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北周胡化现象探析

时间:2022-05-10 01:34:50

[摘要]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自东汉末年起,北方各少数民族相继入主中原,这些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不同的民族政策,最为典型的就是北魏孝文帝的去鲜卑化改革,使拓跋鲜卑得以迅速发展。然而,作为北魏继承者的北齐和北周却实行了与北魏截然相反的措施,即胡化措施。这些措施不仅对北朝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对后继的隋唐王朝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去鲜卑化;胡化

[中图分类号]K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8-0033-02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史上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战乱频仍、政权林立、社会动荡,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然而,与战争和破坏同时并存的就是民族间的融合与同化。陈寅恪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指出:“总而言之,全部北朝史中凡关于胡汉之问题,实为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种汉种之问题,当时之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是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关系较轻,所谓有教无类者是也。”①可见,陈先生将魏晋时期的民族问题直接归结为“胡化”与“汉化”问题,而此时胡汉文化的关系远远比胡汉血统关系要重要得多。而在其后来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陈先生又进一步阐述了该观点:“汉人与胡人之区别,在北朝时代文化较血统尤为重要,即汉化之人即目为汉人,胡化之人即目为胡人,其血统如何,在所不论。”②“此点为治吾国中古史最要关键,若不明乎此,必至无谓之纠纷。”③汉化与胡化始终贯穿于魏晋时期,甚至隋唐前期,且在不同的阶段此消彼长。本文主要对这一时期的胡化现象作一简要论述。

一、北周、北齐胡化现象

胡化是指汉民族采纳或者接受少数民族的文化和风俗,而本文所要论述的胡化有两层意思,既包括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的胡化,又包括胡化后接受西域文明的西胡化。北齐和北周是分别继承从北魏政权中分离出来的东魏和西魏所建立的政权,而这两个政权的建立者一个是鲜卑化的汉人高洋,另一位则是鲜卑族宇文觉。就血统而言高氏为汉族人,但是由于其常年累世居处北边,习俗同鲜卑无异。“显祖尝问弼云:‘治国当用何人?’对曰:‘鲜卑车马客,会须用中国人。’显祖以为:‘此言讥我。’”④高氏虽有着汉族血统,从显祖高洋和杜弼的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洋的自我认同是鲜卑人。受胡族影响,北齐、北周整个社会无论从衣、食、住、行还是音乐、绘画、游戏,都充满着异域风情。在高洋和宇文觉创立的北齐和北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出现了诸多胡化现象。

(一)北齐西胡化现象

北齐政权是由鲜卑化的汉人建立,但是在建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出现了一种西胡化风气。所谓“西胡化”,就是指那些鲜卑族或者鲜卑化的汉族人热衷于西域的歌曲、舞蹈、游戏等习俗,并被这些习俗所同化。据史书载:“西域丑胡,龟兹杂技,封王者接武,开府者比肩,非直独守弄臣,且复多干朝政。”⑤“犹以波斯狗为仪同、均君,分其干禄。又有何海及子洪珍,皆为王,尤为亲要。洪珍侮弄权贵,鬻狱卖官。又有史丑多之徙胡小儿等数十,咸能舞工歌,亦至仪同开府,封王。胡小儿等眼鼻深崄,一无可用,非理爱好,排突朝贵,尤为人士之所疾恶。”⑥当时北齐的胡人可谓是无处不在,不仅大受欢迎,而且被封为王和开府的都大有人在,甚至干涉朝政,连波斯狗都被封。可见北齐鲜卑贵族喜爱西胡风俗到了何种程度。

(二)北齐、北周行胡姓之风

胡族姓氏自古就与中原地区的汉族人不同。北魏时期孝文帝经过努力,在自己统辖内实施了一系列的汉化措施,首当其冲的就是对胡姓的汉化。但魏亡后,继魏而立的东、西两魏和北齐、北周却实施了一系列复胡姓、赐胡姓的措施,使得孝文帝苦心推行的汉姓不复存在。北周大统十五年(549),“诏诸代人太和中改姓者,并令复旧”,⑦在孝文帝时期被改的胡姓如元姓,重新改回拓跋。此外,被改回胡姓的还有苏椿改为贺兰氏、王杰改为宇文氏、王勇改为库汉氏、杨绍改为叱利氏、杨尚希为普六茹氏、田弘为纥干氏等。除了这些被勒令改回胡姓的以外,还有很多皇帝赏赐的胡姓,如令狐整被赐为宇文氏、高丽人高琳被赐为羽真氏等。

(三)胡族娱乐活动受推崇

胡化之风盛行,不仅限于朝廷勋贵,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北齐贵族都喜欢一种游戏,叫作“握槊”。据史料载:“赵国李幼序、洛阳丘何奴并工握槊,此盖胡戏,近入中国,云胡王有弟一人,遇罪,将杀之,从狱中为此戏上之,意言孤则易死也。”⑧“世祖(高洋)性好握槊,(和)士开善于此戏,由是遂有斯举。”⑨可见,“握槊”是一种胡戏,受到作为皇帝的高洋的喜爱,并且和士开由于善于此而受到提拔,充分地说明这种胡戏在当时的流行程度。此外,诸如西域的西凉、龟兹音乐也受到广泛的欢迎,而琵琶作为外来的西胡乐器在这一时期十分流行。

(四)胡化的婚俗及妇女地位

魏晋时期,由于胡族大多刚刚脱胎于母系氏族社会,保留了诸多的母系社会残留,而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北齐《封子绘妻王楚英墓志》记载,王楚英有四个女儿,三个一生多嫁,长女嫁三次,次女两次,三女两次。对改嫁这种曾为中原传统所不齿的行为,此时竟刻上了墓志,足见此时婚俗在胡风影响下的改变。⑩此外,妇女地位也较前世和后世都有提高。

二、北齐、北周胡化原因探析

要探明北齐、北周胡化的原因,首先必须把握北周、北齐的历史渊源,从北齐、北周发展的脉络中去探寻。

北齐、北周的创立者高欢和宇文泰分别是来自怀朔镇、武川镇的豪强,他们正是在六镇起义的推波助澜下建立了自己势力。而六镇起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一些平城时代的鲜卑豪族地位的下降。据载:“南迁洛阳之鲜卑族人,往往得上品通官,各各显荣……而留住北方边镇者,号曰府户,役同厮养。”11这些没有接受汉化的北方六镇的军官,被排斥在门阀之外,地位较低,与南迁汉化之人及朝廷产生了严重的隔阂和矛盾,从而导致了六镇起义。因此,他们有着浓烈的仇视汉化的心理。而在北魏灭亡以后建立北齐、北周之际,为了笼络胡族将士和证明自己的正统性,兴胡排汉,便开始极度仇视汉化。于是,大行胡风便在情理之中了。

此外,从创立于西魏时期的府兵制中也能窥见胡化的原因。宇文泰始建府兵,设八柱国,仿鲜卑八部、八国之制。在这些府兵的将领之中,有如上文所提的将胡族汉化之姓恢复为胡姓,也有赐汉人胡姓。据史料载,大统九年(543),“太祖以芒山之战,诸将失律,上表请自贬。魏帝报曰:‘……宜抑此谦光,恤予一人。’于是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12当时,北周在创立府兵之前,东西魏的战争中西魏一直处于下风,主要原因就是军队里面既有鲜卑士兵,又有已经汉化的胡人及汉人,这些不同种族的士兵之间势必会有民族隔阂,大大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因此,北周不仅恢复了胡族胡姓,而且也为一些汉族赐予了胡姓。这样,军队内部的矛盾隔阂渐渐消失,较以前也团结起来,府兵的战斗力迅速得以加强。所以说,宇文泰时期的胡化,是为巩固统治的权宜之计。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魏晋时期儒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道教的兴盛与佛教的传入,都对儒学产生了较大影响。西晋灭亡以后,随之而来的“五胡”更是对所谓儒家思想不屑一顾。这样,北方大多数民众的儒家伦理观念则逐渐淡薄,而入主中原的胡族及他们的文化则逐渐开始影响到各个方面,这也是北齐、北周胡化所产生的前提条件。

三、余论

继北魏孝文帝实施汉化后的北齐、北周所实行的胡化运动,一直延续到了唐代中期,不能简单将它视为单纯的反汉化,而是应将其置于中华民族融合的大流中去看。民族间的融合,关键是文化的整合,而文化的整合,是在不断地冲突交往中融合在一起的,这是一个既漫长而又反复的过程。孝文帝的汉化,随着他的去世而终结,但汉化后的成果与矛盾并存,直接导致了后来的胡化。可见,胡化与汉化是处在同一条发展脉络中的,也就是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中华民族发展形成的过程中,汉化是主要脉络,当汉化遇到挫折的时候,进行胡化缓和了汉化所造成的社会矛盾。更重要的是,胡化为下一步更深入的汉化创造了条件。因此,可以这么说,北齐、北周的胡化是北魏时期汉化的继续,是对孝文帝改革的重新整合,客观上促进了汉化的进一步深入。陈寅恪先生认为:“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13显然,这种文化的整合,直接影响了关陇集团的产生,继而影响到隋唐帝国的诞生和发展,也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注 释]

①②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71页、第16页。

③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版,第17页。

④《北齐书》卷24《杜弼传》,第353页。

⑤⑥⑨《北齐书》卷50《恩倖传》,第685页、第684页、第686。

⑦《北史》 卷5 《魏本纪第五》,第180页。

⑧《魏书·术艺传·范宁儿 》,第1972页。

⑩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36页。

11《魏书》卷60《韩麒麟传》,第1332页。

12《周书》卷2《文帝纪下》,第28页。

13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载《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03页。

上一篇:莫高窟217窟“得医图”考释 下一篇:20世纪80年代以来宋代兵制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