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宝宝吃明白

时间:2022-05-10 12:38:56

过敏宝宝吃明白

宝宝10个月大了。有一次,一家人外出吃饭,吃的是日餐。看着日餐中美味的蛋羹,软软嫩嫩的。虽然蛋羹里面还添加好几种宝宝没吃过的东西,但宝妈觉得量不大,应该没什么问题,便给宝宝吃了小半碗。谁知中午吃的饭,下午宝宝就不睡觉,哭闹不停,并且身上起了好多疹子。宝妈赶紧带宝宝去了医院。医生诊断为食物过敏,开了药,并提醒宝妈,今后给宝宝吃的东西要尽量自己做,慢慢加,并且要注意一些过敏的症状。

食物过敏的常见表现

宝宝食用几分钟或几小时后,出现下列症状就可能是食物过敏引起。

口周及咽喉

口周一圈变色、嘴唇肿胀。

皮肤

皮疹、皮肤红肿、瘙痒。

消化道症状

腹泻或呕吐。

防过敏如何吃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过敏。所以妈妈可以考虑尽可能长时间地喂宝宝母乳,特别是家族有过敏病史的情况下。

过敏体质宝宝6个月后添加辅食

过敏是会遗传的,如果父母都是过敏体质,宝宝患过敏症的几率会很高,如果父母中有一个人是过敏体质,宝宝也有50%的可能性患某种过敏症。宝宝可能会遗传到容易过敏的体质,但不一定会遗传某种具体的过敏症。当父母双方都有过敏体质时,一定要等到宝宝满6个月以后再添加辅食。

初次食用少量添加

给宝宝初次添加辅食时,要少量。先加一小勺,如果加过一次后,当天身体没有反应,第二天可加得更多一些,之后逐步加量。7天后依旧无过敏反应,证明这种食物对宝宝来说是安全的。

制订限食计划

回想宝宝过敏发生前24小时的食物,找出怀疑对象,如能确定就要将其列入限制食品。如果只属于怀疑对象,可今后少量尝试一下,看是否有问题,再决定是否列为限制食品。妈妈可以将食物种类、引起过敏的症状、食用日期等信息列个表格,方便今后查找或向医生描述。

三日食物记录单

细心是预防过敏最有效的方法。每当宝宝食物过敏的时候,妈妈都会紧张,怀疑很多食物过敏。这样会错杀一些食物,会造成优质蛋白或者其他营养物质的损失。因此,如果宝宝过敏不严重,可以记录前3天孩子吃的食物。记录几次以后,宝宝过敏的食物就会清晰地出现在你的记录单上,以后尽量避免就是了。

照顾宝宝的人都要知道不可吃的食物清单

妈妈一定要让每个照顾宝宝的人,如保姆、家人、亲戚都了解宝宝的过敏情况,列个不可以吃的食物清单。而且要告诉宝宝避免吃哪些东西。

做过敏原检查

如果怀疑自己的宝宝可能存在着食物过敏症,父母也可以把宝宝带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查。根据检测结果,医生将宝宝的食物分为三级,即禁食、交替食用、安全食用,并为宝宝制定出科学的食谱。

tips

家有过敏宝宝,购买成品食物要多留意成分表

对鸡蛋过敏的宝宝,如果给宝宝添加未吃过的成品食物时,要看看食物配料表,看看有没有会引起过敏的成分,如:对鸡蛋过敏的人,可能会忽略有些饼干、冰淇淋、糕点中也有鸡蛋的成分,所以要详读成分表。

食物过敏也有“时效性”

引起宝宝过敏的某种食物,并不一定是终生都不能食用。人体对食物的过敏反应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且具有“时效性”。相当一部分曾对奶、蛋、大豆和小麦过敏的孩子到上学的年龄时,这些过敏症就消失了。而对花生、坚果、鱼和甲壳类水产的过敏则更有可能伴随孩子一生。即使是这样,在2岁以下对花生出现过敏的孩子中,大约有20%到上学的年龄也会摆脱这种过敏。

正因为宝宝可能随着年龄增长,不再会对某种食物过敏。所以医学界有一种观点,建议宝宝到了一定年龄,可尝试再次添加曾引起过敏的食物,由少至多,看看过敏现象是否减轻或消失。重新添加曾过敏的食物,要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选择营养价值高,过敏反应程度低的食物,如牛奶、鸡蛋。

2一种一种地加。一开始量要少,逐渐由少到多。加入另外一种食物前,一定要确认前一种食物不会引起过敏反应。

3必须是单一品种,如以前对牛奶过敏,就暂时只喝牛奶,而不要吃巧克力味、草莓味等花色配方奶,这样才会使过敏的机会减少。

常见易过敏食物

蛋白质类:鱼、虾、贝类、鸡、鸭、蛋、豆制品、牛奶等。

蔬菜类:苋菜、灰菜、土豆、莴笋、蘑菇等。

水果类:菠萝、芒果、桃等。

淀粉类:坚果、蚕豆等。

妈妈经验

宝宝对干脆面调料过敏

我家优优2岁多,一次看到表哥家4岁的姐姐吃干脆面,馋得不行,伸着手要。我拿了一块给宝宝吃。宝宝吃完一块,又要了一块。吃完没多久,小嘴肿起来了一圈,成了小猪嘴。我猜是干脆面中的某种调料,让宝宝过敏。看看宝宝,仅仅是嘴巴肿了,身上没疹子,也没有特殊的不适,我也没带他看医生。但这口周一圈的肿胀3天后才消退。从此以后我再不让宝宝碰干脆面了。

优优妈妈

食物过敏要重视

宝宝对虾过敏。以前我没重视宝宝的食物过敏,认为不就是偶尔起个疹子嘛,没什么大不了的。又觉得虾是好东西,不让宝宝吃可惜了。但当我看到一则消息:孩子食物过敏不重视,可能在成长中出现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积极地预防食物过敏有助于切断“过敏进程”疾病链,降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知道这些后,我决定让虾远离我家的餐桌,至于什么时候才能再让它“回来”,等宝宝大一些,咨询医生后再说吧。

朵儿妈妈

上一篇:陪你看懂芭蕾剧 下一篇:自己吃饭不用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