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

时间:2022-05-10 06:34:16

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

第八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将于今年9月在台湾举办。从2005年至今,图交会已分别在厦门和台湾举办了七次,一次好过一次,是迄今为止两岸书业界交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效果最显著的交流活动。

通过图交会这个平台,太多问题大家坐下来,一起研讨,太多的图书进入对岸,增进了两岸的相互了解,增强了共识,传承了文化,实现了两岸文化互补,促进了两岸经济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图交会也理所当然地被公认为是两岸业界和政府沟通的好桥梁,业界交流、交易的大平台,民众淘宝两岸图书的书香盛宴。

图交会走过了八年,八年间两岸形势发生很大的变化,两岸业界和民众对图交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交会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

应扩大交流领域,把图交会办成出版物交流的大平台。随着数字技术、远传技术和传媒载体的高速发展,出版产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原有业态外,新的行业不断涌现,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发展,都是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重新考虑图交会的资源,让他们在图交会有位置,让图交会成为所有出版业的公共平台。

应抓住影响两岸出版交流中的重大问题开展交流活动。两岸出版交流涉及许多的问题,每届图交会也都研讨了不少问题,但大多数是出版交流业务、技术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也非常重要。但要让两岸出版交流有大的发展,必须研讨那些影响两岸出版交流的发展的政策问题和瓶颈问题。过去,这些问题因为两岸处于敌对状况,无法面对面坐下来讨论,现在两岸形势逐步向好的方面发展,两岸都希望面向未来精诚合作,应抓住机遇,提高交流的档次,围绕两岸出版交流深层次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交流, 为两岸出版合作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执行方案和政策依据,开创两岸出版交流的新局面。

应更加注重图交会实效,让两岸出版人特别是台湾出版人通过图交会得到实惠。

毫无疑问图交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与业界的愿望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的确两岸出版交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两岸出版交流做得最好的项目是实体书进出口,但大陆图书在台湾市场还不到百分之一,台湾图书在大陆市场还不到千分之一,可见市场空间有多大。两岸业界,特别是台湾业界不知疲倦地奔走于两岸交流,最大的愿望是拓展市场,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创造条件。我们要向两岸出版人负责,扎扎实实做工作,创造条件让两岸出版人得到实惠。

两岸图交会,不仅是两岸出版业界的图交会,也是世界华人的出版图交会,因为两岸出版至少占世界华人出版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越来越多的世界华人书商都慕名参加图交会,两岸出版应发挥各自的优势,包括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市场优势,加强合作,共同操盘,引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中华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

中华崛起和两岸关系朝好的方向发展,为两岸的出版带来了机遇,也为图交会的提升带来了契机,我们一定要面向未来,总结经验,努力工作,把图交会办得一届比一届好,办成名副其实的两岸出版交流大平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大平台。

年年创新活动不断

第一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于2005年7月29日至31日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热闹圆满成功举办。台湾代表团超过150人,包括各会理事长、各大出版同业负责人与图书馆人、知名作家、台湾重要媒体记者等,都是首次以“小三通”方式由松山飞金门,再由金门搭船进厦门,犹如“两岸出版破冰”之旅。当船舶驶入港口,大陆的主办单位领导与整排的媒体记者在岸边簇拥着准备采访。当时我作为带领台湾业者的图书发行协进会理事长,心情是非常激动的,至今仍记忆犹新。此次展会也吸引两岸学术机构和图书馆以此活动作为采购书籍的重要窗口;另一项指标性意义,是开启了台湾图书进入大陆书业“现场销售”的先例,同时“公家机关出版品”也一并公开展售,更是史无前例之举。

第二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于2006年9月20日在台北世贸二馆举行,这也是交易会首次在台湾举办,由当时新闻出版总署于永湛副署长带领300多位大陆出版人、发行人员、图书馆人、作家等来台参加书展,以“书香两岸·情系中华”为主题,也是首次人数最多的业内人士组团来台交流。当时正逢“红衫军”静坐时期,筹备期间有关场地安排、开幕活动形式、发言致词程序、欢迎晚宴、包机来台等相关事宜的沟通协调,令我寝食难安,现在回想起来如同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本次史无前例的邀集两岸所有主要出版集团、各省出版总社近500家出版社参展,十万种百万册的最新图书展售,可以说是自两岸开放交流以来,书目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华文书展。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陆近年重要精品出版图书,如:《四库全书》、《中华再造善本》、《永乐大典》等,是台湾读者从未见过的大陆精品出版图书。展会同时举办“海峡两岸图书交流与发展高峰论坛”,邀请两岸图书出版产业上、中、下游专业人士,就近年来的两岸出版市场发展进行讨论交流。

尽善尽美服务同业

图书交易会至今年第八届,每年不断有创新的成绩,不论是参展商、展售图书还是参访人数、活动项目,这一品牌已是两岸出版交流的最重要的平台,而且每年在服务出版专业人士之余,也向两岸读者展现了出版业努力的成果。笔者在此提出一些建议,期许此品牌能够永续经营,创新发展。

一、专业分工的执行单位:目前台湾组委会由图书发行协进会、图书出版协会、出版同业公会三会轮流主办,厦门与台北两地各一届。因三会不同考虑,实际执行单位皆委由不同的公司办理招展会务、展场规划、宣传与销售等,因此难以将好的经验传承。建议应该由专职公司负责执行,在良好地传承上届成功优势的同时,改善调整上届的缺失,让交易会更尽善尽美,服务两岸的同业。

二、专业领域深入交流:目前每一届图书交易会都会安排主题馆、主宾城市、主宾省等活动,建议每届能够再增加分类图书出版的交流,如文学类、语言类、艺术类、儿童类等,每届针对不同类别出版畅销好书展出,邀请作家、出版商、发行商进行交流座谈,让两岸交流更深入专业领域。

三、文创与数字:目前随科技进步,数字阅读习惯逐渐改变图书市场,传统出版要如何面对未来的发展,如何把出版的内容与创作的元素推广在未来的生活用品上,并且在各种数字阅读的环境都能永续发扬光大?图书交易会或许可以以此为着力点进行深耕。

上一篇:交流领域进一步拓宽,数字出版登上交易会舞台 下一篇:如何延续书籍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