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威灵仙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概述

时间:2022-05-08 11:46:26

中药材威灵仙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概述

[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对临床常用中药威灵仙在近10余年来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实验研究进行了整理,从而为进一步开发中药威灵仙及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关键词] 威灵仙;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 S5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b)-027-02

中药威灵仙始载于《开宝本草》,又称粉灵仙、灵仙、黑须公、铁灵仙等,来源于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棉团铁线莲(Clematis hexapetala Pal1.)或东北铁线莲(Clematis manshurica Rupr.)的干燥根及根茎。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性温,味辛、咸。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止痛,消骨哽,主要用于风湿痹痛及诸骨哽咽,为治风湿痹痛之要药。本文将对威灵仙的化学成分研究和药理作用实验研究进行综述。

1化学成分

威灵仙根含原白头翁素(0.25%)、白头翁素、白头翁内酯、甾醇、糖类、皂苷、内酶酚类、氨基酸[1]及生物碱、有机酸、蒽醌物质[2]。

1.1挥发性化合物

药理研究表明,威灵仙所含的挥发性成分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威灵仙挥发油包含有棕榈酸3-羟-4-甲氧基苯甲醛和二十碳烷等为主要成分的61种化学成分[3]。何明等[4]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和超临界CO流体萃取技术分别从威灵仙中提取出挥发性成分,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离鉴定,水蒸汽蒸馏提取物得率为0.15,鉴定出25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有机酸、有机酸酯、苯丙素、倍半萜、酚类等;而超临界提取物得率为0.40,鉴定出21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有机酸、有机酸酯、苯丙素、酚类、三萜、甾醇等。辛广等[5]对千山东北铁线莲花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2,5-呋喃二酮、2-环戊烯-1,4-酮、山嵛酸甲酯等7种成分。杨美林等[6]对东北铁线莲果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挥发性成分主要为棕榈酸、二十二烷、十六酸乙酯等。

1.2皂苷类化合物

威灵仙的根中含有丰富的皂苷。Xu等[7]从威灵仙中分得11种皂苷,其中3种为新化合物。Shao等[8]从威灵仙根的乙醇提取液中分得2种化合物,其中有1种新的皂苷Clematichinenoside C和已知的化合物Huzhongosid B。He等[9]从水蒸气蒸馏提取后的药渣中分得一种新的皂苷Clemaphenol A。

1.3微量元素

宋文猗等[10]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威灵仙中含有Zn、Ca、Fe、Ni、Mg等微量元素,其含量分别为Zn(417.06 μg/g)、Cu(17.30 μg/g)、Fe(3 694.94 μg/g)、Ni(6.10 μg/g)、Ca(5 098.86 μg/g)、Mg(535.63 μg/g)。

1.4其他

何明等[11]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了2种新化合物Clemapenol A和氢-4-羟基-5-羟甲基-2(3H)-呋喃酮;Shao等[12]从威灵仙中分离获得酚类化合物。

2药理研究

威灵仙有镇痛、抗利尿、抗疟、降血糖、降血压、利胆等作用;原白头翁素对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和真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煎剂可使食管蠕动节律增强,频率加快,幅度增大,能松弛肠平滑肌;醋浸液对鱼骨刺有一定软化作用,并使咽及食道平滑肌松弛,增强蠕动,使骨刺松脱;其醇提取物有引产作用。主要的药理作用有:

2.1抗菌抑菌作用

威灵仙抗菌抑菌活性成分主要是白头翁素和原白头翁素。原白头翁素不稳定,易聚合为白头翁素;白头翁素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的抑菌浓度为1∶12500,对结核杆菌为1∶50000,对大肠杆菌也有类似抑菌作用,对革兰阴性菌有效,与链霉素有协调作用,且有强的杀真菌活性的作用[13]。

2.2镇痛作用

实验证明,威灵仙煎剂对热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能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并且酒炙品的镇痛作用较强且持久[14]。威灵仙注射剂[1]及其大剂量煎剂[15]对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具有抑制作用,表现出显著的镇痛作用,并且在镇痛作用与秦艽具有协同作用[16]。

2.3抗炎作用

威灵仙注射剂能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能显著抑制纸片引起的大鼠肉芽组织生长[1]。它的煎剂能显著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值(P

2.4解痉作用

已有研究证明,威灵仙有效成分可使咽部或食道中下端局部平滑肌痉挛得以松弛,且增加其蠕动而使梗于咽或食道之诸骨下移[18]。威灵仙水煎剂可促进肠平滑肌运动的作用[15]。醇提液[2]和威灵仙注射剂[1]均能松弛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可对抗组织胺或乙酰胆碱引起的回肠收缩反应。

2.5抗肿瘤作用

威灵仙总苷(CCS)显示出有较好的抗癌活性。邱光清等[19]研究了威灵仙的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癌活性,结果显示CCS对体外培养的艾氏腹水瘤(EAC)、肉瘤腹水型(S180A)和肝癌腹水型(HepA)细胞有杀伤作用,给药浓度越大,作用越强;对小鼠移植肉瘤S180有一定抑制作用。因此对CCS进一步探讨及开发利用是有价值的。

2.6利胆作用

长期服用足量威灵仙有利胆作用[15]。威灵仙水煎剂及醇提取物[2]均能促进大鼠的肝胆汁分泌。且醇提液利胆作用发生快,优于水煎剂,威灵仙注射液 (1 g生药/kg)能促进肝内胆汁分泌量明显增加,同时能使Oddi括约肌张力明显松弛,能有效地促进肝胆管的泥沙样结石及胆囊内的小结石排出,利胆作用良好[20]。

2.7降血压作用

50%浸膏(棉团线莲)对离体蟾蜍心脏,有先抑制后兴奋作用,浸剂的药效比煎剂约大3~5倍,且能使麻醉后的狗血压下降[21]。

2.8降血糖作用

威灵仙浸剂对正常大鼠有明显增强葡萄糖同化的作用,故可能有降血糖的作用[16]。

2.9降血清胆固醇作用

威灵仙大剂量组(20%煎剂0.5 m1)给金黄地鼠灌胃,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水平[1]。

2.10抗利尿作用

威灵仙制剂对小鼠、大鼠、豚鼠有显著抗利尿作用。50%煎剂0.2 ml约相当于脑垂体后叶素0.1 U的抗利尿作用,且作用时间较长,此作用可能与血压下降、肾血管收缩作用有关[21]。

2.11 其他作用

威灵仙还能调节体温中枢而解热,能增加尿酸盐排泄,具有抗痛风作用。

3不良反应及救治

威灵仙含白头翁素,有刺激性,接触过久可使皮肤发泡,黏膜充血。原白头翁素易聚合生成白头翁素,白头翁素是威灵仙的有毒成分,临床过量服用威灵仙或大剂量长时间外敷均可引起中毒。外用过量可引起皮肤发泡溃烂及过敏性皮炎,内服过量则可有口腔灼热、肿痛、腹痛或剧烈的腹泻、呼吸困难、瞳孔大,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为避免中毒,在使用威灵仙时应从小剂量开始。另外,可在处方中加甘草,起调和药性,预防中毒的目的。如发生中毒,一般采用甘草和绿豆同煎服用,有较好的解毒作用[22]。

综上所述,威灵仙作为传统常用中药之一,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其单味药,复方的多种剂型和多种治疗方法,广泛用于内、外、骨伤、妇产、小儿、五官等科室,现已引伸应用于20余种疾病。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必须经过正确辨证,严格掌握用量,合理使用威灵仙,才可发挥其良好的疗效,同时也才能避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23]。

由于威灵仙药材应用广泛,疗效显著,故对本品的开发利用,展示了良好的前景。今后还应对其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药理作用、机制作进一步的研究,进一步开发和综合利用传统中药威灵仙,从而适应中药现代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蕴毅,张宏伟,李佩芬,等.威灵仙的解痉抗炎镇痛作用[J].中成药,2001,23(11):808-811.

[2]耿宝琴.威灵仙对胆道系统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药通报,1985,10(9):37-39.

[3]江滨.威灵仙和显脉旋复花挥发油成分的研究和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1990,15(8):488-490.

[4]何明,张静华,胡昌奇,等.威灵仙中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J].中草药,1999,30(11):811-812.

[5]辛广,张捷莉,孟河,等.千山东北铁线莲花挥发油成分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2(3):64-70.

[6]杨美林,仲崇林,朱惠京,等.东北铁线莲果的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1997,28(4):204.

[7]Xu R,Zhao W,Xu J,et al.Studies on bioactive saponins from Chinese medicinal plants[J].Adv Exp Med Biol,1996:404.

[8]Shao B,Qin G,Xu R,et a1.Saponins from Clematis Chinensis[J].Phytochemistry,1996,42(3):821-825.

[9] He M,Zhang J,Hu C,et a1.Studies on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Clematis chinensis[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1, 10(4):180-182.

[10]宋文猗.威灵仙微量元素的测定[J].中草药,1989,20(1):312.

[11]何明,张静华,胡昌奇,等.威灵仙化学成分的研究[J].药学学报,2001, 36(4):278-280.

[12]Shao B,Qin G,Xu R,et a1.Phenolics from Clematis Chinensis[J].Natural Product Letlers,1996,8(2):127-131.

[13]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植物有效成分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55-56.

[14]张余生,陈兔林.炮制对威灵仙镇痛抗炎作用的影响[J].中药材,2001, 24(11):815-816.

[15]耿宝勤,徐继红,庄贤韩.威灵仙治疗胆囊炎的实验研究[J].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97,26(1):13-16.

[16]方文贤.实用临床抗衰老中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7]魏敏吉.化学模式识别评价中药威灵仙质量的研究[J].药学学报,1991, 26(10):772-776.

[18]刘寿山.中药研究文献摘要(1962~1974)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19]邱光清,张敏,杨燕军.威灵仙总皂甙的抗肿瘤作用[J].中药材,1999,22(7):351-352.

[20]陆焕清.威灵仙治疗胆石症临床疗效和实验观察[J].河南中医,1987,7(6):22-23.

[21]梅全喜,毕焕新.现代中药药理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79-380.

[22]檀艳红.威灵仙的价值与应用[J].首都医药,2005,16:44.

[23]何敏.威灵仙临床新用与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5,2(6):6-8.

(收稿日期:2008-02-25)

上一篇:替米沙坦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下一篇:泮托拉唑和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