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的新生儿进行插管通气与气道护理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5-09 01:22:26

呼吸衰竭的新生儿进行插管通气与气道护理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呼吸衰竭的新生儿进行插管通气与气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期在我院进行插管通气与气道护理的呼吸衰竭的新生儿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60例具有呼吸衰竭症状的新生儿患者均得到了有效护理,56例患者康复出院,4例死亡,成功率达到93.3%。结论:合理有效的气道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

关键词:呼吸衰竭;插管通气;气道护理

中图分类号:R272.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4-111-01

呼吸衰竭是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功能障碍,进而造成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常常伴随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增高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严格来说它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呼吸功能障碍,其发生如果是肺部疾病的原因也可能是各种疾病的并发症,新生儿免疫力和抵抗力都很低,呼吸衰竭是造成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此常应用插管通气进行治疗,插管通气是借助一个特制的气管内导管,通过声门置入导管帮助呼吸功能有障碍的患者建立能够自主呼吸的通气方式,它在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广泛有效,插管不当或发生意外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因此合理有效的气道护理是确保插管通气是否成功的关键,本文就近期在我院进行插管通气气道护理的呼吸衰竭新生儿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了气道护理的相关内容,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近期在我院进行插管通气气道护理的呼吸衰竭新生儿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发病原因:新生儿窒息21例,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19例,合并肺部出血3例,肺透明膜病17例。

1.2 气道护理

1.2.1呼吸道的湿化

根据新生儿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插管通气,并选择相应的护理方法,插管通气建立了新的气道代替原来有呼吸障碍的气道,上呼吸道失去了加温和湿化的功能,为了保证呼吸道可以正常的运行,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防止干燥引发的官腔堵塞,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2.2雾化加湿

雾化加湿是应用呼吸机雾化器,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正确的药物,利用射流原理通过雾化器使药物形成小雾滴通过呼吸穿入患儿气道,缓解干燥,稀释痰液,预防感染,一天进行两次,每次持续半个小时,若加湿过程中患儿有不适反应,可暂停操作,帮助患儿恢复正常后继续。

1.2.3蒸汽加湿

加蒸馏水到湿化器中,调节近端气道温度,保证患儿吸入气体的湿度。

1.2.4空气温湿

在患儿病房内防止加温湿化器,将室内空气的相对温度和湿度调整到合适数值,保证空气湿度保持在56%以上。

1.2.5气管内滴注

合理配置生理盐水2.5L,加入沐舒坦0.6g,利用输液管持续滴注,保持每分钟2滴的速度,也可以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入,微量注射泵通过内套管管壁缓慢流入气道,对气道无太大刺激,不会引发咳嗽等不良症状,更容易被患儿接受。

1.2.6吸痰

新生儿的气管相对狭窄,气道弹性发育不够完善,很容易出现管壁变形的情况,在患儿有呼吸阻滞、肺部有痰鸣音或血氧饱和度等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进行吸痰通气,不合理的抽吸气道分泌物容易造成呼吸道黏膜的损伤,所以在吸痰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合适管径的吸痰管,调整吸入氧浓度,在进行呼吸机供氧的情况下可省略此步骤,调整负压,吸痰过程中由唤到快,注意吸痰时间不要超过15秒,每次吸痰后都要提高氧浓度,保证患儿吸收充分的氧气,在吸痰效果不明显时可注入含有抗生素的生理盐水,并进行过度通气,结合其他手法集中痰液,然后再进行吸痰治疗。吸痰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有:吸痰过程需要一慢二快三忌,拔出吸痰管时要慢,放进吸痰管和吸痰过程要快,三忌是不能仿佛吸痰管、不能负压过高、不能在低氧饱和度、心律等异常的情况下进行吸痰;痰多者需多次吸痰,操作时现清除干净口咽部分的分泌物,在吸取气管内的分泌物,吸氧与吸痰交替进行,保证患者的氧气供应;吸痰过程中注意痰液的颜色、总量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如有异常情况的发生需立即停止吸痰,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1.2.7呼吸道护理

插管通气时患儿的抵抗力更低,而且气道没有正常的生理防卫功能,因此需要对呼吸道感染进行预防。①更换人工气道.定时更换人工气道,插管通气装置消毒杀菌,呼吸机回路管每天更换一次,并进行高压蒸汽杀毒,及时处理积液瓶内的冷凝液,每三天更换一次湿化罐。②预防感染 。注意病房的卫生和空气净化,整个气道护理严格无菌操作。

1.2.8防止误吸

患儿保持正确的,防止误吸的发生。

1.2.9气囊的护理

密切注意患者的临床症状,定期检查气囊使用情况,及时更换防止气囊破裂造成气道黏膜受压,进而引起缺血坏死,如有其他异常出现可报告医生采取措施处理。

2 结果

6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患者均进行了插管通气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正确有效的清除了呼吸道的分泌物,解除了造成呼吸功能障碍的原因,有效护理后56例患者康复出院,4例死亡,成功率达到93.3%。

3 结语

气道的护理影响着整个插管通气的效果,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生存率,我院进行插管通气的60例呼吸衰竭患儿有56例成功出院,成功率为93.3%,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因此护理人员要端正态度,具备扎实的业务能力,严格操作要求,确保插管通气的正确有效,进而提高患儿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卢燕君,张少燕,黄巧凤.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气道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7):1974.

[2]薛芳果.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气道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9):822~823.

[3]张秀珍,张林丽.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护理[J].社区医学杂志.2008,15(13):66~67.

上一篇: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护理分析 下一篇:56例急性高热早期白细胞数减少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