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会展业发展现状浅析

时间:2022-05-09 04:51:08

厦门会展业发展现状浅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厦门市会议展览行业的发展特点和困境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探寻完善和壮大厦门会展业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厦门;会展业;困境;发展建议

近年来,厦门市会展业已经从新兴产业变身成为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会展业是厦门发展经济,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浅析厦门会展行业现状与发展困境,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为城市会展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1.厦门市会展市场发展特点

1.1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厦门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厦漳泉金三角的中心,面向台湾海峡,三面环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先天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作为福建唯一的经济特区,厦门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高速公路连通相邻全部地市;铁路呈“T”字形向北、南、西三个方向延展;机场航线更是遍及亚、欧、美三洲,厦门机场已经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枢纽。便捷的交通能够为厦门带来更多的游客,也是物流畅通的重要保障,从而吸引更多的会展企业和参展商前来厦门办展。此外,厦门现有专业会展场馆5个,四星级以上会议型酒店40家,会展设施齐全,使展商可以获得更为灵活地选择余地,选择最好的地点来进行自己的会展活动。

1.2政府大力支持,优惠政策多样

商务部《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面广,关联度高,发展潜力大,其发展程度体现一个国家文化、经济和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强调必须加大对会展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会展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多年来,厦门市政府陆续出台扶持重大展会的政策措施,指定若干规范会展市场的管理制度,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重大展会的组织,协调与保障上。厦门市政府还曾经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以保证会展市场健康,高速,持续稳定增长,包括“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商务局会展办关于扶持会议展览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厦门市财政局厦门市商务局厦门市会展办关于印发厦门市会展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等,通过对来厦办展参展的各类部门,行业组织及企业进行金额不等的高额奖励;对自办展会进行大幅资金资助等鼓励方式,来进一步促进会展市场的繁荣发展。

1.3会展协会在会展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厦门市会议展览业协会成立于1999年4月19日,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会展行业社团之一。在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由本市会议、展览行业及其相关社会团体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行业性的、地方性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组织。与其他城市会展协会不受政府重视不同,厦门市会展协会在厦门会展组织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主要承担以下工作:一是配合政府搞好行业调研,参与制订相关政策;二是反映企业呼声,宣传政府政策,推动产业发展;三是受政府委托,负责全市会议、展览统计工作;四是新办展览项目协调确认;五是受政府委托负责厦门会议、展览评估工作;六是负责会展设计搭建企业的资质认证工作。

2011年6月,由会展协会负责建设和运营的厦门市政府会展官方网站――厦门会展网上线运行,每月点击率达2万人次,成为业界了解厦门会展动态、政策的重要窗口。

1.4初步形成会展服务产业链

从1997年开始一直到今天,厦门市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类展会的配套服务体系,以帮助完成重大展会的保障服务。经过近20年的发展,厦门市的会展产业服务体系中已经包括了会展场馆、会议酒店、会议展览公司、旅游接待公司、设计搭建公司、庆典礼仪公司、翻译保安公司、通关物流公司等单位,一个较为完整的会展产业服务链逐渐形成。这条服务链涵盖了会议展览上、中、下游各个环节,能够为全球各类型展览和会议提供全方位的市场化服务。

2.厦门市会展业的发展困境

虽然厦门会展业经历了多年发展,也具有诸如“9・8”投资贸易洽谈会这样的品牌展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厦门会展业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会极大地影响厦门会展业的健康发展。

2.1会展市场管理尚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前文提到,为了促进厦门市会展业发展,政府对会展业实施了一定量的干预。尽管政府干预在某个时期里卓有成效,但是长此以往,容易造成会展业主体发展受限,市场发展滞后的结果。现在厦门司职会展策划的公司有十多家,多数规模小,形式分散。这些企业注册资本多数少于一百万元,缺乏高级人才,企业盈利水平低,发展后劲不足。除了“9・8”投洽会、台交会等少数大展,其他的展会大多属于规模小,实效差的小型展览会。另外,由于展览公司、中介机构、展览服务商专业化程度偏低,初步形成的产业链条略显不成熟,产业聚集和人才聚集低,展会运作成本高。

2.2现有会展场馆选址和配套设施存在缺陷

目前厦门市大多数会展场馆位于厦门市湖里区,而非中心市区思明区,虽然有公交线路可以到达,但是因为班次过少,在大展期间公交车经常人满为患。而且厦门极具特色的BRT高架快速公交也没有铺设至主要会展场馆所在地――会展中心,也就说目前只有寥寥数趟公交可以到达会展中心,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并不方便。公共交通的不便直接影响到展会的人流量,除了大型展会,其他的中小型展览会经常出现冷冷清清的景象,商家销售情况远不及预期,这些都有可能严重影响厂商来厦参展的信心。

配套设施不全是影响厦门会展业发展的另一不利因素。与面积庞大,内部布局合理的会展场馆相比,场馆周边的配套设施明显滞后。商品房数量少,常驻居民有限。周边商铺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街道还可以看见以往工业区的影子,与会展中心的形象格格不入。无论是参展商还是观众,都难以在会展场馆周边体验到足够满意的服务。

2.3会展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会展业也不例外。一支高素质的会展人才队伍关系到厦门市会展业余国内外同行竞争的成败。厦门市会展业现今仍然以政府主导型为主,加上会展教育起步较晚,导致会展专业人才缺乏,会展业经营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没有跟上。会展从业人员大多由其他专业转型而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会展职业培训,很难真正意义上做到高水平办展。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厦门市乃至全国会展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瓶颈。

3.对于厦门市会展业的发展建议

3.1规范会展市场管理

政府应该成为会展业的“掌舵者”,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积极引导会展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优惠政策,扶持行业健康发展,让企业或行业协会成为会展主体。招商、招展、展会执行以及各类配套服务尽量通过市场调节,除必要的展会,各级行政部门应该减少对行业活动干预的力度和次数,争取让会展企业更快地走上“市场化”道路,从“依靠市长”向“依靠市场”转变。同时,政府应更加重视会展协会的协调和管理功能,使其真正成为政府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

3.2改善场馆资源条件

对于厦门现有的会展场馆,首先要持续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与维护,防止设施老化,充分发挥各个场馆优势。其次,要改善场馆所在地,特别是会展中心的公共交通状况,提供更多公共交通方式通往会展中心,增强市民去往场馆的便利性,保证场馆附近保持足够人流量,增加观众数量。此外,会展场馆周边可以建设吸引外部人流的旅游文化资源,保证人员长期流动性,以期形成会展、旅游、餐饮、娱乐、休闲、商业于一体的集群效应,使会展场馆周边的冷清景象得到改观。

3.3注重会展专业性人才培养

会展专业人才缺乏所带来的弊端已经显露出来,对厦门会展经济的深入发展形成了很大阻碍。政府和业界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缓解这种压力:一、出台优惠政策,用良好的环境和丰厚的便利条件吸引各地专业人才;二、引导会展企业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培训机制,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办展水平;三、鼓励本地高等院校设置和发展会展专业,为行业培养和储备会展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徐维东.重庆会展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1.21

[2]林红,蔡纯一.厦门市重大展会市场化运作探讨[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8.3

[3]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商务局会展办关于扶持会议展览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Z].2011-05-14

上一篇:加强中小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之浅见 下一篇:高校贫困生资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