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5-10 02:43:07

三位一体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为适应高校转型发展,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采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园艺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园艺产品生产管理岗位从事相关的基地管理、植物生产和经营服务等工作的应用技术人才,作出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起到的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三位一体;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产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05001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是指由学校组织、社会和企业积极参与的3方共同实施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学生则是教育实践的主体。而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定位就是培养具备园艺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在园艺生产单位从事植物生产、基地管理、推广开发与服务经营等的应用技术人才。“三位一体”目的是探索和实践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相应管理制度,切实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素养和应用实践能力,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1 教改内容

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专业实践为主线,以各种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分方向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教学方向分模块,组织过程有情境,能力实践靠项目,评价体系多元化”的教学改革,形成充满活力的高效课堂。完善校内实践平台,拓宽校外实践基地,实施产学结合协作;依托校外园艺企业实践平台,实行顶岗实践。职业化本科教学过程包括4个学年8个阶段。

1.1 第1学年

学生在学校进行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的课程教学;结合小学期实践参与生产认知实习,参观现代园艺企业,稳定专业思想,规划职业方向。

1.2 第2学年

依托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实施项目课程教学,完成蔬菜、花卉和果树生产的第1轮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践;通过学习园艺专业课程,结合在实验实训基地承担工作任务,学生完成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不同岗位技能训练,提高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

1.3 第3学年

分方向(果树、蔬菜和观赏园艺)模块教学,进行专题讲座和拓展技能教学;在校内(外)的蓝莓基地、蔬菜基地和花卉基地进行生产性实训,完成生产过程第2轮实践学习。

1.4 第4学年

继续分方向模块教学和完成各种创新实践项目;完成专业教学并到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践并完成本科毕业论文。通过以上学习和实践过程,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实现走出校园,融入社会。

2 实施效果

2.1 课程与教学建设

2.1.1 优化课程体系

按照应用本科职业化教育的价值取向,根据岗位技术能力的要求和标准,园艺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包括小浆果生产、蔬菜生产、花卉生产为主,结合课程组合配套园艺植物保护、园艺设施与环境、植物组织培养等,更好地为专业主干和特色课程服务;以果品(蔬菜、花卉)加工与贮藏、农产品电子商务、花艺技术等拓展知识的选修课程补充和完善课程体系,达到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能力培养转化为课程目标,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落脚点,立足于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发展,知识、技能和态度相融合,优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平衡,专业拓展和专业提高相关课程间的协调,通过不断地优化重组教学课程及内容体系,培养品德优良、技能过硬、后劲充足、素质较高的可持续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2.1.2 改革教学内容

以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依据,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使其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实践中我们不断优化专业学科内容体系,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重新组合,建立能力为中心模式,构建新的课程内容框架。重新设计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课程体系设计为基础,实践教学环节以项目实训、小学期实践和毕业实习为重点,注重更新补充地方农业发展中实用的园艺新品种、新技术,突出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特点。建设专业特色精品课程,其中《小浆果栽培技术》、《山野菜栽培技术》、《杜鹃花栽培技术》为辽东学院立项建设精品课程。

2.2 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企业行业技术骨干对专业建设和教学、科技活动进行全面指导;以培养能力为导向,强化以工作岗位式为导向,采取职业性教学与科研活动相结合等措施,培养在地区园艺行业中有影响的专业带头人,并带动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教师人数达到13人,培养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完善兼职教师管理考核办法,到2014年底,建立了10人的兼职教师库,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2:1。每年聘请行业技术骨干,承担小浆果栽培技术、蔬菜设施栽培以及花卉生产技术等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3.5%。专职教师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7人,博士研究生达31%,硕士研究生达84%。专任教师主持或参与教、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2a中,主持国家级、省市级、校级教科研项目19项,发表中文核心论文40余篇,获各级教学成果奖2项。教学团队中有1人被评为辽东学院教学名师。

2.3 科研成果丰富

经过3a的专业建设,形成了以小浆果为代表和稳定特色的研究方向,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团队教师进行蓝莓、草莓、软枣猕猴桃等小浆果的推广示范工作,对我国北方地区小浆果产业发展和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持,也取得很好的研究成果和社会声誉,已经申报辽宁省丹东市各级课题多项,累计经费近300万元,团队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科研课题共计10项;荣获国家、省市级科技奖项2项;公开发表国家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其中1篇被sci二区收录,大大提升了园艺专业整体科学研究水平。主编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建设了3门辽东学院校级特色精品课程。

2.4 实训基地建设

2.4.1 完善现有实验实训场所,构建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按照人才培养实验实训的要求,对果树技术实验室、蔬菜技术实验室等现有实验室进行改造,新建小浆果资源引种及创新实验室,加大引进和更新仪器设备力度,提升实验实践整体功能,便于师生实践技能训练,积极参加辽宁省市级大学生创新及标本大赛,连续多年取得较好的成绩。重点建设园艺设施与环境实训基地,其中包括蓝莓栽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日光温室、花卉栽培应用日光温室,满足学生专业能力实训需要。同时着力建设由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形式、实践教学研究、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考核构成的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2.4.2 加强企业合作,开发校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平台,专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在原来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大学生校外合作实践实训基地,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校外实践基地由原来的6家园艺企业增至10家,其中2013年新增2家,2014年新增3家,以满足学生实践的产学结合。立足学生的实践能力、实务水平的提高,从学生实习、实践乃至应用科研等方面入手,树立基地项目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基地人才培养的特色之一。2015年,园艺专业的辽东学院丹东市北林经贸有限公司农业研究所获批辽东学院校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

2.5 专业服务社会能力

凭借较好的实训和师资条件的专业平台,在辽宁省科技厅主管部门指导下,举办“阳光工程”农民培训班培训农民技术员900人次;组织承担鉴定蔬菜、花卉、园林绿化和植保等农业技术工种200多人。利用辽宁省丹东市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平台,大力推广园艺新技术示范,科技示范影响带动近千农户。重点做好小浆果引种示范工程、野生蔬菜等栽培新技术的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与国内其他院校园艺专业广泛建立交流与合作,共享教学与实践资源库,共同推进与提高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2008年园艺专业的蓝莓科技特派团获辽宁省科技特派先进集体称号;2013年被政府评为科技特派优秀单位,扩大了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的服务影响力。

2.6 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

在校时加强学生的专业基础学习,锻炼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就业后毕业生一直得到社会较好的认可。配合高校转型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和加强学生能力培养一直是专业的努力方向。近几年,学生就业多以园艺植物生产、基地管理以及销售加工等岗位为主,在实践工作中经过锻炼逐渐成熟,很多毕业生进入中层管理岗位。经调查,本专业学生毕业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用人单位对园艺专业毕业生普遍评价较好,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工作中有较强的开拓精神和吃苦精神,完全能够承担基层农业及园艺植物生产工作,通过就业单位反馈,毕业生的优良率达85%以上,毕业生完全可以胜任相关农业及园艺等企事业单位及公司的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1]何淑琴.美国农科教“三位一体”模式的引入及其影响研究――以金陵大学农学院为例[D]. 南京农业大学,2011.

[2]苑迅,郭辉,秦昌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 28(8):1-4.

[3]宋义林,高树枚,陈刚.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6):142-144.

[4]刘江,李慧.中职园艺技术专业“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43-46.

作者简介:刘利(1970-),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园艺植物资源教学研究与实践。

上一篇:关于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融资成本及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