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设计图纸的管理和运用

时间:2022-05-07 01:51:23

施工设计图纸的管理和运用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设工程也在不断的发展。本文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设计图纸管理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其运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管理;图纸运用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图,是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重要的施工管理的直接依据,是实现业主方建设目标和体现设计最终成果的主要依据。

一、施工图纸的管理

1.设专职或兼职的管理人员

建设工程项目技术部,应设专职的人员管理图纸,可由专职资料员来管理或由各专业工程师各自管理。

2.要设立台账

接收建设单位提交的施工图,要设立台账,分专业记录进行编号,也可以利用收到的施工图目录进行编号。例如:收到日期、专业、版别、图号等。

如果设计单位是分期提供图纸,分批记录时,要核对是否有漏、是否有重复、是何版次等,搞清哪一版实用,哪一版过期。过期的图纸,要抽出另存。如果图纸不全,要及时向建设单位索要。

3.图纸修改要及时更换

根据图纸会审要求或者因现场条件,或因建设单位的要求,因功能改变,设计图会有修改,凡是设计单位重新出图的:要将旧版抽出,新版替换到保管的图中,旧版抽出后,要在图上注明作废另外保存。工程未完工前不得将旧图销毁,以备今后有问题时查阅。凡是这样更换的图要在台帐中注明。

若有小的局部修改通知,收到修改通知后,要进行登记。收到的所有修改通知要按编号,按顺序登记,并通知各专业工程师,专业工程师要按修改通知要求,认真地与原图核对,并要在原图纸上标明修改部位及修改通知编号,标注完成及时回复给保管人员登记注明已处理。(注:凡有修改通知,专业工程师要同时跟踪。)

4.建立借阅登记制度

要建立借阅登记制度,用后返回注销。这主要是为了保证图纸齐全,不误使用,制度要简单,方便适用。这样,施工完了,会保证有一套完整的图纸,这套图纸是与实际相符的,它真实反映施工的实际情况,这是竣工图审查可靠的依据。

二、图纸会审

(一)图纸会审的目的

总的来说主要有两方面:

1.使施工单位和各参建单位熟悉设计图纸,了解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找到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并制定解决方案。

2.为了解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图纸的差错,将图纸中的设计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二)图纸会审的组织(怎样组织?)

图样会审与设计交底的通常组织方式是设计文件完成后,设计单位将设计图纸移交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发给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由监理单位组织参建各方进行图纸初步会审,各专业工程师收到图纸后,认真审查图纸,按图纸会审的审图原则和要求逐项审查,将审查出的问题做书面记录,并与施工单位审图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整理成初步会审问题清单,书面通知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准备回复意见,在设计交底时回复。

(三)图纸审查的内容

1.一般普遍的主要内容

(1)是否无证设计或越级设计,图样是否经设计单位正式签署。

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标准、规范的规定。

(2)设计图纸与说明是否齐全,是否分期供图?有无分期供图的时间表。

(3)几个设计单位(专业)共同设计的图纸相互之间有无矛盾,专业图纸之间及平、立、剖面图之间有无矛盾,标注有无遗漏。

(4)总平面图与施工图的几何尺寸、平面位置、标高等是否一致。

(5)设计说明及设计图中的技术要求是否明确,需要采用同时施工方法、施工手段、施工机具的部位要求是否明确。如需采用特殊措施时,技术上有无困难,能否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6)设计意图、工程特点、设备设施及其控制流程、工艺要求是否明确,各部分设计是否符合工艺流程和工艺要求。

(7)防火、消防是否满足要求。

(8)管道、电气、通风、空调等设备的安装位置是否美观和方便,使用操作有无建设性意见。

(9)管道、电气、通风、空调的技术特征,如工作压力、温度、介质等是否清楚。

(10)对固定、防震、保温、防腐、隔热部位及采用的方法、材料、施工技术要求及其规定是否明确。

(11)材料来源有无保证,有无特殊材料要求,能否代换;图中所要求的条件能否满足;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有无问题。

(12)工艺管道、电气线路、设备装置、运输道路与建筑物之间或相互间有无矛盾,布置是否合理。

2.各有关专业设计之间的关系

(1)各用电设备的位置与供电(水)及控制位置有无矛盾,容量是否匹配,零配件及控制设备能否满足要求。

(2)电气线路、管道、空调、通风的敷设位置和走向有无矛盾,埋地管道或管道沟与电缆沟之间有无矛盾。

(3)连接设备的电气线路、控制线路、管路(水、油、气)与设备的进线、接管位置是否相符。

(4)用电器具的操作控制装置、管道、通风、空调部件位置之间,以及它们与电气线路、各类管道敷设位置有无干扰。

(5)水、电、气、风等管道与线路在安装施工中的衔接部位和施工顺序是否明确。

(6)弱电井、强点井、管道井、电梯井的位置、内部布置是否合理,进出线路有无矛盾。

(7)各种工种的安装、调试试车、施压的配合是否明确,有无互相影响。

(8)其他需要在会审时提出的问题。

3.安装各机电专业设计与建筑结构的关系

(1)预留预埋位置与安装实际需要是否相符。

(2)设备基础位置、尺寸、标高是否满足设备、管道、线路等安装敷设的需要。

(3)管沟、电缆沟位置、尺寸、标高是否满足管道、线路等安装敷设的需要。

(4)建筑标高基准点和放线基准位置是否明确。

(5)电气、管道、空调、通风管道敷设位置与建筑、结构标高、位置尺寸有无矛盾。

(6)有关建筑设计:如主体结构、墙体材料、门窗位置、吊顶结构,内外装修材料等与安装有无矛盾。

(7)有关安装与建筑、结构的其他矛盾。

4.以上内容主要侧重于机电安装,如果是土建专业还应有以下几个内容:

(1)设计地震烈度是否符合当地要求。

(2)地基处理方法是否合理,建筑与结构构造是否存在不能施工、不便于施工的技术问题,或容易导致质量、安全、工程费用增加等方面的问题。

(3)建筑结构与各专业图纸本身是否有差错及矛盾,结构图与建筑图的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一致,建筑图与结构图的表示方法是否清楚,是否符合制图标准,预埋件是否表示清楚,有无钢筋明细表,钢筋的构造要求在图中是否表示清楚。

设计交底是指在施工图完成并经审查合格后,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交付施工时,按法律规定就施工图设计文件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做出的详细说明。

三、设计交底

1.设计交底的目的

设计交底的目的是使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正确贯彻设计意图,加深对设计文件特点、难点、疑点的理解,掌握关键工程部位的质量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2.设计交底的主要内容

设计交底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施工图设计文件总体介绍;设计的意图说明;特殊的工艺要求,建筑、结构、工艺、设备等各专业在施工中的难点、疑点和容易发生的问题说明;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等关于设计图纸疑问的解释等。(前面讲过:由施工监理单位组织参建各方进行图样初步会审,并整理成初步会审问题清单,在设计交底前一周提交设计单位。设计监理单位组织设计交底准备,并对初步会审问题拟定解答。)

注:交底时监理人员和施工单位代表要做好记录,会后形成会审记录文件,它和图纸同样重要,具有法律效力。

3.设计交底应着重了解的内容

各专业工程师要认真参加由建设单位主持的设计交底工作,以透彻地理解设计原则及质量要求;承包单位要认真做好图纸核对工作,对于图纸中发现存在的问题,要及时以书面形式汇总后报告给建设单位。

(1)有关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

(2)主管部门及其他部门(如规划、环保、农业、交通、旅游等)对本工程的要求、设计单位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市场供应的建筑材料情况等;

(3)设计意图方面:诸如设计思想、设计方案必选的情况,设备安装和调试要求,施工进度与工期安排等;

(4)施工应注意事项方面:如基础处理的要求,对建筑材料方面的要求,主体工程设计中采用新结构或新工艺对施工提出的要求,为实现进度安排而应采用的施工组织和技术保证措施等。

四、施工图纸的现场核对

为了使施工承包单位充分了解工程特点、设计要求,减少图纸的差错,确保工程质量,减少工程变更,施工承包单位应做好施工图的现场核对工作。

施工图纸现场核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图纸合法性的认定:施工图纸是否经设计单位正式签署,是否按规定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是否得到建设单位的同意。

(2)图纸与说明书是否齐全,如分期出图,图纸供应是否满足需要;

(3)地下构筑物、障碍物、管线是否探明并标注清楚。

(4)图纸中有无遗漏、差错或相互矛盾之处,例如,漏画螺栓孔、漏列钢筋明细表,尺寸标注有错误、平面图与相应的剖面图相同部位的标高不一致,工艺管道、电气线路、设备装置等是否相互干扰、矛盾。图纸的表示方法是否清楚和符合标准,例如,对预埋件、预埋孔的表示是否清楚等。

(5)所需材料的来源有无保证,能否替代;新材料、新技术的采用有无问题。

(6)所提出的施工工艺、方法是否合理,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存在不便于施工之处,能否保证质量要求。

(7)施工图或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各种标准、图册、规范、规程等,承包单位是否具备。

对于存在的问题,要求承包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在设计单位以书面形式进行解释或确认后,才能进行施工。

结束语

总而言之,运用好、管理好施工图纸,这能为今后竣工图纸的编制与结算提供快捷的依据,实现建设工程管理的核心任务,为工程的建设与使用增值。

上一篇:浅析深基坑支护的技术要点 下一篇: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析