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8% 不一样的期待

时间:2022-05-08 09:05:13

中国百姓已经连续六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读到经济增长目标“8%”这个数字,但2010年的8%有着不同往常的意义。

总理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8%左右,并着重说明:“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主要是强调好字当头,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

从2005年的“又快又好”到2006年的“又好又快”,从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好字优先”到2009年提出“保增长”,直至2010年明确“好字当头”,政府定调的变化路径透露出,虽然不同年份的经济任务有着不同的侧重,虽然“调结构”的脚步在某些年份在“保增长”、“保就业”的压力下有所放缓,但“当头”二字折射出结构性失衡这一经济长久生命力的“桎梏”不容回避。“保八”背后是人们对稳定工作和收入等基本生活条件的期待。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随着今年国内外环境向好,实现8%增长的可能性要比去年大得多。然而,在中国经济度过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后,面对今年的8%,人们不再止步于对“生存”的期待,而是多了一份对“发展”的渴求。

中国的传统发展方式,比如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等,一方面成就了过去连续五年两位数的增长,另一方面也为发展的后劲套上了“枷锁”。

如果按照以往的模式,在许多经济学家看来,今年实现9%甚至10%的增长都不成问题。但是就在这前所未有的转型期,人们的思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同时提请大会审查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也指出,8%左右的增长速度是一个预期性、指导性目标,地方政府应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制定增长目标,切不可“盲目追求高速度”,更不应“层层加码”。

与此同时,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加快完善社保体系,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持久战――这些虽不能在短期内纾困现实,却是能让经济从长计议的措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显要位置均有了注脚。

同样是“8%”的目标,从“量”到“质”的转变折射出观念的“革命”,以及敢于直面发展“短板”的决心和勇气,这比8%的增长本身更加重要。(摘自2010年3月6日《新华每日电讯》刘/文)

上一篇:通胀预期不是通胀 下一篇:7.5万亿元: 信贷规模不紧缩 合理充裕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