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鸽蛔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时间:2022-07-11 02:25:43

肉鸽蛔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摘要:对一例肉鸽蛔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情况进行了介绍,供参考。

关键词:肉鸽蛔虫病;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5.9; S858.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5-0013-01

蛔虫病是鸽常见的寄生虫病。鸽蛔虫是鸽中最大的寄生线虫,属禽蛔科、禽蛔属,虫体长20~50 mm,虫卵呈椭圆形,随粪便排出。鸽子通常因为吞吃含有感染性虫卵的饲料、饮水和保键砂而被感染。成年鸽往往是带虫者,3月龄以内幼鸽病情较为严重,生长发育受阻,严重的可导致死亡。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一养鸽户饲养肉鸽6 000余只,出现生长发育不良,精神萎靡,下痢等症状。经用抗生素治疗不见好转,后经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鸽蛔虫病,采用左旋咪唑治疗,效果良好。现将其报道如下。

1 临床症状

鸽子患上蛔虫病后,常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粪便中有时带血或黏液。鸽子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有时还会出现抽搐及头颈歪斜等症状。平常鸽群应尽量采取舍内离地饲养,以减少鸽群感染蛔虫病的机会;轻度感染时无可见症状,但实际上这些患鸽的生产性能已降低约10%,严重感染时,鸽的生长速度、生产性能和食欲等会明显下降,甚至出现麻痹症状;患病时间较长时,病鸽体重减轻,明显消瘦,垂翅乏力,常呆立不动,黏膜苍白,表现便秘与拉稀交替,粪中有时还带有血或黏液。羽毛松乱,趾部浮肿。啄食羽毛或异物,除头颈外,体表的其他部分长羽不良,食欲不振,皮肤有痒感,有时还可出现抽搐及头颈歪斜等神经症状。

2 病理剖检

剖检病鸽6只,所有病死鸽剖检症状相似,心、肺、肾的色泽、大小未见异常,回肠、盲肠、直肠也未见异常,有一只肝脏肿大,表面清晰可见有虫体,十二指肠明显增粗,虫体呈淡白色,圆柱状,两端稍狭小。虫体表面有纹理。腺胃无出血斑点;肠道苍白、肿胀;剖开肠道,有20多条缠绕在一起约50 mm、呈淡黄白色的线虫,短的也达14 mm长,几乎充塞整个肠道。

经驱虫治疗,除病重的4只鸽死亡外,余者1周后全部恢复。故确诊为鸽蛔虫病群发感染。

3 防治措施

预防该病主要应注意平时搞好鸽舍的清洁卫生,尤其要及时清除粪便,要求1~3 d清粪一次,防止饲料及用水被鸽粪污染,并尽量避免鸽与粪便接触,每日换饮用水。确保饲料和饮水卫生;饲料不要撒在地上,要用食槽喂食。鸽舍、食槽以及饮水器等要每天清洗,定期消毒;最好能做到雏鸽与成年鸽分群饲养。同时要定期驱虫,对鸽子进行驱虫前,要使鸽子处于空腹或半空腹状态,或者在下午用半量饲料混药投服,以确保驱虫效果;一般雏鸽每2~3个月全群驱虫1次;成年鸽每年驱虫1次;信鸽于比赛前半个月驱虫1次。在驱虫的同时,于保健砂中加饲维生素A、维生素C,并用口服补液盐饮水。及时清除粪便。驱虫药物可选用以下几种:

(1)定期驱虫。每隔2~3个月,给鸽群驱虫1次。

(2)驱虫灵,每次1/4片,1次/d,连服4 d。

(3)喂饲服哌晔嗪磷酸盐,每次0.1 g,1次/d。

(4)石榴根煎水,让鸽子自饮,既可防病,又可治病。

(5)内服驱虫净(四眯唑),每千克体重25~40 mg。

(6)内服枸椽酸哌哗嗪或磷酸哌哗嗪,每只鸽子每次喂1/2片(0.25 g),1次/d,连续饲喂2 d。

(7)盐酸左旋咪唑,每只鸽子每天0.5片(每片25 mg),要在晚上喂服,病轻的1次,重的2次。

(8)驱虫后次日早上清除粪便,用0.1%敌百虫对场地消毒。

(9)驱虫后要增加饲料营养,多喂含维生素A的多维素或鱼肝油医治肠道创伤。

(10)每只鸽子用0.02 g山道年,1~2 h再喂0.03 g甘汞或0.5 g硫酸钾作为泻剂,使寄生虫随粪便排出体外。

上一篇:黄芪多糖对断奶仔兔免疫功能的影响 下一篇:蛋鸡热应激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