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病媒生物监测分析与评价

时间:2022-05-07 09:39:35

毕节市病媒生物监测分析与评价

摘要:目的 掌握毕节市主要病媒生物的种类、密度、分布、以及消长规律,为病媒生物防制和制定防制策略提供基础监测数据和科学依据,为预防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采取鼠迹法、粘鼠板法进行鼠类监测;采取目测法、粘捕法进行蝇类监测;采取幼虫勺捕法、路径法、人诱停落法进行蚊类监测;采取粘捕法进行蟑螂监测。结果 鼠密度为10.33只/张,小家鼠占78.62%为优势种;蟑螂密度平均为1.16只/张,德国小蠊占95.10%为优势种;蚊密度为1.31只/人・次,致倦库蚊占76.59%为优势种;蝇密度为 3只/条,家蝇占 86.22%为优势种。结论 基本掌握了毕节市病媒生物的种类、密度、分布情况,为实施病媒生物防制及防止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病媒生物;虫类媒介;监测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及全球气候发生变化,媒介生物的种类、种群、分布以及密度也发生变化[1];部分新的虫类媒介传染病持续发生,原有虫类媒介传染病的范围增加[2]。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可为病媒生物防制和预防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为了掌握毕节市病媒生物的种类、密度、分布、消长规律,优势种群及构成情况,2013年在毕节市开展病媒生物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监测范围 在毕节市行政区域内的县、区内设立监测点。

1.2方法

1.2.1鼠类监测 于2月、4月、9月和11月各监测1次,全年共监测4次。采用粘鼠板法。将粘鼠板放置于室内鼠类经常活动或易于栖息的场所,记录放置24h后粘捕到的鼠数,每个餐馆布放5张粘鼠板,每个宾馆饭店、单位食堂、农贸市场、食品制售或商场各布放10张粘鼠板,每次室内监测共在5类场所布放50张粘鼠板。

1.2.2蟑螂监测 于2月、4月~10月、12月进行监测,全年共监测9次。将粘蟑纸放置在蟑螂经常活动或藏匿的部位,检查记录放置24h后粘捕到的蟑螂数,密度单位为"粘捕只数/张"。每个餐馆和每户居民分布布放5张粘蟑纸,每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医院、单位食堂、食品制售或商场(店)各布放10张粘蟑纸,每次监测共在6类场所布放粘蟑纸60张。

1.2.3苍蝇监测 于5月~9月进行监测,全年共监测5次。采用粘蝇条法。密度单位为"粘捕蝇数/条"。每个餐馆和单位食堂分别挂2条,农贸市场挂4条。每次监测共在3类场所悬挂10条粘蝇条。

1.2.4蚊类监测 选择遮阴处为监测点,在当地蚊虫刺叮高峰期,监测者暴露一侧小腿,静止不动,记录30min内停落在小腿上并被拍死或用电动吸蚊器捕获的蚊虫数量及蚊种。

2 结果

2.1各类病媒生物监测结果,见表1。

2.2鼠种类及其密度 共放置粘鼠板1440张,收回有效鼠板1403张,捕获鼠145只,其中无黄胸鼠;小家鼠122只,占78.62%,为优势种;褐家鼠31只,占21.38%。2、4、9、11月份平均鼠密度为10.33只/张。

2.3蟑螂种类及其密度 共放置粘蟑纸3735张,收回有效粘蟑纸3611张,捕获蟑螂3898只,其中德国小蠊 3707只,占95.10%,为优势种;黑胸大蠊 80只,占2.05%;美州大蠊111只,占2.85%;无褐斑大蠊。2、4~10、12月份监测的平均密度为1.16只/张。

2.4苍蝇种类及其密度 共放置粘蝇条375条,粘捕蝇数为1100只,其中家蝇957只,占86.22%,为优势种;市蝇61只,占5.49;大头金蝇3 只,占0.27%;厕蝇18只,占1.62%;丝光绿蝇5只,占0.45%。5~9月份监测的平均密度为3只/条。

2.5蚊种类及其密度 总诱蚊人次为335次,诱蚊时间10050min,诱蚊440只,其中致倦库蚊337只,占76.59%为优势种;三带喙库蚊28只,占6.36%;中华按蚊40只,占9.09%;白纹伊蚊35只,占7.95%。1~12月份监测的平均密度为1.31只/人.次。

3 讨论

我国自1980年重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项目,到1990年城市卫生活动的创建有所进步,各城市地区监测管理方法及方案均不同[3]。本次监测活动是依照卫生部、全国爱卫办和贵州省卫生厅、爱卫办颁布的《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和《贵州省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统一安排布置进行监测,按照方案和GB/T23795-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蜚蠊》、GB/T23796-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类》、GB/T23797-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虫》、GB/T23797-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鼠类》规定执行。

鼠类监测结果表明,小家鼠为优势种,占78.62%,分布广,而且密度较高,因此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灭鼠活动十分必要。分析蟑螂监测统计结果,餐饮部门的蟑螂密度较高,可能由于其卫生条件及食物,对蟑螂的生长和繁殖有益,所捕获的蟑螂中德国小蠊3707只,占95.10%,处绝对优势。必须依据蟑螂的习性及分布特点,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减少其危害。蝇种类以家蝇为优势种,占86.22%。为了降低蝇类密度及其危害,控制策略应当以环境治理为主导措施,并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防蝇及灭蝇观念。蚊类监测结果说明,蚊虫种类以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6~8月为其数量的高峰期,在高峰期来临前应进行蚊虫孳生地的重点控制。

参考文献:

[1]徐正龙,杨朝春,于颖慧.张家港口岸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2,18(002):139-142.

[2]闻伟虹,高科,张燕,等.2010年常熟市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校医,2012,26(006):419-419.

[3]王子友.三门县城区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1,23(002):41-42.

上一篇:1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护理体会 下一篇:化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骨髓抑制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