓神经的传导功能,改善患者的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以及患者血流量,减轻脊髓患者的水肿。综上所述,采用甲泼尼龙可显著改善急性脊髓炎,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发辉.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68(15):558-559.

[2]张军华.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小儿急性脊髓炎的24例临床观察[J].健康大视野,2013,67(2):5542-5543.

上一篇:CT灌注成像诊断肝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一篇: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