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有感

时间:2022-05-07 09:39:50

读《道德经》有感

读书获得思想,思想形成信仰,信仰生成力量。能静下心来读书,不失为一种从容,能坚持不懈的读书,是大智慧.也是一种平和心境,更是一种人生的幸福。

一.无人企及的哲学殿堂

一位隐士,面对礼制废弛,纲纪混乱,世道崩坏的剧烈的社会动荡,决心辞官归隐。他一路顺风,千里迢迢,离开分崩离析的乱世,望函谷关而来。

他就是楚国苦县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世称老聃。曾任周王室柱下史,掌管王室图籍。

一个崇尚学问的小官吏,为后世子孙仰望哲学的殿堂留足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个人就是函谷关令尹喜。尹喜执弟子礼接待了风尘仆仆的老子,并说“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两个月的时间,老子精心著述,笔走龙蛇,恣肆,挥撒智慧,就这样一部光耀千古的哲学巨著《老子五千文》诞生了。

老子的《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光辉的哲学著作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善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道”是事物固有规律,是神秘难测而又隐蔽在事物内部的东西,是不可理喻的东西,是不可及的。道体现在“虚”“静”“柔”“弱”的深刻含义中。而“德”则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行为,是人们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的途径。老子要求人们按照道的本质来处理人世的一切问题,他极力主张要顺应自然不可强作妄为(如拔苗助长),修心养性保持心态平和。

“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共出现了73次,其含义广泛而复杂。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都为“有”,而“道”却是“无”;同时又因为它是万物赖以发育生成的总原理,因而也可称为“有”。《体道》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和“无”是老子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一对范畴。“有”和“无”是一体两用,它们合在一起既是道,分开来友反映了道的不同侧面,辩证统一。德国哲学家尼采说:“一本老子书,像一口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二.守护心灵的月亮

老子的《道德经》包含着实现完美人生的理念。

静心,摆正人生航标。

老子以“清净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致虚极,宁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消除心灵的云翳,理清混乱的心智,而后才能“守静”,厚养人的洞察力,减少私欲,避免犯错。物壮则老,月盈而亏,盛极必衰。

静心,才能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烦恼;

静心,才能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源;

静心,坚守人生航向。

古语说,人是万物之灵,可人生有迷茫:金钱、地位、美色时刻惑乱人的心智。弗洛伊德说人有三大天生原恶:自私、任性、嫉妒;三大原欲:食欲、知欲、;三大原精神:信仰、欲求、仁爱。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声色犬马迷乱人的心志,静心,摆正人生航标,可守住人的心志不迷茫。佛家说,六根清净,才能一尘不染。

老子又说:“受宠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知道“宠辱若惊”的根源在于“为吾有身”。人的心境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得失看得重,把名利看得太重,干扰了安宁的身心。做到致虚守静,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才会荣辱不惊,方寸不乱。诸葛亮也说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静心,循道处事做好人。

人们常说,读史明鉴,读典明智,明智生慧。老子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这就是正道而行,远离罪恶,一旦处在危险的境地而不自知,危及身家性命,遗误终身,这就是老子告诫我们做人做事须“如履薄冰”的道理。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德似道。甘愿付出,不求回报。“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行为成就人生。“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乐善好施,仁者爱人,无欲无求,平和内心,守护心灵的月亮。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生命原本平淡,平凡才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李国胜,甘肃兰州市第六十五中学教师。

上一篇:十年 第10期 下一篇:感悟诗人食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