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短跑放松跑技术的研究

时间:2022-05-07 06:16:53

对短跑放松跑技术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1

摘 要 短跑项目中的放松跑技术是当今短跑训练的重要手段。本文就放松跑技术在短跑项目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介绍了几点放松跑技术的训练方法和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短跑 放松跑技术 研究

掌握短跑项目的放松跑技术是提高短跑水平的重要环节,对短距离成绩的取得具有重要作用。放松跑技术是指运动员在短跑过程中的心理、生理及运动负荷能相互适应,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精密配合,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得以按短跑技术要求协调工作,人体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能,从而获得最高速度的一种专项技术。本文拟对其作用、影响因素、训练方法和注意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教学与训练提供帮助。

一、短跑放松跑技术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速度耐力。良好的放松跑技术可使主动肌和对抗肌协调一致,能改善对抗肌肉的紧张程度,提高对抗肌肉的放松能力,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充分利用红血球输氧功能,促进能量再合成,也可以加速体内酸性代谢产物的排出,有利于节省体力。

(二)有助于规范短跑技术动作。良好的放松跑技术使短跑的技术动作更符合运动生物力学和解剖学原理,并且使技术动作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实效性。还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转换的灵活性,为提高短跑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有助于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良好的放松跑技术可以促进肌肉的放松能力,使身体的主动肌群和对抗肌群有效配合,使短跑的步长、步频达到最佳的搭配,使二者能达到合理的优化组合,从而增大动作幅度,提高运动成绩。

(四)有助于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跑动中的放松可以使肌肉收缩与放松转换速度加快,提高各肌群之间的协调关系,减少因肌肉紧张产生的阻力,使动作协调自然,动作时机、节奏更符合要求,就会更快地掌握短跑的技术动作。

(五)有助于提高频率。良好的放松跑技术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频率,发挥运动员的最大速度。

二、短跑放松跑技术的影响因素

(一)动作的节奏。节奏知觉在体育技术中有重要的作用,有节奏的活动能达到最适宜的协调,使动作的能量消耗更加经济。在田径教学与训练中常强调掌握时间,提高节奏感,来提高运动效果。

(二)动作的协调。协调能力是人体各系统,各器官(主要是运动器官)互相配合,完成动作的能力。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强,就能适应突然变化的条件和利于掌握较复杂的技术动作。

(三)动作技术的合理与否。合理的技术动作是放松的前提,技术动作高度的自动化,总是和肌肉放松分不开的,而肌肉的高度协调放松能力,也总是伴随高超的合理技术而出现的,因此,正确的技术动作是放松的前提,在训练中一定要严格要求。

三、短跑放松训练的手段与方法

(一)心理放松训练。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放松技术的作用,在制定训练计划的同时,要深入细致地研究放松技术的有效手段,针对每个运动员的具体情况来制定训练计划,而且一定要在训练和比赛中贯彻实施和运用。

(二)惯性跑。惯性跑是一种放松而不减速的跑法,惯性跑时要求肌肉放松尽量体会做放松惯性跑的动作,a启动加速度20~30米速度达到最快,然后放松惯性跑10-20米。b启动加速跑进入惯性跑,当惯性跑速度要下降时,再加速跑20-30米然后惯性跑10~20米。

(三)放松大步跑。放开大步抬腿向前,髋关节前送,适宜有频率,做舒展协调的练习,a采用50~60米轻松而有节奏的匀速跑。b采用100~150米放松大步的中速跑。强度在70%~80%的中速跑最有利于掌握技术和发展肌肉的放松能力。

(四)借助跑。

借助跑是借助外力放松轻快的一种跑法,一般有下坡跑、顺风跑、牵引跑。

1.下坡跑:在跑中当速度达到最快程度后利用下坡向前的惯性力保持一段惯性跑,充分体会肌肉的放松感觉,其坡度不宜过大,否则在脚着地前,小腿会出现踢腿的现象,一般为2~3度为宜。

2.顺风跑:借助风的推动力做各种跑的练习,充分体会放松技术。

3.牵引跑:最好采用牵引机,牵引强度不要超过80%,可在不同段落上调整负荷强度来发展速度,掌握放松技术,在步长与步频上,注重增大步长加大步幅。

(五)变速跑。采用各段落的起跑、行进间跑、变速跑、反复跑的方法:a直线加速跑20米,弯道快跑30米,接放松跑20米;b弯道加速跑30米,接直道快跑20米,放松跑20米;c在直道上采用段落跑当达到终点后仍然顺势放松跑一段距离再自然减速。

(六)跟随跑。

在跟随跑训练时,要求带领者按规定速度领跑而跟随者不能超越领先者,训练段落距离为60米、80米、100米,具体运用时可选择其中某一距离80米或100米或者60米、80米,100米为一组组合起来重复练习,也可以采用变速跑形式如60米快加60米慢加80米快加80米慢加100米快加100米慢,上述训练根据运动员实际的水平可灵活运用训练强度,以练习者最大强度的80%—85%为宜。

四、注意的问题

(一)在整个的训练过程中要始终进行放松跑技术的训练

在教学或训练中,要让放松跑技术的训练应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之中,学生神经系统灵活性、肌肉本体感觉、速度耐力等的培养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只有通过长期的合理动作技术的培养、合理的力量训练、合理跑的节奏的训练,才能改进学生短跑的动作技术,在训练中多强调放松跑的要求,也才能提高放松跑的技术。

(二)要从多方面的因素出发进行放松跑技术的训练

放松跑技术是建立在正确的动作技术之上的合理的肌肉用力方式和跑的节奏,受神经系统灵活性、肌肉本体感觉、速度耐力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要从动作、肌肉、节奏,神经系统、心理、肌肉的本体感觉、速度耐力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短跑放松跑的技术动作。

参考文献:

[1] 刘继伟.短跑放松技术对短跑成绩的影响[J].体育师友.2009.4.

[2] 蔡伟民.浅析短跑放松技术特点和训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2.

上一篇:探究云南省州市级中学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对策 下一篇:健美操在职中幼师生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