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丰联围截洪渠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技术

时间:2022-05-08 12:21:00

景丰联围截洪渠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以肇庆市景丰联围截洪渠为例,探讨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技术,该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渠道工程、溢流堰工程、跨渠建筑物工程、会车道工程,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土方开挖及回填、液压抓斗开槽浇筑墙、草皮护坡、钢筋砼浇筑、钢筋制安、浆砌石砌筑、干砌石护坡、石方开挖、固结灌浆、围堰及施工排水。

关键词: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技术;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本标段工程东起北岭二级水基电站,西至三榕峡出水口,全长19.168公里。工程施工区对外交通较为便利,施工项目之间线路较长且道路方面条件比较差。整个工程从2009年6月30日开工(实际施工以开工令为准),2011年3月18日竣工,总工期为20个月。

2.工程施工特点、难点和重点分析

2.1工程施工特点

(1)本工程主要施工项目主要有:液压抓斗开槽造砼防渗墙、帷幕灌浆;渠道上游砼C15预制块护坡、砂卵石垫层、草皮护坡、棱体干砌块石;溢洪道加固;隧洞石方开挖、固结灌浆;老涵管及坚井封堵工程;临时工程等。根据施工进度要求,本工程拟采用同时施工。

(2)本工程施工时间相对较长,工期20个月。

(3)本工程施工期间水文气象条件较好,有利于展开大规模施工。

2.2工程施工难点及重点分析

(1)本工程施工难点及重点为混凝土浇筑。

(2)回填土、砂砾石时,每个施工要分块施工,每块之间要通过台阶连接,确保施工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3.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实行全断面一次性开挖,采用反铲挖机开挖为主,人工助修坡、修底。 土方开挖必须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开挖,开挖分别采用反铲挖掘机自上向下,在一个工作面内由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开挖边坡一次形成,开挖后的土方、砂砾石大部分利用5T自卸汽车运到填筑点进行回填或直接挖除并在监理指定地方进行弃料。

4.土方填筑

土方填筑采用1m3挖掘机挖装,5T自卸车运输卸料,推土机平土;轻型推土分层碾压密实,辅以人工摊铺,内燃夯分层夯实。

4.1施工工艺流程

图1土方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4.2施工方法

(1)铺土与卸料。基面经验收合格后,即可开始填筑施工。5t自卸汽车过料至施工部位卸料,推土机平整,填筑层厚约30cm。具体根据试验确定。

(2)碾压。作业面分层统一铺土、统一碾压。碾压设备主要采用东方红型链式履带推土机。碾压时,碾迹搭接宽度大于10cm。方量较小、小面积及造近边墙采用手扶式内燃夯分层碾压密实。

(3)整修成型。

填筑时,两侧边坡超填一定厚度,填至设计高度后,采用人工配合反铲修整至设计形体要求。

5.石方开挖

(1)边坡开挖前,详细调查边坡岩石的稳定性。

(2)开挖自上而下进行,高度较大的边坡,分梯段开挖,河床部位开挖深度较大时,采用分层开挖方法,梯段(或分层)的高度根据爆破方式、施工机械性能及开挖区布置等因素确定。垂直边坡梯段高度一般大于10m。

(3)随着开挖高程下降及时对坡面进行测量检查以防止偏离设计开挖线,避免在形在高边坡后再进行处理。

(4)开挖边坡的支护在分层开挖过程中逐层进行,上层的支护保护下一层的开挖安全顺序进行。未完成上一层的支付,不进行下一层的开挖。

6.砌体工程施工方法

6.1浆砌块石

(1)砌体坐浆饱满,块石间要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无空洞和缝隙,采用坐浆法,严禁侧立块石,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

(2)铺砌第一皮毛石时,要大面朝下,转角交叉处应采用较大块石砌筑。

(3)砌浆流动性一般控制在30-50mm,灰缝为20-35mm,浆砌砂浆要饱满,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填塞砂浆,后用碎石或片石嵌实,不得用先摆石块,后填砂浆或干填石的施工方法。

(4)砌体的结构尺寸和位置,必须符合施工详图规定,表面偏差不得大于15mm。

6.2浆砌条石

(1)条石砌体的灰缝厚度不大于5mm。

(2)砌筑条石砌体时,条石应放置平稳,砂浆铺设厚度应略高于规定的灰缝厚度。

7.护坡锚固灌浆

7.1钻孔

(1)护坡锚钻孔的施工程序应按照灌浆程序采取逐步加密的方法分序分段进行,即先钻灌第一序列孔,再钻灌第二序列孔,最后才钻灌第三序列孔,以便能达到渠道体灌浆的有效半径,取得好的灌浆效果。

(2)灌浆孔的开孔孔位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且定位要准确,孔位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保证在10cm内。钻机安装要平整稳固,且立轴方向要准确,钻杆、岩心管要正直,保证钻孔垂直度在设计要求规范内。

7.2灌浆

(1)同一地段的基岩灌浆按先固结,后帷幕的顺序进行。固结灌浆在渠道基础砼垫层浇筑完成后进行,以抑制地表抬动和地面冒浆。灌浆应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多排孔帷幕应先灌下游排,再灌上游排,最后灌中间排,每排按分序分段施工。

(2)进行帷幕灌浆时,渠道体砼和基岩接触段应先行单独灌浆并应待凝,接触段在岩石中的长度不大于2.0m。

8.水稳基层

水泥稳定砂砾石基层在完成砂砾石垫层施工并验收合格后进。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水泥稳定砂砾石基层按全幅铺筑,施工采取后退法施工。

8.1施工流程

准备工作—施工放样—混合料拌制—运输—卸料摊铺—整型碾压—养生分段—验收.

8.2施工方法

8.2.1施工放样

(1)恢复中心线,第10m 设标桩,桩上划出基层设计高和基层松铺的厚度。

(2)中心线两侧按路面设计图设计标桩,在标桩上划出基层设计高和松铺厚度,这样做是为了使基层的高度、厚度和平整度达到质量标准。

8.2.2拌和

碎石粒料的最大尺雨应符合规定;配料必须准确;混合料的含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值,使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小于最佳值(比最佳值大1%左右);水泥摊铺、洒水、拌和必须均匀;根据粒料和混合料含水量的大涉及时调整用水量。

8.2.3摊铺

(1)在铺筑段两人侧先培土,以控制基层的宽度和厚度;

(2)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铺筑;

(3)根据松铺系数,严格控制卸料距离。通常由专人指挥卸料,避免料多或不够。

(4)整平时,要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8.2.4整型、碾压

(1)用平地机整型

(2)用平土机初步整平地段,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不平整,再z给予整型,通常1~2次。

(3)对局部低洼处,应用齿耙将其表面5cm耙松,并用新拌的混合料进行找补、平整、严禁用贴“薄饼”的方法找平。

(4)在整型过程中,亚禁任何车辆通行。

(5)整型后,立即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是控制车速、由近向中、曲低向高碾压,直到达到所需的压实度。

在碾压过程中,基层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表层水蒸发较快,及时补洒水量的水。如在碾压过程中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及进翻开重新拌和(加造量的水泥),或用其它方法处理,使基达到质量要求。

9.总结语

本工程坚决贯彻工程施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精心管理、精心施工。如出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公司部已完工程,坚决纠正后推倒重来,不留后患,并根据“三不放过”原则,总结经验教训,确保了工程的质量,给社会和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新乡人工湖项目土方微地形在园林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存在问题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