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一个中国文化符号的再思考

时间:2022-05-07 05:24:00

三毛,一个中国文化符号的再思考

著名漫画大师张乐平的三毛漫画是20世纪上半叶时代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三毛漫画不但创造了以儿童为中心辐射至全民的文化盛况,而且还历经时代巨变的冲击、成为流行时间最长的漫画艺术的一代经典。然而,如今在经济飞速发展、本土文化遭受严峻挑战的年代,这个七十余年前家喻户晓的经典人物几乎从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淡化与忘却。而音乐剧《三毛流浪记》的全国巡演,让这个曾经陪着我们长大的老朋友又回到了歌舞升平的舞台,尤其在三毛的诞生地--上海的巡演更是再续了老上海都市生活的风貌,带着笑和泪水、同情和辛酸勾起无数人们的早期记忆,再度掀起了一股“三毛热”。

音乐剧《三毛流浪记》是由音乐人三宝和剧作家关山继音乐剧《蝶》之后共同打造的又一部作品。基于能够体现中国民族性,突出本土文化特点和元素的真正意义上的"原创音乐剧"的想法,二人一致认定三毛流浪记的故事是成功打造该剧的最佳题材。作为一个具有里程碑式的、典型中国文化符号意义的漫画人物,三毛的故事曾以电影,电视剧,动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于世人面前。然而,选择音乐剧这种现代西方艺术形式作为载体来重新诠释这段发生在上世纪40年代旧上海的故事,尚属首次。

一、化繁为简、返璞归真的艺术特色

对于这部音乐剧,总体的印象是洗尽了欧美巨型音乐剧的铅华,无论从剧情、词曲、表演、舞美等各方面都去掉了刻意的修饰,化繁为简,返璞归真。

和众多以歌舞取胜的传统百老汇音乐剧相比,原创音乐剧《三毛流浪记》似乎更突出的是“剧”的元素。剧情遵循了张乐平先生的漫画原著,还原了一些典型的细节和情节,让观众找到了旧有的记忆。在叙事结构上,遵从了西方戏剧传统的“三一律”,将三毛在流浪过程中的种种遭遇以及遇到的各色人等浓缩在一天之内,情节紧凑,主题突出。故事以饥饿为主线,从三毛对“烧饼”渴望而不可得的情境中展开,无论是被骗拍广告时折射出城市表面浮华的灯红酒绿,抑或为了温饱混入监狱的人情冷暖,都将当时社会形形的饮食男女、残酷现象一并串起,向观众展现了一幅真实的社会风景画。

最富有新意的是该剧剧情还有某些荒诞色彩,用“那个年代的剧情讲述现代故事”,将拆迁、选秀、物价等现代社会的热议话题巧妙地融入剧情,催人泪下的同时也让人会心一笑,痛并快乐着。

该剧音乐基调简洁而温暖,忧伤中不失清新,摒弃了繁复的音乐手法,将旋律化整为零,与三毛渴望“吃上一口烧饼”的单纯愿望紧密贴合,愈发凸显流浪儿与现实冲突的戏剧化情境。而与音乐的简洁如出一辙的是该剧编剧、作词关山对于歌词的把握,"三毛"的歌词中不再玩味华丽词藻,而用质朴唱词点缀小主人公的悲惨人生。成功的音乐剧一定会有广为传唱的经典歌曲,难能可贵的是音乐剧《三毛流浪记》也同样如此,每每演出结束后,主打歌曲就会不胫而走。在主题曲《温暖》中,舒缓的曲调与流畅的歌词一下子荡开了听众的心扉:“那是你在无尽的寒冬,突然给我唱的歌,那是在我早已经忘了,你永不变的承诺……”不仅仅表现出温暖的情愫,其中更包含着一种像三毛一样坚强的力量。另外一个主要唱段叫《全世界》,这首歌是在三毛经历过很多挫折后,以地做床,以报当被的情形下,做了一个很好的梦,梦到全世界都在他身旁。“当人们都悄悄地睡着了,我怀里抱着一个全世界。全世界就在我的身旁,我身上盖着一个全世界。”这首曲子听起来让人有莫名的感伤,简单的音符透着清澈与温暖,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

乐队的现场伴奏恰如其分地演绎出乐曲的化繁就简。架于舞台半空的乐队隐现在写意布景中,使得现场音乐感饱满立体,也为舞美背景平添了几分意境。

张乐平先生的“三毛”形象虽历经几十载却仍然活在几代中国人的心里。他笔下的“三毛”有着大大的脑袋,瘦弱的四肢,清晰可见的肋骨以及让人过目难忘的发型。让人欣慰的是,这部音乐剧从演员化妆、造型到服装都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原著,非常接近张乐平笔下的漫画人物。尤其是三毛的扮演者,从漫画到影视作品,《三毛流浪记》里的主人公三毛都是由孩子出演的,而在音乐剧《三毛流浪记》里,三毛的扮演者却是一个来自北京儿艺的成年女演员,她的舞台形象、气质与漫画中的三毛形似,加上真诚而亲切的表演,又使这位女三毛多了几分神似,让三毛这个形象鲜活地呈现在舞台之上,根本感觉不出这是由成年人扮演的。

制作上的简约风格同样也体现在布景、灯光的设计上,简笔画勾勒的外滩、霓虹灯下的广告牌、漫天飞雪的寒冬……老上海奢靡世界中的歌舞升平,与三毛、小癞子、小姑娘等人物的现实悲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本土题材挖掘的价值思考

音乐剧的创作生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们对题材的选择往往都表现得非常谨慎,历数欧美成功的音乐剧作品往往在选材、创意阶段就耗时数年。同样,这次音乐剧“三毛”的题材选择就是三宝和关山这对老搭档萌发多年的想法而一触即发。“三毛”代表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文化符号,它传达的是什么样的时代精神,“三毛”本土题材的再度开采如何出新,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的。且不论这部作品在艺术水准上的高低成就,单就“三毛”本土题材挖掘方面而言,于当下原创音乐剧创作、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等多方面都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1、文化的丢失与捡回

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漫画作品至今已70余载,反映了弱势群体的底层生活。作品虽然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展现,表达的却是成人世界、社会阶层对孩子、对社会的影响,揭示了当时的大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对今天的现实生活也仍然很有影响。可以说,很多成年人是看着三毛的故事长大的。

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东西方文化发生碰撞的今天,我国本土文化的生存状态面临边缘化或消失的境遇。今天的中国儿童更为熟悉的是西方和日本的动漫形象,对于这些外来形象他们往往如数家珍、信口拈来: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奥特曼、蜡笔小新等;倘若问起“三毛”漫画形象时,许多中国小朋友却表示很陌生,这种本土文化丢失的危险信号不得不令人忧心。“就如同好莱坞电影、NBA球赛、麦当劳与肯德基、牛仔裤与T恤衫……这些‘全球化’的西方文化的具体形式已经被中国社会广泛接受,甚至成为当代青年的基本文化模式。这当然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结果,但也同样证明了异质文化相遇的一个定律:当异质文化强大且采取温柔而不是攻击的姿态时,接受便代替了反抗,最终变‘他’为‘己’,使接受者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以忘掉'己'为代价融入了‘他’文化。”

上一篇:中国民族题材杂技剧《木兰传奇》的欧洲传奇和... 下一篇:探索色彩力量在商品色彩营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