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民国旧体诗史稿》的启蒙意义

时间:2022-05-08 10:20:01

略论《民国旧体诗史稿》的启蒙意义

论文 关键词: 《民国旧体诗史稿》 美学观点 历史 观点 启蒙意义

论文摘要: 《民国旧体诗史稿》运用美学与历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批评方法对民国旧体诗传承与创新双向推进的动态过程进行了系统化的考察和客观化的评骘。在它“纵横结合、叙议结合”的阐发和描述中,有三个闪光点,即对民国旧体诗特征的整体性把握,对新旧体诗得失的全面反思、对民国旧体诗不同流派的客观评述。

摆在我面前的这部由胡迎建撰著的《民国旧体诗史稿》,有意或无意地向我发出挑战的目光,因为学术评论在“发人之已发”时,正像著名作家王蒙所说:“好的评论决不是一次简单表态或条件反映,而是一次奇异的发现。”在我看来,虽然在特定意义上,“搜罗之广博,研讨之深刻”,是本书易于发现的特点,但真正的最大特色则在于以下两点:

第一、马克思主义历来强调文学研究与批评要有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所谓“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它把一切作家作品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根据不同文学体裁创作特点,进行审美与 艺术 的具体分析,来全面考察作家作品的成败得失,作出应有的结论。本书正是学习和运用这种美学与历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与批评方法,对民国旧体诗传承与创新双向推进的动态过程,加以系统化的考察和客观化的评骘。它对于 总结 诗词创作的特点与 规律 ,指引和帮助读者正确理解与欣赏诗词,从而使优秀诗词作品更好地发挥社会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诗词创作的繁荣与 发展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人类文学发展历史的长河中,达到时代先进水平和社会审美需求的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的重大成果,在推动人类审美文化前进、丰富人类精神世界、建设人类精神文明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本书可以说是一缕阳光的朗照,一抹霞彩的辉映,一首和谐乐章的流响,一幅生动图景的呈现,给人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第二,作者在《前言》中指出:“我力图将诗人进行群体的研究,注意每一群体的总的思想倾向,也注意群体中诗人们的不同风貌与细微区别,力图发掘过去不为人们知晓而艺术成就甚高的诗人。”这是自觉运用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西方行为 科学 的理论与方法,来使自己的研究增强科学性与信而有征,因为人类任何行为,不论是群体还是个体的,都是社会各种因素决定的。探索群体行为或个体行为的奥秘,都必须全面明了对其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从行为科学来说,将诗人进行群体研究,便既要注意 自然 群体与组织群体、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以及群体行为的不同类型和对其加以定性定量的分析,又要注意影响群体行为的内外因素和群体与其成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考察,乃至注目其距离远近、交往频率,态度相似性(包括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评价直到兴趣爱好上的一致),需要的互补性等等方面。实际上,这既是一种把诗人群体行为和个体行为相结合、相交叉的动力学研究模式,又是一种融 现代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于一体的复杂 网络 。应该说,运用上述理论和方法,来开拓诗人与诗的研究空间,迄今为止,尚属罕见;同时它也是博采、融合、创新的一种集中体现。

从本书“纵横结合、叙论结合”的阐发和描述中,人们不难发现三个闪光的亮点。这就是:第一,对民国旧体诗基本特征的整体性把握。作者作了三个层面的宏观性概括。即(1)由党派意识衍生的鲜明的 政治 性。按照历史真实,一是指明不同时期诗人主体的不同倾向;二是指出共产党发展壮大过程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富有革命激情与时代特色的诗作,以及两党指挥的军队中,军旅诗人辈出;三是赞扬派在尚未形成政治力量以前,其中精英分子诗作便已具有较强的进步意义。三者集中到一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党派政治与文艺之间的关系这个历来存在的课题。(2)与封建社会时代以官吏与隐士为诗词创作主体显著不同。以学者与教授为诗词创作主体队伍的出现,是

(2)对新旧诗及其得失的鉴别性比较。这里存在着多元化的看法。闻一多认为,旧诗太缺乏时代精神,但律诗的 艺术 价值是永恒的。新诗人刘大白虽主张诗体解放,但却承认诗外形的美学价值,特别是他发现了旧诗中的五七言音数律,及其吟诵或歌唱者呼吸相称的生理共振功能。这和当代已故著名诗词家赵朴初发现五七言这一体裁的悠久 历史 性、广泛适应性以及至今仍活在作者笔下和群众口头的强韧生命力,可说是有异曲同工之效。另一著名学人叶公超则一方面既承认格律是任何诗的必须条件,又指出它并非束缚情绪,而是适应诗人的内在要求的产物。另一方面,揭示了旧诗的情调和意境对新诗人产生难以抗拒的影响力。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林庚白也看到了旧体诗与民族精神内涵和传统无法割断的血肉联系。而新诗由于未植根于民族形式,在诗意、诗味、音韵感、节奏感等方面不如旧体诗,又难记难背,不便传播。所以批评新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闻一多也认为从五四以来“成绩最坏的还是新诗。”对此,王礼锡持不同意见,认为新诗有失败的,旧诗也有失败的,未可一概而论。

(3)全面反思中提出的三个值得探究的大问题:一是五四语言革命的利与弊(

上一篇:眼盯课内考好文言 年中考文言题析暨备考 年文... 下一篇:焦虑:启蒙叙事的情感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