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孙云凤的《湘筠馆词》

时间:2022-05-08 09:31:06

摘 要:孙云凤是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女词人,随园女弟子中的翘楚人物。《湘筠馆词》是词人遇人不淑、心情抑郁情形下的产物。按所抒写内容大致可分为闺情、离愁、题画三种,闺情离愁之作最可反映碧梧在幽寂生活中的抑郁哀思,题画诸作则可见出碧梧在艺术上的鉴赏能力及渗入其间的淡淡情怀。虽然总体上未能作出突破,但是孙云凤在艺术修养和词的具体创作方面依旧得到时人和后代词家的肯定和赞赏。

关键词:《湘筠馆词》;闺情;离愁;题画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008-02

清代乾嘉时期,江浙地区涌现出一批才华横溢的女子,她们或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亦有贫家女子,皆拜得随园老人袁枚为师,故世人称之为“随园女弟子”。其中,江苏席佩兰、浙江孙云凤是女弟子中的领军人物。

孙云凤(1764—1814),字碧梧,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四川按察使孙嘉乐长女,诸生程懋庭妻。“幼聪颖,八岁读书,客出对云:‘关关雎鸠’。即应声曰:‘嗈嗈鸣雁’。观察大奇之。”与妹云鹤、云鸾、云鸿、云鹄、云鹇,并有诗才,著有《湘筠馆词》二卷,列入南陵徐乃昌《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九集。《两浙輶轩录》赞曰:“碧梧倚声之学,著称于时,佳者绝似北宋人语。”吴衡照《莲子居词话》亦称:“仁和女史孙碧梧能诗文,工画,擅南北诸曲,女中名士也。”

据《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所载,共录有碧梧《湘筠馆词》95首。闺中生活的苦闷惆怅,姐妹暌离的伤感思念,还有那时常萦绕心间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淡淡哀愁,被女词人尽皆倾注于词的创作中,怨而隐曲。按所抒写内容大致可分为闺情、离愁、题画三种。闺情离愁之作最可反映碧梧在幽寂生活中的抑郁哀思,题画诸作则可见出碧梧在艺术上的鉴赏能力及渗入其间的淡淡情怀。

一、闺情词——少女时期的清新婉约与于归后的哀怨缠绵

(一)未字前的闲适惬意

少女时期的碧梧是沐浴在幸福之中的,优裕的家境、开明的父母、姊妹间的关爱,给碧梧提供了一种闲适安谧的氛围。她徜徉其间,嬉笑怒骂皆随心而发。碧梧早期的词作就充分反映出她优游卒岁的少女生活以及活泼愉悦的心情。

如《少年游》:

淡扫蛾眉,轻盘螺髻,妆罢更涂黄。云母屏前,水晶帘外,荷气杂衣香。晚来放艇波心去,独自觅清凉。笑摘青莲,故惊女伴,隔水打鸳鸯。

上片起句便展现出闺中人描眉盘髻的美好画面。在温馨舒适的闺房内,少女坐在妆台前,面对铜镜,细致的为自己描上淡淡的妆容,其细腻婉约的情态于此可见。下片则写词人夏日夜晚泛舟湖上、玩闹嬉戏的种种场面。“笑摘青莲,故惊女伴,隔水打鸳鸯”,是对词人作为少女爱玩心性的直观展现。她嬉笑着去采摘湖面的青莲,偶尔古灵精怪一下,让女伴们惊叫连连。连远处栖息着的鸳鸯也不放过。“摘”、“惊”、“打”三字,动作性强,气韵轻快,刻画少女情态如在目前,生动传神。

词人以浅易的语言,平常的细节,秀雅轻快的意境,真切地描绘出少女闺中姿态的娴静和泛舟夜游的欢畅,一静一动,完整地为我们展示了少女的性情。

(二)于归后的凄凉哀怨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四云:“近日闺秀能诗者,往往嫁无佳偶,有天壤王郎之叹。”碧梧也未能逃脱这种宿命的枷锁。其夫程懋庭是个“见笔砚辄憎”的庸夫俗子,以才情自负的碧梧显然无法屈从于这样一个平庸之人,结果只能是碧梧被休返家,满心凄凉。

被弃后,无数个夜晚,词人独守空闺,爱情已难期待,前路又茫茫未可知。日复一日的幽闭生活,使碧梧善感的心无比清晰的感受到生命的消逝和自身才情的被浪费,无可倾诉的苦闷孤寂只能一泄于词中。如《菩萨蛮》:

炉烟袅袅人初定,纱窗月上梨花影。春色自年年,故人山上山。露寒风更急,此景还如昔。记得倚栏杆,夜深人未眠。

深夜,寂静的闺房内,炉烟袅袅飘散,纱窗上现出梨花的倩影。如此美好的情境下,词人在做什么呢?“春色自年年,故人山上山”,词人却在感叹着春去秋来,岁月自顾自地一去不返,时光空自流逝却又无可奈何。以美好景色衬词人黯淡心情,那份怅惘的情绪愈加浓郁。“记得倚栏杆,夜深人未眠”,当词人回首过往,发出的是“此景还如昔”的叹息——过去的无数个夜晚,我也是如今夜这般无眠呵。过去、现在,两相对照,情景依旧,怎能不让人心生惆怅、感叹时光呢?

碧梧擅写闺情,词中运笔下字虽然仍不脱前人传统,所用意象也皆是大众所熟知。但与男性词人写闺情不同,她不是靠想象去倾诉,而是以女人身写女儿事、女儿心,词中情感是亲身经历体验后的抒发。限于传统妇德的束缚,碧梧归家后心有怨怼却不能直言痛呼,唯于词中含蓄道出一己哀怨。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碧梧的词又何尝不是用自己切实的生命体验来抒写如泣如诉的情感呢?

二、离愁词——姊妹暌离的相思怀念

碧梧返家后,与家人之间的亲情成为她最大的寄托。在众姊妹中,她与云鹤妹之间的感情尤为深厚。云鹤,字仙品,一字兰友,县丞金玮室。“工填词,兼长骈体文,与姊碧梧齐名。然所适皆不偶,故多幽怨语。”有云鹤相陪伴唱和的日子足可慰藉碧梧内心的哀戚,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随着云鹤的出嫁,碧梧心中又多了一份难解的相思情怨。孙灏元《湘筠馆遗稿跋》:“花晨月夕,与其妹仙品相酬和以为乐。后仙品之岭南,郑重言离,百端交集,故卷中忆妹之作,居其半焉。”如《忆故人》:

桂子香清,烛影寒,正玉殿、开瑶阙。围棋花底惜更阑,人静炉烟歇。又是中秋时节,独凭栏、西风淅淅。一天凉露,满院蛩声,半阶明月。

“桂子香清”,中秋佳节,词人却在阵阵西风的陪伴下独自凭栏。一个“又”字表露出词人略带抱怨的情绪——又是中秋,却依旧无法与亲人团圆呵。“一天凉露,满院蛩声,半阶明月”,用三个带有凄清感的意象渲染出词人内心的寒意逼人。“蛩声”即蟋蟀的叫声,如泣如诉,更显深夜庭院寂寂;“明月”则有相思怀念之意。“一”、“满”、“半”三个量词的选用也是恰到好处,增强了情感表达的力度。

上一篇:生爱死的三连环 下一篇:从《八声甘州》看柳永词写景与抒情的分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